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逝的中国民间工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7:39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21:48
正在消失的民间手工工艺
很多朋友都看过,黄宏,魏宗万,赵亮等主演的电影《鬼子来了》.里面有一段很有趣的情节,就是鬼子的少佐把魏宗万弹棉花的工具当作了乐器,让魏宗万等人进行演奏,魏宗万等人就唱起了弹棉花的歌:“弹棉花来弹棉花半斤棉弹成8两8........”
这个电影里边的故事情节非常有趣,但是在无意或是在有意中,使关中见到了一个正在消失的民间手工工艺--弹棉花.
弹棉花这门手工的工艺技术,从中国有历史记载以来就应该出现了,大约在商末周初时弹棉花的技术就应该应该基本成熟,并且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弹棉花的工具比较简单,一个木锤一个棉花弓.弹棉花时将弓用一跟绳子吊在空中弓弦的位置正好在被弹的棉花上,弹棉花的人一手握住弓背一手拿木锤敲打弓弦,弓弦在敲击之下,发出“嘭嘭、啪啪、嘭嘭啪啪...”有节奏的声音。棉花弓的弓弦在过去一般都是用牛皮绳子或者牛筋做成的,弹力很好。在弹棉花人的敲打下,弓弦将被弹的旧棉花打的非常蓬松就如同新棉花一样.
后来弹棉花的工具逐渐进步,但是牛皮绳子却很少了。一般的弓背也都使用了有韧性的木头做成,弓弦也由牛筋或者有弹力的绳子变成了钢丝绳,但是钢丝绳的效果始终达不到牛筋的效果.被弹的棉花大部分都是人们用过几年的旧的棉花或者是刚摘下不久晒干的原棉.棉花的里面比较脏,土也比较多,所以弹棉花是个很脏的活,半天下来弹棉花人带的口罩嘴和鼻孔的地方都是黑黑的,头发上眉毛上都挂满被打散的细细的棉花白白的像个圣诞老人一样。一般大人们都不让孩子们在近处围观,孩子们只是远远的看着。
现在做这个手工的人越来越少了,弹棉花的工具也大部分换成了电动的工具。虽然山区里有些地方还有手工弹棉花的,但是人们要弹的棉花却越来越少了。这门手艺可能不会因为不需要而消失,而会因为人们没有需要弹的棉花而慢慢消失。
箍桶:
箍桶是江南一带的手工工艺,尤其是在江浙一带为多。
箍桶的艺人一般是专业性的,他们一年四季大都从事这个行当,所箍的不光是木桶,还有澡盆、马桶等生活器具。但是最多的还是木桶。箍桶这个行当起源于中国的春秋时期。那时后的江浙一带属于吴、越的国土,很多贵族在家里都开始使用木桶,这个行当也就在那个时候开始兴盛起来,以至于一直延续到现代。进入到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楼房逐渐取代了平方,担水吃也已经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事情,箍桶这个古老的行当的路也就越走越窄,很多箍桶世家的手艺也就失传了。但是在一些农村还有箍桶艺人的存在,他们还在从事着这个市场越来越小的行当。
箍桶是门精细的手工,要做好一只桶,需要很多道工序,箍桶匠要精通竹匠、木匠、油漆工的活。箍桶之前首先要选好木材,然后将材料烘干,烘干后的木板要造型,造型是个比较复杂的环节。要将桶的大小计算好,根据大小计算出要用多少的木板,再把木板用刨子将木板刨成长长的梯形,桶地做成后用线锯锯成原形。然后开始箍竖板,箍好的桶最后是油漆,一件箍好的桶虽然是生活用具,但是也是一件工艺高超的艺术品,好桶可以使用很多年。箍桶的工具很有讲究,一般都是箍桶师傅把自己的需要告诉铁匠师傅,由铁匠师傅定做,像一般木匠用的刨子等工具在箍桶匠手里就会不顺手。但是现在连铁匠师傅也很少了,会做箍桶工具的铁匠师傅就更少了。
箍桶这个手艺现在还没有消失,但是它却正在消失,真实不知道它还能够保留多久?
