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7:2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18 16:52
产后小便量少,点滴难出,甚至小便闭塞不通,小便停留在膀胱,称为产后尿潴留。产科常用导尿管导尿,不导则闭。导1次则可,经久导之则使尿道感染肿痛,则痛苦难言。
本病属中医的“癃闭”范畴。以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称为“闭”。癃和闭虽有区别,但都是指排尿困难,只有程度上的不同,亦有始则涓流而量少,继则闭而不通者,因此多合称为癃闭。
一、病因病机正常人小便的通畅,有赖于三焦气化的正常,但究其三焦气化之本,则源于肾所藏的精气。肾主水液而司二便,与膀胱相为表里。肾主水液,是指它在调节体内体液平衡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体液的分布与排泄,主要靠肾的气化作用,肾的气化正常,则开阖有度。
在生理情况下,水液通过胃的受纳,脾的转输,肺的肃降,而下达于肾,再通过肾的气化功能,使清者上归于肺而布散周身,浊者下输膀胱,而排出体外,从而维持体液代谢的平衡。若肾的气化功能失常,则关门开阖不利,就可发生产后尿潴留。
此外,肺失肃降,金令不及州都;脾失传输,升降失度;肝失疏泄,气郁不达,瘀浊内停,气化被阻等,均可影响三焦气化,导致产后尿潴留。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脸色、唇甲苍白,少气懒言,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常因外感热邪,湿热滞于三焦,小便淋沥不通,经多种方法才娩出小孩。分娩后排便困难,逐渐点滴不通,小腹胀满,腹部拒按,大便常干燥,小便不通,腹胀腰痛,片刻难出,四肢厥冷。用导尿管导尿,尿色深红,1天导4~5次,保留导管尿道逐渐肿痛。体温升高,听诊心肺正常,呼吸、脉搏变化不大,血压常偏低。血红蛋白低,白细胞数增高,中性粒细胞也增多。小便镜检有红细胞和白细胞。妇科检查可见子宫有压痛,膀胱胀大。
2.诊断根据本病的临床主要表现以产后小便量少,点滴难出,甚至小便闭塞不通,小便停留在膀胱即可诊断。
产后尿潴留需与淋证、关格、水肿、臌胀、转胞等病证进行鉴别。
三、辨证施治
1.膀胱湿热型
【辨证】产后小便点滴不通,或量极少而短赤灼热,小腹胀满,口苦口黏,或口渴不欲饮,或大便不畅。苔根黄腻,舌质红,脉数。
【施治】清热利湿。
【方药】八正散加味:瞿麦、萹蓄、大黄、栀子、木通各10g,车前子、滑石、生地各15g,知母、黄柏各10g,甘草6g。日1剂,水煎,3次分服。
【加减】小腹胀痛者加枳壳、腹皮各10g;口渴不欲饮者加葛根、芦根各10g。
2.肺热壅盛型
【辨证】产后小便涓滴不通,或点滴不爽,咽干,烦渴欲饮,呼吸短促,或有咳嗽。舌苔薄黄,脉数。
【施治】清肺热,利水道。
【方药】清肺饮加味:桑皮、黄芩、木通、栀子各10g,茯苓、麦冬、车前子、瓜蒌、石韦各15g。日1剂,水煎,3次分服。
【加减】咳喘甚者加麻黄6g,杏仁10g。
3.肺郁血瘀型
【辨证】情志抑郁,或多烦善怒,产后小便闭阻,点滴不通,小腹胀痛如刺,片刻难安,面色苍白,口唇深红。舌苔薄黄,脉滑数。
【施治】导瘀清热,以利下焦。
【方药】活血利尿散加味:桃仁、栀子、滑石、萹蓄、瞿麦、车前仁、木通各10g,升麻5g,甘草6g。日1剂,水煎,3次分服。
【加减】肝郁甚者加柴胡6g,郁金10g;小腹胀痛如刺者加枳壳、槟榔、莱菔子各10g。
4.尿路阻塞型
