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和清明节有关系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14 03:17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11 14:46
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很有名的诗作——《清明》。
全诗如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全诗翻译: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11 14:4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诗人杜牧写下的这首七言绝句《清明》千古传唱,似乎奠定了清明节“清冷伤情”的情绪基调。就是因为这首诗,所以清明节都会想到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意清明走过了2500年,秦代已有,盛行于大唐盛世。一位叫杜牧的年轻诗人,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雨。清明,虽是柳绿花红、春和景明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这几日“春寒料峭”不正是大家的感受吗?
然而,清明雨不是“疾风甚雨”,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 这正是春雨的特色。于是小雨纷纷,行人断魂,为何断魂,定不是这可爱的小雨,而是一颗孤独的心,是精神上的断魂。
之所以断魂,是因为中华民族的基因里,有一颗传承之心、团聚之心,清明是一个什么节日呢?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这个节日的风俗,是浓浓的家风纪念日,也是地上子孙们与长眠于地的先人们之间一次真诚的交流。
诗人杜牧之所以心境凄迷纷乱,仿若断魂,断不是因为小雨,而是一种孤独之感无处寄托。所以,这便是清明之美,行路上,惦念家人,清明节,慎终追远矣。
在诗人杜牧的笔下,未见一丝丝人间烟火气,然而“行人”、“酒”、“雨”这些与清明很配的元素,却让我们在千年之中,有了一个共同的清明,深深地打上了“断魂”的烙印。所以,最伟大的祭奠,不管是祭奠祖先,还是祭奠中华英雄,不在于那些“烧纸钱”,而在于一颗祭奠之心。清明时节,我们去祖先坟茔扫墓,祭拜逝去的亡灵,怀念亡故的亲人,学习前辈的优秀品德,是我们应该做的。但不妨多点“心祭”、少点“物祭”。
像诗人杜牧一样,少些烟火气。君不见森林防火,往往清明节如临大敌;君不见,路上行人变行车,行路欲断魂已成堵车欲断魂;君不见,千年的清明传承,被各种滥购滥烧祭品祭物,各种花样翻新的冥钱、金锭、银元、美钞……什么冥物、洋楼、轿车、电脑、冰箱、手机……什么冥人、美女、俊男、洋妞……这些冥钱冥物所深深掩埋,试问这样的清明,有何精神可祭奠,可追思。
像诗人杜牧一样,用一颗心去祭奠。想到了家人,想到了祖先,其实也是在传承家风。一首千古传唱的诗歌中,一幅优美的山水画中,一杯醇厚的杏花酒,一座美丽到极点的小山村,一家小小的酒家演绎“我有一壶酒,足以慰清明”的浪漫文明。诚然,这首诗诗人杜牧表达的美和情感,有点像小雨一样朦胧,但这种以情祭奠,用以换真情的心祭,恰恰是我们需要传承的。
清明节由来以久,2500年的岁月,走过多少风俗沿革。如今,在清明时节,传承家风,祭奠烈士,我们有更好的选择。比如“互联网+清明”、“网上祭烈士”、“网上献花”这些新颖而便捷,环保而低碳的祭奠方式,早已深入人心,走红网络。
清明时节,过一个风清,雨清,阳光清,星明,月明,朝霞明的日子,让回忆泪水流过眼睛,却不给大地带来一丝尘埃,这便是清明之大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