漆器:
前一段时间,曾在*电视台二套鉴宝栏目看到一套保存完好的八件套汉朝时期的漆器,真的使*开眼界。历经2000年的历史,漆器仍然光彩如新,确实不可思议,最后专家给出的市场价格我并没有细听,我只是在注意这件堪称国宝的工艺品。
中国的漆器工艺的成熟期应该是在夏朝时期或者还要早一些,只是由于漆器做为木制品在保存上面的难度,使得更早的漆器已经基本消失贻尽了,但是在原始社会晚期遗址的考古中发现了漆制实物。这就足以说明中国漆器工艺的源远流长。但是做为中国最传统的手工工艺品,我们现在还能看到汉朝时期的作品,无疑是一种享受。漆器在中国的古代,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的物品;『由于漆有耐酸、耐碱、耐热、防腐等特性,因此很早就被人们利用。我国为是世界上用漆最早的国家,《韩非子• 十过》篇述虞舜做食器“流漆墨其上。禹做祭器,墨漆其外而朱画其内。”在中国古代种植漆树相当普遍,战国大哲学家庄子就曾担任过管理漆园的官职。早期漆器一般在简单木、竹胎上髹涂,既可防腐,也可用于装饰。随着漆工艺的发展,逐步出现在各种器物上彩绘、描金、戗金、填漆等,或在器胎上髹漆至一定厚度,再在上面雕刻图案的作法,还有的在漆器上镶嵌金、银、铜、螺钿、玉牙及宝石,以组成华丽的花纹,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唐代的金银平脱,宋代的一色漆器,元代的雕漆,明代的百宝嵌,清代的脱胎漆器等,都是各代有代表性的特色名品。』(青少年宫网摘录,有删改)现在发现的古代漆器一般常见于中国的南方地区,北方由于气候原因比较难于保存,但是在已经发现的北方漆器中最远的年代也可追溯到三国时期。
『漆器的漆是天然漆,又称为大漆,大漆系由漆树中来,关于漆树的记载在《尚书·禹贡》曰:“兖州厥贡漆丝” 。《山海经·西山经》中说:“虢山,其木多漆棕。英靼之山,上多漆木。” 漆树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中部地区,越南、朝鲜、日本、缅甸等国均有漆树,但产量、质量都不如中国。中国的漆树生长于甘肃南部至山东一线的南方地区,这些地区湿润温度和环境,非常适于漆树的成长。漆树是落叶乔木,树高可达20米。北京房山区天坑国家森林公园里,就有一株高约30米的漆树,树叶呈椭圆形、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初夏开黄绿色的花朵,秋季结果成扁球形,外观平滑呈*,生长到八年的漆树就可以割取漆液了,四十年树龄的漆树仍可割漆液。从漆树上割取的天然漆液,叫生漆,亦称大漆和国漆,也称作金漆。而熟漆是指经过日照、搅拌,掺入桐油氧化后的生漆。每年割漆的时间,从四月到八月为宜,三伏天所割的漆质最佳,因为盛夏时水分挥发快,阳光充沛,产出的漆质量最好!每天日出之前是割漆的最好时机,漆农用蚌壳割开漆树皮,露出木质切成斜形刀口,将蚌壳或竹片插在刀口下方,令漆液流入木桶中后,以油纸密封保存。此时的漆液呈灰乳色,与空气接触后变成栗壳色,干后呈褐色。“白赛雪、红似血、黑如铁”就是说天然漆从液体状态到氧化干固后,色泽由浅到深,最后形成坚固的漆膜的过程。说到大漆的颜色,在古代有这样的说法:“凡漆不言色者皆黑”。今天人们形容暗夜能见度差,也常用漆黑一片来形容夜色黑到了极至。 前面说过大漆的原色栗壳色,为什么此时又说漆是黑色的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诗中的朱门仍是王府宅邸、官府大门,朱漆大门在那时不是随便可以漆的,除了皇室显贵,绝大多数人家选择了黑漆大门,既避僭越之嫌,又不涉足权贵。 原来栗壳色的大漆成为黑漆,这得从大漆的成份说起:漆树上割出的漆液成份有:漆酚、树胶质、氮、水分及微量的挥发酸等,其中近80%的成份是漆酚。而且漆酚的含量越多,大漆的质量就越好。大漆含氮物质中的酵素,能促进漆酚的氧化,大漆略带酸味的独特味道,就是这样发出来的。至于让大漆变黑,古人有两种方法:其一,以墨烟加入大漆中,虽然色黑但有渣滓;其二,用铁锈水调入漆中,漆酚与氧化铁显呈色反应,拌匀后,刷在物件上,黝黑如墨。以此法所得黑漆又称乌漆、玄漆。