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之死》《伶官传序》《项脊轩志》的赏析,200-300字之间。_百度...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16:19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09:55
《伶官传序》本文是《新五代史 伶官传》一文的序.《伶官传》记叙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宠幸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人乱政误国的史实.这篇序并未直接写这些事情,而是写后唐庄宗的盛衰成败.
这篇史论观点明确,论题突出,说理有力,条理分明.前段叙事,后段议论.通篇围绕"盛衰"二字下笔.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提出论点.连用两个感叹句表明作者对"盛衰之理"的重视,对"岂非人事"的强调.用一个"原"字推寻原因,点出庄宗得失之事,引出文章的主要论据,确定全文论证的内容."虽曰……岂非……"是反请语气的转折复句,意在强调后者.
在论述过程中文章紧扣庄宗"得与失""盛与衰",说明立论的历史根据.全文的论据,主要是叙述庄宗接受父命,报仇雪耻,后来由胜而败,由盛而衰的史实.在叙事中融入作者的议论,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引史评史,就史论事,在真实记述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客观分析,评论,从中归结出发人深思的道理,告诫人们汲取历史教训,这是史论文章的目的和特点.本文在"写史"方面,文字精当.先写晋王临终遗嘱,庄宗恪守父命,出兵报仇,终于凯旋——有"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的"壮举".证明"成则由人"的道理.次写庄宗报仇雪耻后,以为大功告成,不思强盛,宠信伶官,由盛而衰,最后落个仓皇出逃,土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的"惨状".也证明了"败亦由人"的道理.文章用对比手法和情感强烈的句式,写出盛衰,成败两个方面."方其……可谓壮哉!""及……何其衰也!"两句末的两个感叹句,用词不同,却饱含着强烈的感*彩."可谓壮哉"在赞叹中含有轻蔑;"何其衰也",在惋惜中蕴含谴责,都表达了作者对这件历史事实的鲜明的观点.接着又用"岂……欤 ""抑……欤 "反诰语气的选择复句强调后者,说明成败之事"皆自于人"的道理,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结论,印证了开头的论点.为了加强文章的说理性,在最后一段中进一步推论,仍用"方其……""及其……"的对比句式,推出"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的道理,扩展了论点,照应了题意,加强了文章的思想性.
项脊轩志归有光的叙事抒情散文,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平淡自然的笔调记叙日常生活小事,运用追叙、回忆、触景生情、见物思人等方式,从琐屑事件的叙述中抒写出真切的感情,从平淡情景的描绘中表现出悠远的意趣。这一特点在《项脊轩志》中表现得尤为显著。 本文以项脊轩的前后变化为线索,写出一系列家庭琐事,表现了作者对家道衰落的惋惜心情和对死去的祖母、母亲、妻子的深切怀念,也表现了作者年青时刻苦读书、怡然自得的乐趣。 文章所记的一切,都紧扣项脊轩来写,而以“悲”“喜”作为贯串全文的意脉。第一段写项脊轩经过修葺和美化环境之后的幽雅可爱和自己在轩中“偃仰啸歌”、自得其乐的情景,是从“喜”字立意,也反衬下文所叙项脊轩环境遭到破坏之可悲,引出对往事的无限追怀。第二段分两层:第一层叙父辈分家,完整的庭院被分隔得杂乱不堪,项脊轩不再是一个读书的幽雅所在。第二层以抚育两代人的老妪作为联结,围绕项脊轩回忆母亲与祖母遗事,抒发自己怀念亲人的凄侧之情。这段从“悲”字立意。第三段写“轩凡四遭火”的变故,虽“得不焚”,亦足见项脊轩命运之乖蹇。这是“悲”的内容的进一步补充。补记的一段,写项脊轩后来又发生的变化,重点追叙与亡妻共同生活的情趣,抒发沉痛的悼亡之情,进一步增添了悲凉的气氛。由于文章自始至终贯串着悲、喜的感情变化,又有项脊轩作为全文的轴心,所以一些看似散漫无章的生活琐事就结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散而神不散。 作者善于抓住具有特征的语言、行动和生活细节来表现人物,从不同的角度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情态各别。对母亲,写她听到女儿呱呱而泣时以指叩扉的动作和“儿寒乎?欲食乎?”的问话,突现了慈母对儿女衣食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对祖母,写她的“吾儿,久不见若影……”的爱怜的言辞和离去时的喃喃自语和“以手阖扉”的动作等,惟妙惟肖地表现出了老祖母对孙儿的疼爱和期待。