【辨证】产后小便点滴而下,或尿如细线,甚则阻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
【施治】行瘀散结,通利水道。
【方药】抵当丸加味:黄芪20g,丹参15g,当归、牛膝、穿山甲、桃仁、大黄各10g,芒硝6g。
【加减】血瘀甚者加京三棱、莪术各10g;身现紫癜者加生地、丹皮各10g。
5.中气下陷型
【辨证】产后少腹坠腹,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畅,精神疲乏,食欲不振,气短而语声低细。舌质淡,苔薄,脉象细弱。
【施治】升清降浊,化气利水。
【方药】补中益气汤合春降汤加味:黄芪30g,白术、当归、猪苓、柴胡、泽泻各10g,西党参、茯苓各15g,陈皮、升麻、甘草各6g。日1剂,水煎,3次分服。
【加减】气虚大甚者加人参、太子参各10g;兼有口干舌燥者加麦冬20g,花粉10g。
6.肾阳衰惫型
【辨证】产后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出无力。面色咣白,神气怯弱,畏寒,腰膝冷而酸软无力。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而欠弱。
【施治】温阳益气,补肾利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味:熟地、茯苓、淮山、车前子、牛膝各15g,山茱萸、泽泻、丹皮各10g,附子5g,肉桂3g。日1剂,水煎,3次分服。
【加减】身疲无力甚者加黄芪20g,党参10g;小腹胀痛甚者加枳壳、腹皮各10g。
7.肾阴亏耗型
【辨证】产后时欲小便而不得尿,咽干心烦,手足心热。舌质光红,脉细数。
【施治】滋补肾阴。
【方药】六味地黄丸合猪苓汤加味:熟地、山药、茯苓各15g,山茱萸、泽泻、丹皮、猪苓、阿胶(烊化)各10g。日1剂,水煎,3次分服。
【加减】咽干心烦甚者加麦冬、玄参各10g;脸色苍白兼血虚者加当归、白芍、川芎各10g。
四、辅助治疗
1.成药方金匮肾气丸、通闭灵。
2.验方
(1)对产后尿潴留者,先采用诱导排尿法,如热敷、按摩、听流水声等。
(2)柳树(垂柳)叶7片,洗净、擦干后直接嚼食,开水送服或炖服,30分钟后一般可排尿。
3.外治方
(1)鲜葱白100g,捣碎敷脐(适用于实证的肝郁血瘀型)。
(2)姜皮15g,大蒜2瓣,葱白10根,食盐适量,加水少许,共捣烂为糊状。用时敷肚脐上,盖上塑料纸,用胶布固定,再将热水袋放其上面。用药后有热气窜入腹内之感。如有灼痛,可将热水袋去掉。
(3)取大葱或大蒜300~500g,捣烂成泥状,用纱布包裹,敷在脐下耻骨上膀胱充盈处(也就是中极、关元、气海穴位),15~30分钟后取下,嘱患者排尿,在便盆内放300ml左右开水效果更佳。
五、调护
(1)产后注意保暖,避免受寒,下腹部可作热敷,也可按摩膀胱区,以温通气血。
(2)保持心情舒畅,向病人解释清楚,防止思想负担过重而加重病情。
(3)尿潴留严重时,可用导尿管导尿,但要消毒严密。待中药内服外敷生效时,可取出导尿管。
(4)饮食宜清淡而营养丰富,忌食生冷或辛辣、酸涩、油腻、不易消化食物。
(5)注意外阴清洁。*分泌液多或不清时,最好每日用温水洗涤数次,用干净布将*拭净。
(6)病室宜安静,暗淡,避免刺激。护理人员要注意病人的脸色、脉搏和血压变化。
(7)产后尿潴留的患者,可将新生儿另作喂养,以免加重病人负担。
(8)中药内服不要因小便未解而不敢服,必须坚持每日服3次。
(9)久病体虚者,要进行体育锻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0)忌房事,注意衣服的增减,防止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