用于传统家具上,揩光称之为黑玉,退光的叫乌木。用黑透明漆髹饰家具后,不打磨的为揩光,而退光则要反复细磨,在传统家具的桌、几、案、榻上以退光工艺为多。具体做法是:将大漆刷上干透后,以老羊皮蘸芝麻油,再沾上砖灰或磁灰反复推擦打磨,而且,手不可留长指甲,砖灰、磁灰中不能有砂粒,以免在家具上划出痕迹。如此打磨出的家具,淳朴古厚,须眉可见,如同镜面;若在黑漆之上描金则庄重而华丽。用大漆油饰家具时与其他人工油漆在干燥的方式上也有所不同。首先,涂完大漆的家具要进荫房,荫房内模拟江南地区梅雨季节的温度、湿度。只有在温和湿润的环境,大漆才容易干。冬季干燥荫房内要生火泼水,夏天炎热在荫房里要挂草帘、洒水,用这些办法保证大漆干燥所需的空气湿度。虽然,大漆属于天然漆,无毒,可是有些人接触到大漆会皮肤过敏,甚至闻到大漆的味道也能起疹子,遇到这种情况,老师傅们就会说是被大漆“咬了”,其实,就是大漆过敏症。 在过去“漆”字又写作“柒”,柒是指柒天,一般来说,大漆过敏的症状期是七天,七天后,大都自然痊愈,无需特别治疗,所以漆的读音是柒,拆开漆字,可见漆字从木、从人、从水,形象地表明漆树、人、漆液的关联。在使用大漆髹饰家具时,勿使其与油、醋、盐混合,它们会影响大漆的凝固力。有意思的是,大漆一旦干固后,异常牢固,有很强的耐酸、耐热、防腐蚀的能力,而且大漆家具越用越亮,常用常新。』(摘自:我们的扬州)
漆器工艺现在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经得到保护,但是现在的漆器工艺已经和传统的手工漆器工艺有了很大的不同,车间化的生产使得传统的手工工艺丢失,传统的漆器手工艺人日渐减少,如何发掘和利用、保护传统的漆器工艺仍然是一个艰难的课题。
剪窗花:
窗花是中国民间传统的春节装饰品。在过去人们家中的窗户大都是窗户纸糊上的,为了表示春节的喜庆气氛,很多人家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一一一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窗花是剪纸的一种,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窗花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除此,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网上摘录,有删改)
但是剪窗花和普通的剪纸又有所不同,剪窗花不光是剪,还要有刻,光用剪刀剪是剪不出图案复杂的窗花的。让我们看一下窗花的全部制作工艺:
1、选纸:窗花用的纸要求很严格,一般是非常薄的有韧性的纯木浆纸。新闻纸、宣纸等皆不可。
2、裁纸:在剪窗花之前,一般要将纸裁成32开的大小,然后对齐,纸要稍稍喷水变得发潮,但是不可见到水,或者使纸变湿。这样纸很容易叠在一起,不会散乱。纸一般都是要一起叠20――30层。
3、将窗花的底样放在纸的上面并且固定,然后开始动剪刀剪出窗花的外部轮廓,窗花的外部轮廓剪好以后再用剪刀将窗花外边沿的细致部分小心翼翼的剪好。
4、窗花的外部剪好后,就要开始用刻刀刻窗花的内部细致部分,例如虎、鸡等动物的形态、皮毛、表情等部分。刻的时候要求20――30层的纸一次刻透,不能补刀,否则上下的图形就会变形。所以这个工艺不是谁都能够完成的,必须经过多次的实践。
5、窗花剪好后要上色,上色很讲究,要根据人物、动物的形态、表情和树木,庄稼等进行上色。上好色的窗花要晾干,但是不能曝晒。干后的窗花要进行最后一道工序――揭层,就是要把粘在一起的窗花用刻刀刃小心的揭开,但是并不是完全揭开成单张,只是揭到一半,在卖窗花的时候就很好揭开了。
卖窗花很特别,是将窗花的样子用大头针别在一块黑布上,在黑布底的衬托下,窗花的颜色显得格外漂亮。所以孩子们在大人办年货的时候最爱跟着大人看窗花。
木刻版年画:
木刻版年画始于明代,清代光绪以前是年画发展的鼎盛时期。