对妻子,写她的“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简洁地表现了少年夫妇相依相爱的情状;写她归宁回来时转述小妹们的充满稚气的问话,不但传神地表现了小妹们的娇憨之态,而且生动地再现了夫妻依依情话的场面。总之,作者对于各个人物,都能分别抓住他们的特征,用寥寥几笔描绘出他们的音容笑貌和真挚的感情,富于生活情趣,并从中表达出自己对亲人一往情深的怀念。 由于时代与阶级的局限,作者在文中也流露出追求功名利禄的思想和功名未就时的忧愤之情,这是应该正确地加以分析的。 《项羽之死》 本文记叙的是项羽这位悲剧英雄的最后生涯,主要表现他失败时的英雄风采。作者通过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的描写,多角度、多层次地刻画了他的性格:既有霸王别姬的儿女情长,又有东城溃围的勇猛善战;既有阴陵迷道、归败于天的寡谋、自负,又有乌江拒渡、赠马亭长、赐头故人的知耻重义、纯朴仁爱。作者还善于在历史事实的关键环节进行合乎情理的艺术加工,写出了许多生动传神的细节,如“虞兮虞兮”的千古悲歌、“田父绐(dai 4)曰”的生死机缘、愧对父老的知耻良心、赠马赐头的临终义举等,使这篇文字达到雄奇悲壮的美学境界,读之令人荡气回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1:13
《项羽之死》记述了项羽一生的的最后阶段,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失败和悲壮的死亡,是《史记·项羽本纪》中最具悲剧性的一幕。这篇文章围绕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描写了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个场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他的性格,表现了他令人唏嘘感叹的悲壮谢幕!至此,项羽这个形象在太史公笔下得到完满的诠释。太史公曰:“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苦以来未尝有也。”项羽的一生,轰轰烈烈,项羽之死,更是何等悲壮。后人有“生当作人杰,死当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名句,更有“胜败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的感慨。项羽之死是他的性格所致,是他骨子里流淌的贵族所致,项羽之死,至今就觉荡气回肠。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3 12:47
咏史的诗不怎么好写,特别是写得能让人记住则更难。读到一首能记住的咏史诗,不亚于观赏一场史剧。诗人高洪波的这首《项羽之死》,便使我油然而生这样的感觉。《项羽之死》一诗,没有忽悠人的那种无解的朦胧,没有贱视人的那种桀傲的哲理,也没有超越人的那种孤异的意象。然而,这首诗真正地打动了我,它打动我的魅力,我感到更多来自于诗艺之外那种厚重的历史忧患意识。难怪钟嵘在《诗品序》里说,“观古今胜语,多非假补,皆由直寻”。意思是说诗不宜“假唱”,要来“真性情”,方能维系诗的真美。高洪波的诗作《项羽之死》,颇是实践了钟嵘这一诗学之论。“乌江站起来/又砰然倒地”。诗人以这一意象轴心立柱,让古今史情分左右徐徐展开,达到了既怀古,又喻今的思想境界和艺术氛围。读来给人一种警醒的悲壮情怀。怀古,诗人重点勾勒出了一个实境与一个虚境。“一吻/便吻去了楚河汉界”,是实境。从字面上理解,是指项羽自刎失去了江山;其潜台词却是张扬“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人文信仰,给人一种冲破逆境束缚的力量和希望。项羽当时兵败如山,虽然身处逆境,但是他还是有船可以投围出去,但他拒绝了逃生。这样的史实,反而使诗中的人文信仰更显张力。项羽抹脖子后的头颅,“掷给昔日的朋友/今日的死敌”,是虚境。这虚境可谓是死不瞑目的反思。*迫项羽自杀的对手是刘邦,而刘邦在不久之前还主动找项羽结为盟友。这个虚境,给人的内容比上面实境给人的内容更为丰富。喻今,是第二节,仅3行,“猛士就这样去了,/他刚三十岁,/属于第三梯队的年龄层。”“第三梯队的年龄层”,你别小瞧这8个字。如果没有这8个字,诗就可能寡味了。前两句在于承上启下,也为照应;而结尾一句,实是诗人的匠运之笔。正如杜甫所言,“语不惊人死不休”。但是,这种惊人的诗句,被诗人谐趣而巧妙地安放于诗中,不仅没有破坏诗的整体美,而且还开屏出了极美的孔雀“尾巴”。“第三梯队”,4个字,诗人笔贯千年,怀古喻今,笔锋见血,不啻于给了现代人的一个惊雷。“第三梯队”,猛士志在四方,和谐社会,何去何从,前车之鉴,后者之师。诗人高洪波的诗,好读,好记,这也许是因诗人擅长于写儿童诗而带来的诗美风格;但是,要想真正品出他的诗外之味来,你还得沿着他的诗一行一行地边走边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