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2-18 16:57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7 10:24
直接是不经过中间事物,直接与既定对象而进行关联的。间接是在与既定对象发生关联的时候,必须借助一个中间媒介才能产生关联的,没有中间媒介就不会产生关联。
孔子说,"直而无礼则绞"。绞,尖刻。意思是,说话很直接、直爽却不符合礼仪要求,很可能显得尖刻。间接地表达,往往可以显示修养。
间接沟通(Indirect communication),根据沟通是否需要第三者传递,可划分直接沟通和间接沟通。
间接沟通是指人们通过中间人或借助中介技术手段(如书信、电话等个人媒介和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大众媒介)而进行的相互沟通。
在人类社会之初,由于中介手段的局限,直接沟通占据人类沟通的全部,伴随社会的发展,间接沟通比重正逐步上升。
直接沟通与间接沟通各有优势,直接沟通方便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而间接沟通则能发挥方便、快捷的优势。
一般情况下,表达方式、语言皆推崇直截了当、简洁明快,为人处事是直接来得快捷。
中国历代文论家都比较推崇平实、明快的语言风格。孔子说:"辞达而已。"孔安国说:"凡事莫过于实,辞达则足矣,不烦文艳之辞。"
东汉王充在《论衡·自纪》中也说:"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说话宜使人一听就懂,文章宜让人一看就明白,给人以明朗、舒畅的感觉。
"五四"运动以后,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结果,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白话文逐渐占了上风。这对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近几十年来,我国汉语学界极力提倡"准确、鲜明、生动"的文风,反对老八股、洋八股、党八股和帮八股,反对迂回曲折、晦涩难懂的文风。
现代中国社会抛弃了旧社会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和虚伪客套,不提倡曲曲折折、吞吞吐吐的说话,要求在有礼貌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直截了当地交流思想。
汉语崇尚直质、忌晦涩,倡导明白晓畅、开宗明义与中国历史上文人畏于文字之嫌而株连很有关系。这里似乎不仅是个语言问题,当然与我国近几十年来提倡大众化的宣传出版政策也有关系。
操汉语的人口覆盖面极为辽阔,人数众多,但教育水平很不齐。这是汉语语言特别是书面语宜显不宜隐、宜直不宜曲、宜明不宜暗的极其重要的历史,也是现实的事实依据。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7 10:24
直接:不经过中间事物的;不通过第三者的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7 10:21
主要和必要,就比如说,你死别人也随你死的意思,你就是直接,别人就是间接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7 10:21
直接就是面对面 间接就是拖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