北方以天津西郊的千年古镇杨柳青最为著名,所以又称为 杨柳青年画。杨柳青年画为中国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它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杨柳青年画是木版印绘结合的制品,历经近四百年的历史,它寄托着人民的希望和向往,给人以欢乐和享受。其作品历史遗产极其丰富,璀璨辉煌,蔚成大观,其艺术成就独树一帜,卓尔不群,实为民族文化之瑰宝。 杨柳青年画从画面上看,赏心悦目的绚丽色彩,祥和欢乐的环境气氛,声容笑貌的人物形态,动听幽默的题词,惹人逗趣的故事情节,以及适合人民欣赏习惯的章法结构等,都形成了杨柳青年画的艺术形式中独有的特色。它的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的统一,手法上的装饰性、象征性,构成了一种百观不厌的艺术魅惑力。许多具有高度思想性的艺术作品,至今能引发着人们的情怀。这一切对我们今日民族艺术发展和历史现实的考证上,都具有珍贵的参考研究价值。杨柳青年画的制作方法为“半印半画”,即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杨柳青年画既有版画的刀法韵味,又有绘画的笔触色调,构成与一般绘画和其他年画不同的艺术特色。杨柳青年画的题材多样,内容丰富,尤以反映现实生活,时事风俗、历史故事等题材为特长,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连年有余》、《荷亭消夏》等一些传统佳作,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为中外艺术家、收藏家视为珍品。周汝昌先生曾为杨柳青年画写诗,作过形象生动的描述“杨柳青青似画中,家家绣女竟衣红。丹青百幅千般景,都在新年壁上逢。”杨柳青年画作为民族民间艺术,已走向世界,曾在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泰国、新加坡等国展出。
南方以苏州桃花坞最为有名,桃花坞木刻年画,因曾集中在苏州城内桃花坞一带生产而得名。门画、中堂和屏条是桃花坞木刻年画的几种主要形式。年画内容分布神像、戏文、吉祥喜庆、民间故事、风俗世事等类型。桃花坞木刻年画起源于明朝初期,盛行于清朝雍正、乾隆年间。由于接近民间生活,富于装饰性,又价廉物美,因此桃花坞木刻年画不仅广泛流传于江南一带和全国许多地方,而且远渡重洋流传到日本、英国和西德,特别是对日本的"浮世绘"有相当影响。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过程,清代乾、嘉时期的年画,画面远近分明,层次清晰,丰富,生动细致地描绘乾嘉盛世"城市风情世相。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的*、经济、文化侵略的加剧,桃花坞木刻年画逐渐衰落。这一时期的作品,在保持木版套印特色的同时,画幅以实用为主,印刷材料从简,成本低,价格便宜,利于普及。从而形成构图丰满、色彩鲜艳、印刷粗犷、装饰性强的艺术风格。现在苏州成立了桃花坞木刻年画社和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研究所。
河南朱仙镇、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四川锦竹的木刻年画,并称为我国五大民间木刻年画。
(以上为摘录有关网上的文件,有删改)
木刻版年画虽然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但是它现在只能做为一种艺术形式存在于博物馆中了,已经失去了当初为民间所用的本来意义。况且现在民间木刻版年画艺人已经很难再找到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6 23:06
当一些人危言耸听地说着抢救那些个似是而非的“国宝”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另外一些国宝濒临灭绝?也许这些国粹在一些人眼里显得粗糙、浅俗,但它们毕竟是几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之根、之源。
