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因素或者问题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5 08:43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4:09
(a)农村信贷供给和需求的问题
1。长期贷款不适合农业生产周期
在深化结构调整在农业,农村经济已经从一个单一的粮食种植逐步多元化发展,相对较长的生产周期,但也有小农业贷款期限为3至6个月,最长不-以去年,这是不作物生产周期,尤其是农民的产品结构调整中,“深加工”,“整理”的产品需要的时间较长,为1-3年,期间的不对称,所以一些农民由于无法偿还,易形成逾期;影响了效益农业的再融资,充分发挥。
2。农村信用社不能满足目前的规模,信用管理发展的需要,农业生产
目前目前,农业贷款的数额较小的单,和大规模的农业一般的存在,迫切需要必要的贷款,频率,以及其他特性的大国和小农户无法满足其贷款需求。此外,农民贷款更复杂的程序,数额较大的上级机构须经审批,与当前农业生产规模已不能满足。
3。县级金融机构领域的乡镇企业显然是不够的信贷投入
在近年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强调信贷的风险控制和资本密集型,加紧审查批准新的贷款,并侧重于财政支持优势行业,大中型骨干企业,导致基层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局是越来越小,很难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导致中小型县贷款问题已变得更加突出。
4。农业贷款进一步助长依赖思想基层信用社
由于历史的原因,分开后,农村信用社的沉重负担的不良资产,财务实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比穷人,这是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为发展农业,农村消费市场,该信,帮助农民摆脱困境,然后采取农业支付信用社的贷款和信贷*,以支持它。但是,在不同程度上促成了一些基层信用社和工作人员的依赖思想。每一个再融资到期日,一些左眼皮跳跳基层人民银行农村信用社要求的土地被释放,返回开关;每当国家发行融资农业,一些农民不顾当地工作人员的信没有必要,是针对重复存在的国家的首都,而不是白色的没有想过。
1。资金外流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在农村地区
在最近几年,国家的管理和邮政储蓄的改革滞后,现有的监管制度和金融体系导致基层邮政储蓄成为盲点监测,央行不能有效监测,铅社会资金集中畸形,继而导致严重的资本外流在农村地区出现了极为不利的地方经济发展。主要是由于邮政储蓄存款利率过高,直接造成的,人民银行利差倒挂,邮政储蓄局揽储积极。近年来,邮政储蓄存款占储蓄存款的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比例一直呈上升趋势;邮政储蓄存款增加占所有储蓄存款的比例有所增加10.496年至2001年40.4,其中2000年的比例高达54.4;邮政储蓄存款的增长速度快于城市和农村的储蓄存款,邮政储蓄存款县级较快增长。邮政储蓄存款的迅速增长,造成严重的挪用资金在农村地区,影响了商业银行,以支持当地经济,特别是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信贷交付努力。
2。农村穷人的信贷环境
乡镇企业和农民的概念薄弱的信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经营的倡议。经济*的初期阶段过渡,部分乡镇企业和农村个体工商户和信贷从农业银行,而不是拍贷款也造成了大量的贷款,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落后死亡降水,使目前的农村金融机构,严格审批新贷款,从而导致基层信贷小额信贷的*,更多的资金以存款形式的瓶颈是农村信贷资金,目前农村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农村信用社,“到单干”。
3。农民贷款抵押,担保难
目前目前,信用社的贷款金额较大,需要借款人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安全,但现有的抵押,担保难的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释放小农业信贷。目前,小额农业贷款抵押的房地产,车辆,当风险的贷款,抵押品实现困难。此外,过度收费的抵押贷款过程中,农民不想支付这笔费用,导致非标准抵押贷款过程中,形成无效抵押。逐步增加安全争端,所担保的其他农民正变得越来越谨慎,从而导致农民贷款担保更加困难。
4。农业仍然是相对较高的贷款利率
农业生产由于其自身的具体特点,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特别高。很长一段时间,农业生产的高风险,低收入农民,虽然今年国家降低了利率,但农村信用社对农民的实际执行情况,贷款利率低于基准利率可能上升到50,从调查的情况通常是浮动40-50。商业银行由于调整业务目标和资金来源的*,贷款投放能力,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地区已经成为主要的融资渠道,农民主要依靠贷款,支持信用社。与此相比,低利润在农业生产中,一些农民仍是利息负担太重,他们认为有必要有效地减轻农民负担,农村信用社已对利率,以农民的全部好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4:10
这个问题想回答的很全面不太容易;农村信用社的成长历程应该说是很艰难的;现在虽说有很多地方的农村信用社都改制为农村合作银行或农村商业银行,也只能算作中小金融机构,势单力薄,硬件设施、人力管理、高管人员的管理水平等都与其他专业银行存在着一定差距。现在虽然各省都成立了省联社,但这种管理模式有点四不像,信息不对称。就连信用社的徽标全国都不能同一。甚至是同省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徽标都不同。*说农村信用社是支持三农的主力军,让信用社承担着太多的社会义务,而得不到*理解和应有的*支持;信用社服务的对象是一个弱势群体----农民,农村存在着太多的社会问题,农村信用社要想在这样的大环境中得到发展,实在是太难。(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5 14:10
(一)人才资源匮乏。大多数农信社的网点都有5人以上,但在从业人员当中,第一毕业院校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的,占比却很少。同时,各营业网点一线人员年龄结构相对偏大,对新鲜事物的适应能力明显滞后,真正精业务、懂技术、高素质、富有开拓精神的人才屈指可数。
(二)网络资源不足。农信社作为地方金融的主力军,其网点布局往往以撒网式进行,一般每个乡镇都有一到两个网点,比较繁华的乡镇,网点数目则多达十多个。丰富的网点资源对网罗客户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由于农信社普遍存在服务手段落后、结算渠道不畅的弱点,且地区发展差异性大(如有的农信社已自主开发了卡业务,但也有的农信社仍停留在单机操作水平)等因素,规模性业务开发的网络资源极端缺乏。
(三)传统业务操作系统完善,新业务发展平台尚未建立。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农信社在传统的综合业务系统网络上与商业银行的差距已大为缩小。但涣散的经营机制使大规模业务开发缺乏统一的平台,各自为政的做法,往往增大了开发成本、增加了统一的难度、增大了地区的差异。
(四)优质客户资源不足。长期以来扎根农村,农信社与地方建立了深厚的人缘亲和力,培育起一支以广大农民、个体工商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的客户群。但面对弱质产业的农业、弱势群体的农民,农信社现有客户群中,优质客户比重极低。
(五)同业信息共享存在壁垒。深厚的人缘、地缘优势,给农信社广泛收集地方信息提供了条件。但与同业间网络的等级差别,影响了农信社与同业之间的信息沟通,进而对拓展新业务的资源共享、风险防范等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六)竞争压力较小,创新动力不足。由于当前农信社在农村中的“垄断”优势,使农信社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从而形成一种自得情绪,严重影响了竞争意识、竞争氛围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