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07: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17 03:54
研究兴趣与研究领域:目前主要从事智能压电传感与驱动器技术、非均匀介质在多物理场作用下的耦合规律和失效问题及现代结构损伤监测新技术研究。
教育背景
2010年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
2004.03-2004.09 荷兰Twente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
1997.04-2000.12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专业 博士
1985.09-1989.06 江苏工学院(现江苏大学)固体力学专业 硕士
1978.12-1980.12 镇江农机学院(现江苏大学)机械制造系 大学
教授课程:
博士生课程:压电测量学
多物理场耦合理论
智能材料与结构
硕士生课程:智能材料与结构
固体实验力学
本科生课程:智能材料与结构中的力学行为
研究成果:
代表性论文:
[1] Yong Dai, Bai Qiang Xu, Ying Luo, Hong Li, Gui Dong Xu. Finite element modeling of the interaction of laser-generated ultrasound with a surface-breaking notch in an elastic plate. Optics & Laser Technology. 2010, 42(2): 693-697.
[2] Ying Luo, Hong Li, BaiQiang Xu, Gui Dong Xu. SFEM modeling of ultrasonic guided waves propagation in layered viscoelastic film/substrate material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2010. (108): 123505-123511.
[3] 顾建祖,郝文峰,骆英,汤灿. 固有模态函数振动传递率损伤识别实验研究. 实验力学. 2010. 25(4):386-392
[4] Luo Ying, Shen Yi. Numerical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 model for 2-dementional micro-actuator in MEMS-based data storage, World Journal of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2007, 3(4):315-320
[5] 骆英,刘红光, 赵国旗, 顾建祖.表面弹性波OPCM传感器标定.光学精密工程. 2008, 16(12): 2334-2340
[6] 骆英,王自平,顾建祖. 叠加偏移成像技术在混凝土损伤识别中的应用.无损检测,2008, 30(12):881-884.
[7] 骆英, 李忠芳. 混凝土结构缺陷检测中的叠前偏移理论及应用. 工程力学, 2009,26(2):182-187
[8] Jianzu Gu, Wenfeng Hao, Ying Luo. Investigation of damage identification for glass curtain wall based on Hilbert-Huang transform and transmissibility function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lling,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ol,2011,13(5)
[9] 沈毅,骆英.OPCM动态传感性能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研究.传感技术学报.Vol.17.3(2004.9):399-402
[10] 赵国旗,骆英等.基于压电正交异性分布式AE技术的初步研究,振动、测试与诊断,2003,23(4):268-270
[11] Hua S-Q, Luo Y, Zhao G-Q. High precision automatic measurement method of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 Guangdianzi Jiguang/Journal of Optoelectronics Laser,2007;18(7):820-823. Accession number
[12] Hua, Shi-Qun; Luo, Ying.High precision measurement of alignment error based on theory of interference ,Zhongguo Jiguang/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2006;33(1):76-80. Accession number
[13] Hua, Shi-Qun; Luo, Ying; Zhao, Guo-Qi.Method of measuring small rotating angle based on slit diffraction,Guangdianzi Jiguang/Journal of Optoelectronics Laser,2006,17(8):978-981. Accession
[14] Liu Q-H, Luo Y, Zhu B-Y, Zhu J-G. Novel SHM technique based on OPCM AE sensors. Jiangsu Daxue Xuebao (Ziran Kexue Ban) / Journal of Jiangsu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6; 27(2):172-175
[15] Fan X-H, Luo Y, Wu Y-X.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beams subjected to dead load. Jiangsu Daxue Xuebao (Ziran Kexue Ban) / Journal of Jiangsu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6;27(1):75-78
[16] Gu Jian-Zu,Wang Xin-Wei, Luo Y. Application of OPCM sensors in structure health diagnosis . Journal of Vibration Engineering, 2007; 20(3):381-387
[17] Zhu J-G, Luo 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piezo-actuator. Yadian Yu Shengguang/Piezoelectrics and Acoustooptics 2006; 28(1):27-29+32
[18] Zhao G-Q, Shen Y, Luo Y. The sense investigation on orthotropic piezoelectric composite materials based on FEM. Journal of Test and Measurement Technology 2005; 19(1):98-102
[19] Shen Y, Luo Y, Zhu J-G.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n the OPCM sensors using FEM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Chinese Journal of Sensors and Actuators 2004
[20] Shen Yi,Luo Ying. Research on sensing characteristic of piezoelectric transcer based on AE numerical simulation. Instrument Techniques and Sensor,2005;9:47-8
[21] Wang Yu-Gang, Luo Ying, Liu Zu-Ting .Study on waveform acoustic emission technique for monitoring breakage in concrete materials. Chinese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2005,24(5):803-807
[22] Gong Renrong,Cheng Zhiqin,Gu Jianzu,Luo Ying,Experimental study on modal acoustic emission for defect locating in structural materials,2006;25(3):176-179+192
Luo Ying, Tao Baoqi. The OPCM Strain Gauges for Strain & Stress Measurement of the Orthotropic Material Structures [J]. Acta Mechanical Solida sinica. 2000, 13(4):337-345.
