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带诏后刘备为什么要投靠袁绍 刘备最后为什么离开袁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05 01:2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7 05:21
在汉末三国时期,衣带诏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汉献帝时,曹操迎奉天子迁都许县,与汉献帝发生矛盾。汉献帝用鲜血写出诏书缝在衣带里,秘密传给董承。董承对外宣称接受了汉献帝衣带中密诏,与种辑、吴硕、王子服、刘备、吴子兰等谋杀曹操。对于汉献帝刘协来说,作为汉朝的天子,却没有丝毫实权,也即其被曹操这位权臣完全架空了。彼时,汉献帝刘协显然不愿意默认这一局面,想到了通过衣带诏的方式,从而诛杀曹操这位权臣。但是,到了建安五年(200)正月,衣带诏的事情还是被泄露了。
在此基础上,董承等人尽皆伏诛。至于原本寄居在曹操麾下的刘备,也因为被曹操所击败,从而选择投靠了袁绍。袁绍奉衣带诏讨伐曹操。从此,双方的矛盾彻底公开化,再也没有和平相处的回旋余地。值得注意的是,衣带诏事发后,刘备选择投靠袁绍。但是,他并没有在袁绍麾下长期停留,而是找了一个借口离开了袁绍。那么,问题来了,“衣带诏”事发后,刘备为何投靠袁绍,后来又为何弃他而去?
一
首先,建安四年(199年),车骑将军董承受汉献帝衣带诏,刘备起初未敢加入。后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就是你跟我。”刘备心惊,筷子掉落,知道曹操难容自己,遂与董承等人同谋。不过,即便如此,刘备因为在曹操的掌控之下,也很难获得什么机会。当然,就在这个时候,曹操派刘备与朱灵一起攻击袁术,袁术于途中病死,其后刘备进军下邳,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行使太守的职责,自己回到小沛。东海昌豨以及诸郡县多从刘备,刘备有了数万兵马,于是北连袁绍抗击曹操。
因此,在衣带诏事发之前,刘备就已经在联合袁绍了。毕竟,在公元199年的时候,虽然官渡之战还没有正式爆发,不过,曹操和袁绍都在调动兵马,准备一场大战了。在得知刘备背叛自己的消息后,曹操非常愤怒,于是派司空长史沛国刘岱、中郎将扶风王忠往攻,结果都被刘备击退。建安五年(200年)春季,衣带诏事发。曹操亲自东征刘备,刘备战败,关羽被擒。在此背景下,刘备只能离开徐州,去投靠袁绍。彼时,吕布、袁术、公孙瓒等诸侯都被消灭了。而江东孙氏、荆州刘表都距离较远,所以,对于刘备来说,袁绍成为当时最合适的选择了。
二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刘备并没有直接来到袁绍身边,而是逃往青州,找到了青州刺史袁谭。在东汉末年,刘备曾举荐袁谭为茂才。茂才,和秀才同义,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来有时也称秀才为茂才。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刘备可谓有恩于袁谭。在得知刘备到来的消息后,袁谭十分高兴,率领军队迎接刘备,刘备随袁谭到平原,派人告诉袁绍,袁绍离开邺城二百里来迎接刘备,停留了一个多月,刘备被打散的士卒也慢慢的集结于此。对此,在笔者看来,袁绍离开邺城二百里来迎接刘备,体现出袁绍对于刘备的重视。
在官渡之战正式爆发的前夕,刘备的到来,无疑能够增强袁绍一方的实力。尽管刘备当时麾下没有多少将士,不过,作为汉室后裔,刘备的到来还是能够增强袁绍一方的声望。值得注意的是,在官渡之战爆发前夕,贾诩劝说张绣这位诸侯归降曹操,同样获得了厚待,也即曹操不仅放下了和张绣之间的仇怨,还对他封官加爵。凡此种种,都体现出曹操、袁绍在官渡之战前增强实力,调动一切资源的态度。就刘备来说,虽然获得了袁绍的礼遇,但是,他最后还是选择弃袁绍而去。
三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中记载:曹公与袁绍相拒於官渡,汝南黄巾刘辟等叛曹公应绍。绍遣先主将兵与辟等略许下。关羽亡归先主。曹公遣曹仁将兵击先主,先主还绍军,阴欲离绍,乃说绍南连荆州牧刘表。绍遣先主将本兵复至汝南,与贼龚都等合,众数千人。曹公遣蔡阳击之,为先主所杀。
建安五年(200年)七月,汝南黄巾军首领刘辟等叛归袁绍。袁绍使刘备领兵与刘辟寇略许都以南,在这个时候,关羽得知刘备的消息,立即选择离开曹操,从而和刘备兄弟重聚。面对刘备的动作,曹操可谓非常重视,尽管当时官渡之战已经打响,但是,曹操还是派遣曹仁来攻击刘备,刘备战不利于是回到袁绍处,想要离开袁绍,以连结刘表为由,带兵复到汝南,联合黄巾余党龚都,众有数千人,曹操派遣蔡阳前来攻打,被刘备所杀。也即在官渡之战爆发后,刘备选择离开袁绍。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这很可能是因为关羽在白马之围中斩杀了袁绍心爱的大将颜良。如果刘备、关羽继续留在袁绍身边,后者说不定就会拿关羽出气。比如在官渡之战失利后,袁绍就将曾劝谏自己的谋士田丰杀害了。
四
最后,另一方面,对于刘备来说,很可能也不看好袁绍的未来。在官渡之战中,虽然袁绍的整体实力远远强于曹操,也即前者拥有10万大军,后者不过两三万人。但是,在初期的交锋中,袁绍损兵折将,损失了颜良、文丑等大将,至于张郃、高览等人,则是背叛袁绍,归降了曹操。虽然刘备准备离开袁绍的时候,后者还没有真正失败。不过,对于久经沙场的刘备,显然明白袁绍难以笑到最后了。
并且,对于袁绍这位诸侯,荀彧曾评价道:“绍,布衣之雄耳,能聚人而不能用。”虽然袁绍麾下聚集了众多文臣武将,不过,袁绍却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人才。再加上多疑的性格,促使刘备在袁绍麾下也不会得到真正的信任。于是,刘备找了一个联系荆州牧刘表的理由,从而成功离开了袁绍。建安六年(201年),官渡之战结束之后,曹操亲自讨伐刘备,刘备前往荆州投奔刘表。对此,刘表和袁绍一样,同样非常重视刘备这位诸侯,于是亲自到郊外迎接刘备,待以上宾之礼。自此之后,刘备遂屯兵于新野,成为刘表防御曹操的重要屏障。对此,你怎么看呢?
