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论文:试论翻译理论的东张与西望—为中国传统译论之辩护[1...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07 10:3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12 08:12
2012年02月13日 10时12分,《2011英语:英语论文:试论翻译理论的东张与西望—为中国传统译论之辩护[1]》由liuxue86.com英语我整理.
论文关键词:西学传统译论辫护
论文摘要:西方翻译理论话语几乎主宰了中国译学研究,中国传统译论处于边缘地带。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翻译理论研究的对比分析,本文指出西方翻译理论的局限与不足,并对中国传统译论进行辫护,提出正确对待中国传统译论的方法。
一、我国翻译学研究现状
纵观我国当代翻译学科研究,其呈现的特点可归纳如下:1.西方翻译理论话语几乎主宰了中国翻译学,中国传统译论处于边缘地带。2.翻译学研究深受结构主义浪潮影响,各流派力图寻找出翻译学的本质,以便建立秩序,形成系统,成为指导和评价翻译实践的金科玉律。3.翻译批评研究未成气候,研究者倾向于把翻译批评与翻译纯理论混同一体。论文论文参考网
深人分析我国翻译学研究的现状,可归纳其成因如下:1.科学主义之影响不可抗拒。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科学渗人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深深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不容否认的是,西方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引领着全世界。从鲁迅那个时代开始,文人们就不断“力求新声于异邦”;此“新声”也包括西方各学科的学术研究理论。科学主义的突出影响尤其以结构主义为代表的语言学转向为最。英文“结构”(structure)一词来自拉丁文‘`struere”的过去分词“structum,意思是“归纳在一起”或“使有序”(朱刚,266)威尔斯“旗帜鲜明地提出了翻译是一门科学的主张”(廖七一,2000:110)。他指出,翻译理论虽然“不具备控制论系统那种稳定性和绝对性”,但应在有限度上做到“现代科学理论按自然科学模式所要求的客观性,并在程序方法上不受价值观念的影响(廖七一,2000;110)。简而言之,把结构主义理论应用到翻译学研究,就是力图总结出翻译学科的本质及其基本形态结构,以便建立一个稳定的、有序的系统来指导和评价翻译实践。2.由于科学主义占主流,而近代西方翻译理论倾向于认为翻译是一门科学,而翻译学则是对翻译学科内部的本质规律的挖掘与重现,因此从西方理论这种由来已久的批评标准出发,中国的传统译论具有浓重的泛美主义色彩,夹着“唯心主义”杂质,所以得出的结论是中国的翻译理论永远比不上西方的伟大。因此,西方翻译理论话语几乎主宰了中国翻译学。“比如动态对等、功能对等、多元翻译系统、操纵、改写、意识形态、文化转向等在中国翻译理论界中已形成一套有效的翻译理论范畴。毫无疑问,这些范畴极大地拓展了译学的研究空间。然而,以中国语言哲学命名的一套语义系统,如文,道,气,名,实,言意论,形神论,意境,风骨等古代汉语词汇构成的范畴却“缺席”当代翻译理论。”(刘军平,2003;254)
二、“西望”.视角下的翻译学走向
如何正确对待西方翻译学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去思考。在“西望”的视角下,有积极吸收者,有积极参照者,也有照搬者,当然值得欣慰的是,也有不少学者能对西方理论浪潮进行理性的批判反思。不能否认,西方翻译学成果的大量引进和吸收促进了我国翻译研究之广度和深度得以突破性发展,但是“不能不看到在种种理论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着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如同‘盲人摸象’,每一种理论流派所认识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片面性,揭示的只是翻译活动的一个方面,难以深刻地反映翻译活动的全貌”(张柏然,许均,2006:5)。许渊冲先生就鲜明指出“中国学派提出文学翻译是艺术,文学翻译理论和音乐原理一样也是艺术,并且和模糊数学结合,提出文学翻译的公式是:1+1>2。西方语言学派认为翻译是科学,研究翻译的理论更是科学,他们提出的对等论可以公式化为1+1=20”香港也有学者鲜明地指出,“到了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人主’中国的翻译研究,把这种单一而万能的标准制定得更加‘科学化’,也更加‘机械化’,于是在这条‘死胡同’里越走越远了。”(张南峰,2004:16)
三、为中国传统译论辩护
中国传统译论以“翻译艺术论”为主线见长。中国传统译论始于“古典文论和传统美学的一股支流,慢慢由合而分,逐渐游离独立,正在形成一门新兴的学科—翻译学”(罗新璋,1984:18)。简而言之,中国传统译论可用一条线来归纳其发展的脉络,即“案本—求信—神似—化境”(罗新璋,1984:19)。刘亦庆先生虽然旗帜鲜明地主张“本位观照,外位参照”,但他对传统译的批评可以说道出了普遍的想法,并得到普遍的附和:“传统翻译美学在立论和论证上都采用了文艺美学的方法,重直感印象,不强调形式论证和结构分析;重经验,不强调对客观的语言规范的研究。传统翻译美学与传统的风格学一样,倾向于使用印象性术语,如‘直质’、‘婉丽’、‘清雅等等,讲求意会,不尚言传,强调所谓‘悟性’。……缺点是缺乏科学的严密性,内涵流变,缺乏明确的科学界说,难以厘定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