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18 06:0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8 01:39
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学说是在明希(E.Mtinch)最初提出的压力流学说的基础上经过补充的新的压力流学说。其基本论点是:主张筛管液流是靠源端和库端的膨压差建立起来的压力梯度来推动的。源端是进行同化作用的叶肉细胞将蔗糖等溶质主动转载进筛分子-伴胞复合体,其水势降低,木质部水分发生渗透(因筛分子-伴胞复合体与木质部由于蔗糖的进入而存在水势差)移动进入筛分子-伴胞复合体,随着水分的不断进入,产生较高的膨压。而在库端,如果消耗器官不断地将糖用于合成新的细胞或贮藏器官不断地将糖转化为淀粉,则库端的有机物减少,溶质减少,吸水减少,同时库端的水分随着糖的卸出,水分也离开韧皮部,导致库端的膨压降低。这样源端和库端产生的膨压差推动筛管内物质的集流,穿过筛孔沿着系列筛分子向前运行,最后溶液从筛管进入库细胞;在库细胞中的溶质不断被移去,从库细胞中流出的水分又排回到木质部,随蒸腾流运回叶片,源端和库端间就能维持一定的压力梯度,在此梯度下,光合同化物可源源不断地由源端向库端运输。有机物在筛管中随液流的流动而流动,这种液流是由于源端和库端的膨压差引起的,所以称为压力流动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