精美瓷器上描绘的水墨山水、传说图腾,剪纸、年画里千姿百态的民间人物和故事,千百年来,无可尽数地凝聚着民间文化精华的艺术品一直在被收藏者们世代相传的保护和传播着。他们一直在以民间的方式抢救着濒危的文化。
但抢救民间艺术品及其工艺的速度跟不上民间灭绝的速度。湖南省江永县及附近地区流传的 “女书”(世界上惟一的女性文字)的濒危正在以分秒计,它惟一在世的传人——江永县铜山岭农场97岁的杨焕宜老人,已卧病在床。在中国美术馆的民间美术陈列室里,民间剪纸艺术大师库淑兰的剪纸作品达到了这一民间艺术形式的顶峰,但同时也即将成为惟一的珍品,因为库淑兰以及与其同时代的剪纸艺人都已80多岁,她们的技艺大多后继无人。
精粹民艺 惨淡现状
主持人:前些天有媒体报道:“上海首家私人艺博馆——尔冬强民间艺术博物馆,刚刚举办了告别展览。展览之后,这家位于青浦区徐泾镇民主村的私人博物馆将暂时关闭。最近,民主村一带填河筑路,发展房地产产业,周围农民都已签下合同,即将动迁。尔冬强民间艺术博物馆却一时难觅新居,2万件民间文物最后的栖身之地尚无着落。”不知别处的民间艺术是否也惨落到如此境地。
朱安华:惨无栖身之所的又何止这一家,流传于今的“女书”何其珍贵,至今还在经历着大量流失的命运。云南丽江古城的纳西古乐被称为活的音乐化石,因为从那里可以听到早已失传的中原辞曲音韵,那么已成*的纳西古乐,当这些年逾古稀的演奏者百年之后,现在的人们还会从哪里听到祖先留下的声音。
严 巍:流传于川西坝子的糖画儿、山西的民俗面塑、陕西的捏面人儿,如今在麦当劳、肯德基、芭比娃娃面前,在年轻人眼里,显得那样的土气、不合时宜。但这些偏偏是外国人喜爱的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
“女书”濒危的命运被广泛关注,缘于外国学者的关注和媒体的报道。还有很多民间艺术身处绝境,或被幸运的报道出来,或无声无息的自绝于世,难道我们的民间文化只能借助于这样的方式而得以传承吗?
胡临江:关注的和还没有被关注的,决定能否活下来的关键是民间文化存在的土壤。土壤是可以被外界改变,外来的生物可以改变土壤的性质,但这是侵入,是非正常的。
山西的“堆锦”曾经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银奖。但如今,我们国内能够制作堆锦的艺人已经寥寥无几。由民间艺人将色彩斑斓、五光十色的丝织品和布料自由设计成各种图案,每一幅堆锦都是有着浮雕艺术效果的“立体国画”。难道是我们不需要“堆锦”吗?难道它比不上生产线上下来的织物和布料吗?都不是,是人们对民间文化的漠视和理解的肤浅,导致对外来文化的顶礼膜拜,这是国民文化素养的倒退。
主持人:一件传统的根雕在国内卖到1万元,拿到德国就能卖到2—3万马克,几乎是国内售价的10倍。我们曾经弃之如敝履的剪纸、女书,首先是外国的学者发现并由此而引起国内媒体及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的文化却是别人视如珍宝,自己视如草芥。
胡临江:好多人往往是看到这东西值钱了,才反过来重视这些民间绝活儿,不是去考究其中蕴含的民风民俗这些文化的东西。而是怎么能粗制滥造后拿出来卖钱。这是在将民俗文化“庸俗化”。
朱安华:你说的现象太普遍了,在各旅游景点太多粗制滥造的民俗品。而真正的民间艺术品是有着积淀深厚的民俗文化在里面的。
山西高平的花托,只是一种从凹形花托木印模里印出来后经烤熟制成的花饼,按当地乡俗,婴儿满月、生日时,长辈为表示对孩子的一颗爱心,一片祝福,大人们总是竭尽全力制作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的花托。而这样淳朴的民风现已荡然无存了。
扑灰年画是高密北乡公婆庙村的民间绝活儿,在文人画和庙宇壁画的基础上形成一种扑灰起稿,继以手绘,半印半画的年画,以色代墨,线条豪放流畅,写意味浓,格调明快,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被许多人收藏。但这门手艺至今只在一些老人手里,年轻*多外出打工,掌握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
