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3-07 17:59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7 23:59
“自行车”一词最早引入我国是在1866年,清朝第一个出洋考察团中有一人在游记中使用了“自行车”一词,之后人们在称呼时便延续了这个说法。在西方,早在1791年法国人西夫拉克就制成了木制自行车。这辆只是将马车去掉了两个轮子的自行车十分简单,但只能依靠双脚蹬地前行,十分费力,改变方向时甚至需要直接搬动车子,十分不方便。
溥仪的自行车
1816年,德国人德莱斯在前轮上加了控制方向的车把手,使前行时改变方向成为可能。虽然仍旧需要蹬踩地面前行,但已经可以在速度上赢过一辆马车了。他将它称之为“可爱的小马自行车崽”。1840年,一个英国铁匠弄到了一辆这样的“自行车崽”,他装上了曲柄,还加入了脚蹬,这样在踩上脚蹬之后车子就可以自行运动起来。由于速度过快,他在第一次骑这辆车时甚至被警察以“野蛮骑车”罪名罚款了。不过这辆车子最后却进入了1867年的巴黎博览会,让世人大开眼界。
民国妇女骑自行车旧照
1874年,英国诞生了真正具有现代形式的自行车,19世纪初第一批实用型自行车被生产出来并逐步受到世界欢迎。我国第一辆自行车是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从欧洲运到上海,当时只是一种娱乐性的代步工具,直到光绪年间真正的自行车才在上海出现。光绪二十三年(公元1897年),第一家车行——同昌车行在南京东路成立,到了1915年上海已经有20多家自行车行,随着需求量的增加逐渐形成了自行车销售网络。
上个世纪的“三转一响”
由于自行车是舶来品,老一辈的人习惯性地在其名字前加入了“洋”字,称其为“洋车”。在小轿车尚是奢侈品的时候,自行车是最便利的出行方式之一。而且从建国初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自行车风靡全国,一辆车的就要卖150元左右,相当于城市职工近三个月的工资,折合到现在约需要两万元。而且当年自行车也是凭票供应,昂贵又限量供应,使自行车的意义不再限于交通工具,而是成为身份的象征。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8 00:01
80年代的150块钱,折合到我们如今差不多相当于七八千,因为那时候的钱非常的值钱,当初能买得起自行车的人,无疑不是家里非常的有钱。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7 23:57
折合到现在大概是600~700元。虽然当时的自行车非常便宜,但是如果留到现在的话,有一定的纪念价值。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7 23:58
大概一万五到两万之间。80年代的150元,相当于城市白领三个月的工资,按这样计算的话,相当于现在的一两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