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06 01:0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7 09:59
俗话说,时势造英雄。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和他的淮西勋贵,在元末农民战争中,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淮西"地区,历经二十余载的南征北战,建立明朝,统一全国。
在此期间,淮西功臣集团为朱元璋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立下了汗马功劳。
作为朱元璋最大的对手,陈友谅这边,也自然是不弱的。陈友谅这边以张定边,张必先为核心。
我们今天要说的,是陈友谅的结义兄弟,元末第一猛将,张定边的故事。
张定边,湖北沔阳(今湖北仙桃)人,出身渔家。陈友谅也是湖北沔阳渔家之子,说两人是发小也不为过。
身材魁梧,留着五绺美髯,潇洒英俊。知天文识地理,习兵法,练武功,精拳艺,擅岐黄。为人急公好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他在湖北黄蓬镇与陈友谅、张必先结拜为兄弟,生死与共,风雨同舟,共谋前程!从陈友谅起义,定都武昌,转战荆楚,征伐两江、闽、浙边陲重镇,攻无不克。
陈友谅作为一代枭雄,性情强硬而多疑。然而自始至终,都没有怀疑张定边与张必先两人的忠诚,张定边,张必先两人也至始至终效忠于陈友谅,三人堪称元末版的“桃园三结义”。
徐寿辉起兵后,陈友谅前去投靠,在徐的部将倪文俊手下管理文书档案,后因功升为领兵元帅。
徐寿辉,罗田人,又名徐真一,以贩布为生。元朝末年,盗贼四起,袁州和尚彭莹玉以其妖术与麻城邹普胜一起聚众为乱,以红巾为标志,他们觉得徐寿辉相貌不凡,便推举他为首领。
至正十一年(1351)九月,徐寿辉在攻陷蕲水及黄州路,打败元威顺王宽彻不花后,随即以蕲水为都,自称皇帝,国号天完,年号治平,以邹普胜为太师。
不久,攻陷饶、信。第二年又分兵四路出击,连陷湖广、江西各郡县。然后攻克昱岭关、杭州。另外率领赵普胜等攻陷太平等地,声威大震。
然而他们没有远大志向或者说守城的才能,元军毕竟也很强大,是当时的官军,所以他们当时攻取的地放都不能坚守。第二年,蕲水被元军攻破,徐寿辉幸免逃脱。不久声势又起,迁都汉阳,但被丞相倪文俊控制。
1357年(至正十七年)九月,倪文俊谋害徐寿辉没有成功,逃到黄州,投奔陈友谅,陈友谅乘机杀了倪文俊,吞并了他的军队,自称宣慰使,随即又称平章政事(相当于丞相)。
1359年,杀天完将领“双刀赵”赵普胜,挟持徐寿辉,迁都江州(今江西九江),自立为汉王。第二年,攻陷鸠州,杀徐寿辉,随即登基称帝,国号汉,改元大义,以邹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张定边为元帅。
陈友谅称帝改元,退守九江;又疏于江防,等到朱元璋的军队,逼近九江的西门,才发现,左右惊惶失措,幸好张定边从安徽安庆撤回修正的军队刚好回来,冒死争战,陈友谅才得以脱险,连夜撤退到湖北武昌。
决定元朝末年天下归于谁属的、元末时的南昌保卫战和鄱阳湖之战,终于到来了。
陈友谅在于朱元璋的斗争中,看到他的疆土慢慢减少,十分愤怒,尽发精锐进攻南昌,
武汉为九省通衢,有长江天堑之险阻,刚刚战败,不应急进动师,张定边再三劝陈友谅,当务之急在安民息兵,整军坚防,待机出击。
陈友谅不纳忠言,我行我素,令制作大舰,扩充水师,集结举国之兵,号称六十万,且载文武百官,作孤注一掷。当时张定边审时度势,建议兵分两路,一支兵直捣南京,另一支兵围南昌,可以让朱元璋首尾不能兼顾。陈友谅没有同意,仍然坚持雄兵百万,认为攻克南昌是易如反掌的,
南昌守将是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朱文正一边约好日子假投降,一边派人到南京请求支援;后来围城八十五天还是没有攻克南昌,最后朱元璋的二十万援兵到了,再想有什么进展,已经不可能了。
于是撤围而入鄱阳湖,朱元璋的军队已经在鄱阳湖中各处布防,两军在鄱阳湖连番大战,不分胜负,战事进入胶着状态。
张定边此时想出“擒贼先擒王”的策略。
一次,张定边率领他的战船和两艘副战船从水军阵型中驶出来,陈朱两军都以为他是出来巡航的,都没有在意,谁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张定边率领他的三条战船一刻不停,直接冲向朱元璋的战舰!
张定边勇不可挡,以孤军冲进朱元璋水军前阵,此时作战双方都被他惊呆了,陈友谅军也不知为何出现这一情况,而朱元璋军更是没有提防,前锋纷纷败退,张定边也不理睬,直奔朱元璋而去。
一直冲到中军,朱元璋的水军才反应过来,被惊呆的将领们纷纷缓过神来,立刻指挥自己的战舰前去阻挡,张定边冲到中军,已经被三十余条战舰围住,前无去路,后有追兵,在这些将领看来,局势已经得到控制了。
没想到张定边简直跟赵子龙一样一身是胆,身陷重围,孤军奋战,却越战越勇,锐不可当!
张定边在关键时刻单刀直入,连斩朱元璋三员大将,朱元璋形势万分危急,关键时刻,被常遇春用箭射伤,不得不退出,这一计划搁浅。
在这一战后不久,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
时间一长,陈友谅军中粮食渐渐不够了,只得突围冲出湖口。朱元璋的将领们从上游加以拦截,双方大战于泾江口,汉军且战且走,但日落之时仍未能摆脱。陈友谅当时从船中伸出头来,指挥作战,却被飞箭射中,贯穿头颅,陈友谅当即死去。
顿时,陈友谅军土崩瓦解,太子陈善儿被擒,太尉张定边趁夜挟持陈友谅的次子陈理,载上陈友谅的尸体逃回武昌。
张定边等护陈理返回武昌后,立陈理为帝,改元德寿。
朱元璋乘胜调军围困武昌,元帅张必先被擒,张定边守城益坚,为时两月,朱元璋派俘虏的陈友谅旧臣罗复仁入城劝降,表示说:“陈理若来降,当不失富贵。”
陈理在分析形势,觉得已经没有外援后出城投降。
张定边不愿做朱元璋的降将,遂于洪武元年(1368)戊甲孟秋,遁入泉南灵源山隐居。为避前嫌,削发为僧,自号沐讲禅师。
洪武10年(1377)丁巳十月廿三凌晨,张定边正在西霞山晨练武功。突然林中狂风四起,林木摇曳,落叶纷披。猛一抬头,但见一条斑斓猛虎,正从岗上飞窜下来。那猛虎发现了定边,径直向他冲来。定边不免有点慌神。赶忙往右边一跳,闪在老虎的旁边,猛一拧身,举禅杖朝老虎前胛叉去。顷刻间,猛虎鲜血直流,脑浆四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