三门峡湖滨区向阳村的 “百佛顶灯”的习俗,由100名“和尚”身披袈裟、头顶碗灯、手摇芭蕉扇、走着梅花步表演的民间绝技,每当元宵节时拿出来表演,于是开始有当地人喜欢收藏起各式的花灯。但这样的文化年轻人已经很陌生了。
严 巍:失去民间文化的内涵,即使是你能捏出来同样的面人、泥塑都不过仅是一件工艺品。早在200多年前就有民谣:“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至今,山西已形成了150余种泥塑。还有中国西部凤翔的泥塑从周朝开始流传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些都是因为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有民间文化存活的肥沃土壤,才有各具特色的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品。
胡临江:凤翔的泥塑,在克林顿夫妇访问西安时被作为象征友谊的礼物。什么能够代表中国,这些传统的东西才能够代表,不是有句话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吗。
民俗不是庸俗
主持人:有人说历史是一面镜子,看到的一切是让人引以为鉴的。西方国家开始从这面镜子里照出了工业文明横扫千军的对传统文化的*,也传出了机声隆隆中辗轧传统民间文化的声音。他们对于一些民间文化、民间艺术品因此而消失也在反思。
朱安华:民俗文化就是镜子里惟一重要的影像,中华民族的根脉只有一条。 在民俗文化和精英文化之间,其实没有选择。中国官本位的传统使人们长久以来更重视宫廷文化、精英文化。而对民俗文化则视如庶民文化、庸俗文化。
严 巍:“简练不是简陋;粗犷不是粗糙。民间文化是应该放在大雅之堂的,应该是博物馆里的珍品。”作家冯骥才说这话时觉得特别精辟。
胡临江:所谓的精英是从哪里来的?是从民间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故宫里的宝贝大多是从宫廷里流出来的,可这些珍贵的艺术品是谁做出来的?是宫廷艺人们。宫廷艺人是从哪里来的?是从民间艺人中精选出来的。是谁给了民间艺人们无数的创作灵感?是民间文化。
严 巍:故宫花费千万买得说不清是晋书还是隋墨的几个大字,如果第一个写出象形文字的老祖宗有知,如果每一位将汉字逐渐演化的先人有知,如果养育了精英文化的民间文化有知,会不会站出来讨一点杯水车薪呢?
主持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一位*在去杨柳青时,看到还有3个人从事木版年画创作,相隔一年后,那里只有一个人了。有人说,现在对于民间文化的抢救应该以时算、以分算。也有人说,对于民间文化的保护不要杞人忧天,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现代人喜欢外来的文化,喜欢高科技的产品,再怎么保护,一件失去群众基础的东西注定要自然消亡,像人的寿终正寝,是自然的规律。
朱安华:这简直是一种没有文化的表现。有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现在大凡发达的地区,或者是凡是有公路的地方,传统的建筑所剩无几,古老的民风民俗也所剩不多。现在,反过来有人开始反思,这幢古宅拆得可惜,那一种民间绝活儿已经失传。看来,有人还在犯类似的错误。
严 巍:这样的例子在我的采访中经常会遇到。城市化的进程似乎成了民间文化加速死亡的推动力,在广州,传统的婚俗、每年春桃乞巧的仪式都渐渐成了旅游景点粗制滥造的表演,广州年轻人的婚礼走进了教堂,女儿出嫁时由媒人唱的哭嫁歌由上千首流失到现在的三二句。在采访中,有收藏者李先生拿出他收藏的老照片,还依稀看出当年婚礼热闹的场面。
胡临江:木雕的图案是民族文化的象征,老照片里的民俗也是民间文化的缩影,各种风格的年画表现的是一种民族情结。可有些人就因为它流传于民间,就认为这是庸俗的文化,庸俗的文化能代表一个民族吗?
