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17 20:0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5 15:12
是父子关系的名人如下:
1、父亲曹操,儿子曹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2、父亲王羲之,儿子王献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献之(公元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书法家、画家、诗人,右军将军王羲之第七子。其代表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芝婚埋跃”。
3、父亲班彪,儿子班固。
班彪(3年~54年),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汉代显贵和儒学之家,受家学影响很大。从小好古敏求,与其兄班嗣游学不辍,才名渐显。写成《后传》60余篇,斟酌前史,纠正得失,为后世所重。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其撰写了《汉书》、《白虎通义》、《两都赋》。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5 15:12
是父子关系的名人如下:
1、父亲曹操,儿子曹植。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植(192年-232年12月27日),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出生于东阳武,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
2、父亲王羲之,儿子王献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今属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王羲之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献之(公元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书法家、画家、诗人,右军将军王羲之第七子。其代表作《洛神赋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前人评论王献之的书法为“丹穴凰舞,清泉龙芝婚埋跃”。
3、父亲班彪,儿子班固。
班彪(3年~54年),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汉代显贵和儒学之家,受家学影响很大。从小好古敏求,与其兄班嗣游学不辍,才名渐显。写成《后传》60余篇,斟酌前史,纠正得失,为后世所重。
班固(公元32年-公元92年),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在父祖的熏陶下,班固九岁即能属文,诵诗赋,十六岁入太学,博览群书,于儒家经典及历史无不精通。其撰写了《汉书》、《白虎通义》、《两都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