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烙的起源及文化(饮食)6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2-23 11:0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0 07:00
说起锅烙又名锅贴,常以酸菜或萝卜等剁成馅,再加上上等的精肉、调料等,包成孩子拳头大小饺子般模样,然后放在浇有油汁的平底锅上烙。慢火蒸上十几分钟,等到内外焦黄,油汁渗到里面的时候,端出锅,尝上一口,算是人间的美味。
西河锅烙,先要说一说西河锅烙的创始人王树清老人。上个世纪40年代正当壮年的王树清迫于生计,就在老街的西河沟附近一个叫烧锅的地方,支起一个炉灶,以土豆、粉子等为材料做起了锅烙。由于价格便宜,皮薄馅美受到大家的欢迎。在经营的过程中,老人边干边摸索,逐渐成了自己独有的风味。解放后,老人命运几度坎坷,但锅烙的手艺越来越精。
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已近七旬的老人和自己的三女儿王福芝在西河街上开了一间店铺,主要经营锅烙。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8-10 06:57
说起锅烙又名锅贴,常以酸菜或萝卜等剁成馅,再加上上等的精肉、调料等,包成孩子拳头大小饺子般模样,然后放在浇有油汁的平底锅上烙。慢火蒸上十几分钟,等到内外焦黄,油汁渗到里面的时候,端出锅,尝上一口,算是人间的美味。
西河锅烙,先要说一说西河锅烙的创始人王树清老人。上个世纪40年代正当壮年的王树清迫于生计,就在老街的西河沟附近一个叫烧锅的地方,支起一个炉灶,以土豆、粉子等为材料做起了锅烙。由于价格便宜,皮薄馅美受到大家的欢迎。在经营的过程中,老人边干边摸索,逐渐成了自己独有的风味。解放后,老人命运几度坎坷,但锅烙的手艺越来越精。
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已近七旬的老人和自己的三女儿王福芝在西河街上开了一间店铺,主要经营锅烙。
由于王家父女锅烙包制的过程精益求精,因此受到大家的欢迎,十里八村无人不知西河锅烙。一碟精致的锅烙,晶亮的皮儿,仿佛能看到里面的花花绿绿的馅儿,咬上一口,满口盈香,香而不腻,润滑在喉,堪称人间美味,抿上几口前阳的糠酒,再就上几口时鲜的风味小菜,唠上几句嗑儿,酒香冲鼻,肺腑热烈,那滋味、那感觉算是人间的一绝。特别是寒风满地,漫天飞雪的隆冬,约上几位老客,抖掉身上的寒气,谈一谈乡间俚语,另有一番风味。就这样,西河锅烙成了老街坊的一种享受,成了周边十里八村老少爷们的一种向往和留恋。
如今,老先生已经过世,西河锅烙由王福芝经营,一些慕名而来,甚至到古镇串亲访友的,都要来西河锅烙铺尝上一番。西河锅烙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