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应聘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歧视?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10 05:0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9 17:32
当然在应聘的过程中遇到过这种经历。
1,学历歧视,相比于其他歧视,这可能是最“公平”的一种了。“唯学历论”是学历歧视最明显的特征。学历歧视作为一种新的形式已经呈现出来,且有日益扩大的趋势。部分500强或央企把学校进行排名,按照国外知名院校、“985”“211”、普通一本院校、二本、三本,来进行排名,并明确表明只招收指定院校的毕业生。985,211,不光是名校的代名词,也成了很多企业标榜自己的光环。
2,性别歧视,可能是最常见的一种歧视标准。“限男性”、“女生身高1.65米”等不平等的条件已不再新鲜,“有些甚至提出女生进单位必须保证3年内不跳槽、不结婚、不改嫁、不当妈的要求。”全国妇联发展部发表的《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就曾指出,56.7%的被访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感到“女生机会更少”,;91.9%的被访女大学生感受到用人单位的性别偏见。
3,地域歧视,这也是此次某团购网招聘歧视最令人争议的地方——黄泛区和东北人。指名道姓地标出不招河南人、东北人,地域歧视越加明显。早在计划经济时期就有“不允许城市的企事业单位私自招收农村人口”的现象。近年来,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已经不大,地域歧视也开始慢慢演变成本地和非本地。
4,年龄歧视,我们之前就讨论过“华为请退34岁以上的老员工”以及中年职场危机的问题。如果你做一项统计,会发现不少企业的岗位招聘把“35岁以下”写进了招聘信息里,35岁成为了一个职场分水岭。并且年龄限制已经向更年轻化趋势发展。
5,颜值歧视,某大型地产公司任职的小A表示,行政部门和人资部门的女性职员个个身材高挑,气质良好,“个个都在1米7以上,可是对于男性职员要求就没有那么高,有的还不到1米7。”在企业招聘中,外貌、年龄、身高、气质等都成为了女性劳动力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