衣带诏后刘备为什么要投靠袁绍 刘备最后为什么离开袁绍
至于原本寄居在曹操麾下的刘备,也因为被曹操所击败,从而选择投靠了袁绍。袁绍奉衣带诏讨伐曹操。从此,双方的矛盾彻底公开化,再也没有和平相处的回旋余地。值得注意的是,衣带诏事发后,刘备选择投靠袁绍。但是,他并没有在袁绍麾下长期停留,而是找了一个借口离开了袁绍。那么,问题来了,“衣带诏”...
“衣带诏”事发后,刘备为何投靠袁绍,后来又为何弃他而去呢?
至于原本寄居在曹操麾下的刘备,也因为被曹操所击败,从而选择投靠了袁绍。袁绍奉衣带诏讨伐曹操。从此,双方的矛盾彻底公开化,再也没有和平相处的回旋余地。值得注意的是,衣带诏事发后,刘备选择投靠袁绍。但是,他并没有在袁绍麾下长期停留,而是找了一个借口离开了袁绍。那么,问题来了,“衣带诏”...
刘备为什么投靠袁绍,后来又为何弃他而去呢?
刘备投靠袁绍是因为走投无路,徐州被曹操攻占之后刘备没有了根据地,还面临曹操的追杀,只能投靠袁绍以求自保。之所以又弃袁绍而去是因为袁绍优柔寡断,也不是曹操的对手,刘备只好向南投靠刘表。
刘备当初高调去投奔袁绍 最后为何不到一年就着急离开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一切都要从刘备兵败徐州后,为何要北上投靠袁绍,而不是南下投靠刘表说起。当初,曹操为了消灭“衣带诏”的漏网之鱼刘备,在徐州之战中全力出击。刘备招架不住,为了活命,只好与创业伙伴关羽、张飞分开逃命,这让他花了十五年时间,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军事力量,一夜之间失去了战斗...
刘备败逃为何要找袁绍?
汉天子可以不奉迎,“蜀汉天子”却要亲自去迎。袁绍并不是预见了刘备的未来人生,他这样高规格的迎接刘备,不过是在作秀而已。与曹操的对决,实质上就是双方阵营中人才展开的对决。现在刘备落难来投,既可以壮大自己声势,而且可以向世人昭示他的求贤若渴之心。“备归绍,绍父子倾心敬重”,刘备来到河北...
袁绍为什么不在曹操东征刘备的时候出兵许昌?
刘备和诸葛亮剧照 演义里叙述的这件事与史书记载相同,事情发生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董承、王子服等人谋划除掉曹操的“衣带诏”走漏了消息,被灭了三族。而曹操得知刘备也参与了密谋对付自己,所以要攻打刘备。不论演义还是史书,袁绍给人的印象都是个草包,野心勃勃却毫无远见,且刚愎自用,把一手...
官渡大战之际,刘备是出于什么原因离开的袁绍?
曹操最后统一北方,是在袁绍病死,继承人互相攻伐的情况下才成功的。因此,刘备在与不在,都不存在说刘备觉得大事不好而逃走。刘备本来就不是寄人篱下之人,离开是早晚的事情。因此,刘备从当初投奔公孙瓒,到后来投奔曹操,投奔袁绍,始终不曾变过初心。而这些英雄或多或少也能看出刘备非久居人下之...
公孙瓒被袁绍击败后,刘备是怎么做的?
刘备后来举荐袁谭为茂才,同时在衣带诏事件发生时来到徐州,与袁绍联合起来攻打曹操。后来曹操率领精锐将刘备击败后,刘备先是投靠了袁谭,随后两人一同来到平原,袁绍当即离开邺城两百里来迎接刘备,刘备因此归入了袁绍的麾下。要知道公孙瓒此前与袁绍乃是死敌,在公孙瓒被袁绍击败后,刘备投靠了公孙瓒的...
为什么刘备不跟袁绍一起抗曹操呢?
况且,有了刘备这一“搅屎棍”的存在,曹操根本无法放心去和袁绍搏斗。而且,在这个时候,衣带诏一事东窗事发,这更让曹操寒了心。因此,为了将要打响的官渡之战,曹操再一次开始亲征徐州。这一战,刘备战败,逃到青州投了袁谭,而后入了袁绍那里。而关羽,则是在下邳外的小山坡中被曹军...
官渡之战期间刘备在干嘛?为何不趁曹操袁绍交战抢占地盘?
第三件事就是刘备离开袁绍,投靠刘表。刘备投靠刘表 刘备这个人虽然一生投靠过无数势力,但他始终以独立的势力存在,一是因为刘备巨大的名望,二是因为刘备手下有关羽和张飞两个万人敌,没人能指挥得动他们,三是刘备能敏锐地分析出自己所处的危险境界,比如刘备早就发现了袁绍不堪大用,因此在官渡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