严 巍:被称为民间美术创作大师的库淑兰,外国人称她的作品堪与毕加索相媲美,她的作品被香港、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收藏。可偏偏有人对自己本民族的艺术表现出不屑甚至是傲慢,而对毕加索的作品一知半解却趋之若鹜。
民艺文化 捉襟见肘
主持人:自从2000年启动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以来,现在,山西详查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家底,湖北宜昌开始拟建三峡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基地等等,各地都在开展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作。但同时也从施救的各方传出声音:目前最缺少的就是资金和时间。
朱安华:缺少时间可以理解,因为有些民间文化的传人只剩寥寥几人且都是老者,抢救工作也是在与时间竞赛。但缺少资金我就想不通了。有些地方建起高楼大厦后传出决策失误使之沦为烂尾楼,几百万、几千万就这样转眼间化为泡影,而保护自己祖宗留下来的文化时,却哭起穷来。有些国家文物保护单位,能够为古代某个名人痛下狠心大方的拿出两千多万将其洋洋洒洒十几字收入囊中,还颇有一定要把我们民族的珍宝留在国内的悲壮。很显然,他们的眼里只有精英和他们的文化,也许他们也盼望着自己正是其中的一分子。
严 巍:我在民间做了大量采访工作,有一个现象:抢救民间民俗文化的工作千百年来一直在做,不是什么*,也不是什么组织,更没有什么媒体在呼吁。同一些民间文化在缄默中消亡一样,一些民间文化固化在收藏品里,一直在民间收藏者手中默默的代代传承。比如,剪纸,就是流传于民间的手艺活儿。一直以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为单位流传至今。
胡临江:黄河流域有民俗剪纸,长白山满族有民俗剪纸,黔东南苗族也有民俗剪纸。人们欣赏剪纸作品的同时,自然想到某个地区发展的历史,为什么这个地区会有这样的特色,而另一种风格为什么就会在其他地区的作品里形成呢?中华民族的文化就是这样以民间的方式传下来的。那些所谓的精英们都在做些什么呢?
他们在指点江山或是舞文弄墨吧。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三百六十行的浓缩并升华即构成了文人墨客作品里的世间百态、千态。作家不去民间采风、画家不去民间写生,他们的灵感从哪来,他们创作的素材从哪来。
主持人:近日从湖南传出消息:湖南的滩头年画仅剩下的最后一家也关门歇业,滩头年画,再也画不出年画的精彩。有名的湘绣也面临着湘绣大师们先后离世,此技艺后继乏人,许多珍贵湘绣精品流失,粗制滥造的次品充斥市场,湘绣再难绣出昔日的辉煌。这些民间艺术真的难再生辉吗?是自然死亡还是外来的文化或是我们自己在扼杀它?
朱安华:滩头年画产于隆回县滩头镇,年画图案造型单纯,大胆夸张色彩强烈鲜亮。其粉纸印刷术为滩头年画所特有,也是我国四大传统年画之一。 其内容取材于民间故事,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鼎盛时期滩头年画年销量曾达到700多万张。这样的艺术是永恒的,你能说人们不喜欢它,它没有群众基础吗?
严 巍:听说湖南的被称为“戏剧始祖”的目连戏,现在,只有永州祁东惟一的一个目连戏班底,整本目连戏已流失。尽管在1984年和1989年录制了演出录像,但时至今日,许多录像带掉磁掉粉,保存工作困难重重。
胡临江:像这样代表一个地方、一个民族文化的东西怎么就比不得钢筋水泥的高楼、毫无用处的形象工程、名人字画、御用器物来得重要呢?
朱安华:在上海,民间手工艺绝活儿开始有了越来越高的价值。在青浦朱家角的老街上,沿袭百年、原汁原味的手工作坊吸引着不少游客。据说曾有某家“洗脚房”要寻传统的杉木洗脚桶,好不容易找到这里,先后订了近百套。有的老外还会挑上只马桶带回去收藏。
在这条街上,还保留着竹器店、铁铺等等保持着原汁原味的传统手工艺,这是让人怦然心动的传统文化。尽管各地保护和抢救工作的效果不同,但也说明民间文化是有他自身的价值,并被广泛认可的。对于民间文化的保护还是往好处想吧,还是应该相信最爱它的是我们中国人。
严 巍:昆曲已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剪纸正在申报当中,还有更多的民间艺术形式正在准备申遗,目的也是抢救这些民间工艺。有人说:与一些真假难辨的所谓“国宝”相比,把国家有限的专项资金用在这上面,意义不知大出多少倍。
主持人:现在各地也在逐渐重视民间文化的挖掘、保护以及开发利用。有报道说蔚县是我国惟一的以阴刻为主的点彩剪纸的故乡,他们的剪纸远销日本、美国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全县有2万多人靠剪纸步入小康。当地组建了剪纸出口总公司,实现设计、生产、营销一条龙,使剪纸生产走向规模化、产业化。这对于民间文化的保护究竟是福是祸,已经有很多人对此持或肯定或否定的看法。究竟怎样才能有效地抢救民间艺术品?民间文化如何才能更好地传承下去?本报对此话题还将继续谈下去。也欢迎各界朋友积极参与这个话题的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