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卫灵公第十五》31:学而为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06 20:0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3 05:11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31:学而为人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据说,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清晰地知晓自己人之为人使命的人。《奠基者》中记录的亚当斯密差不多就是这样的人。在立宪会议上,他清晰地知道那一群老头儿会成为改变历史的人,于是他嘱托自己的妻子和助手,要他们将自己每天经历的、存留的,哪怕是个小纸片都妥妥当当的用档案夹保存好,他深信——这些终将成为历史上最有价值的东西。
孔子会不会有这样的自恋和自信呢?如果他在两千多年前意识到他将是人类历史上私学的开创者,将成为文化、文明广泛传递的“天之木铎”。如果这些还是老人家可能会意识到的结果的话,一定还有些什么是他做梦也意识不到的。那便是他在官学之外开创的私学,在若干年后,居然发展除了终生为学和终身学习的概念,前者是把学发展成为一种职业,以学为生,靠学谋生;后者是将学推及到整个的人生,生命不息,学习不止,活到老,学到老。前者成为人类超越生存局限后开出的一朵颇有奢侈感的奇葩,后者成为人类不断发展演进的成果性标识。
一、终生为学
终生为学这件事,在孔子当年的思想实验里是行不通的。
老人家讲“无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在孔子所处的春秋,读书做学问这种事,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儿。那时候的书,都是手抄本,全凭手抄在竹简上。一般人,是没有机会读书的。在孔子的思想实验中,他先假象自己不吃、不睡。只有这样,才能将损耗降到最低。吃和睡大概是人活着最基本的生存成本了,之所以在这个基本成本基础上再搞降耗,老人家也是意识到读书做学问是难有明显的收益贡献的。
在这个思想实验中,孔子他老人家用了“思”这个概念。连读书活动中“书”的成本也排除了,结果是——无益。
按照钱穆先生的理解,道非一人之道,学非一人之学。所以,必须在人群中,才有学有道。后来,有“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的说法。应该就是这种意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所思所得如果不能放置在人群中检验应用,是全然没有价值的。
孔子自己克服这种“所思”无用局限的方式是“述而不作,好古,敏而求知”,老人家压根就放弃了无用之思,而是直接与古人、古籍对话,向古人、古籍要解决当下问题的答案。
后来,沿着孔子这个没有走通的方向,伴随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逐渐发展出了终身“学者”这样的概念。他们凭借终日思、终日学为生,凭借终日思、终日学赢得生存、生活资源与成本。
二、终身学习
与前面提到的“终生为学”的人类奇葩不同,“终身学习”是一个更为广泛和普遍的概念。
之所以人类要“终身学习”,是人类以自己的方式选择的应对环境的整体策略。
先前,庄子讲“人之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沿着这个思路推演下去,从个体生民的角度讲,用有涯的人生与无涯的求知相匹敌,似乎没有一个穷尽的时候,好像也是徒劳无益的。
相比较而言,孔子要厚重的多,他老人家只讲“巧言乱德”。的确,庄子所言看起来无可辩驳,可问题是庄子本人似乎并没有以有涯对抗无涯的徒劳而放弃努力求知,不然,他也不会成为一个渊博的人。所谓“巧言乱德”指的就是那些在听者听起来颇有道理,作为言者本身却不能、不愿扎实去实践的话。
终身学习这件事,没有什么道理好讲,那只是人之为人当为的事儿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