专著:
柳祖亭、顾利平、骆英、顾建祖.桩基振动分析与质量监测.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专利:
l 骆英、朱建国,S型压电微位移放大机构,发明专利,专利号:ZL03132072.4.
l 骆英、张礼华. 微型宽频带正交异性—声发射传感器, 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号:
l 骆英、刘军、张礼华、刘琼华等,微型宽频带正交异性声发射传感器,发明专利,公开号:CN101590468.
l 刘军、孟献丰、陈彩凤、邱艳芹、骆英. 一种PZT压电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专利. 公开号:CN101358388.
l 鲍丙豪,骆英. 一种栅结构磁电式磁场传感器及制作方法. 发明专利. 公开号: CN101545957
l 骆英,李传崴,鲍丙豪,朱步银. 一种基于压电串接结构的磁电层合材料. 公开号
在研项目:
l 《压电纤维复合材料有序生长制备技术及智能驱动/传感器件》国家(863)计划 2009.1—2011.12(110万)骆英(1)
l 《机械结构损伤检测中超声相控阵可控强度驱动和正交异性传感技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5114)2009.1-2011.12(38万)骆英(1)
已结题项目:
l 《结构损伤检测中的应力波叠加偏移成像理论》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10672068)2007.1-2009.12(31万)骆英(1)
l 《微型涡轮发动机技术研究--子项目》国防科工委基础科研项目
(A2520060236)2006.1-2010.12 (50万/700万)骆英(1)
l 《基于应力波理论的ASHM技术的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20060299001)2007.1-2009.12(6万)骆英(1)
l 《基于高性能压电纤维的正交异性传感/驱动技术》江苏省高技术研究
(BG2006026)2006.4—2008.12(100万)骆英(1)
l 灵巧结构的损伤及失效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072026)2001.1—2003.12(4万/21万)骆英(2)
l 用于结构AE检测的连续分布式OPCM传感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0375069)2004.1—2006.12(21万)骆英(1)
l 工程结构参数传感测试机理研究江苏省科技厅
(BK2001213)2002.1—2005.8(40万)骆英(1)
l 基于连续分布式传感技术新型声表面波AE传感器机理研究江苏省“青蓝工程”2004.1-2006.12(5万)骆英(1)
l AE技术在土木工程结构及重大灾害预警系统中的研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005.1-2007.12(5万)骆英(1)
所获荣誉:
1、1986年科研项目“电磁涡流比拟”获机械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参加及完成者);
2、1995年“低吨位静荷载试验地锚杆反力装置的研究 ” ,编号( 95)苏科鉴字637号,获1999年度江苏理工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主持);
3、2004年陈宜周、王钟羡、骆英、林筱云《多裂纹问题积分方程方法》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4、2004年陈宜周、王钟羡、骆英、林筱云《弹性体裂纹问题的积分方程方法研究》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5、2005年《含压电和SMA灵巧结构损伤及失效问题研究》国防科鉴字[2004]第178号,2005年获国防科工委三等奖(2005gfj3372);
6、2005年《工程结构参数传感测试机理研究》通过验收,具权威机构鉴定(苏科鉴字[2005]第465号)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06年苏科基〔2006〕1号通知,该项目在2005年度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结题项目评议等级中荣获优秀等级;
学术与社会兼职:
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江苏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院长; 江苏省重点学科—固体力学博士点首席学科带头人; 省“青蓝工程”优秀学术带头人; 机械工业“机械结构损伤检测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力学实验示范中心主任; 江苏大学校级创新团队带头人; 江苏大学土木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 兼任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镇江市力学学会理事长; 江苏省质量协会认证委员会常务委员; 江苏省建设厅桩基检测单位资质审查委员会委员; 镇江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协会理事会理事。
重要学术活动:
1.2009年11月王自平博士生参加ICEM2009国际实验力学会议并作报告(新加坡)
2. 2012年8月参加第23届理论和应用力学国际大会(ICTAM2012)并作分组报告(北京)
3.2012年11月参加第二届国际实验力学研讨会、第十一届亚洲实验力学研讨会、美国实验力学学会2012年秋季研讨会、第七届国际实验力学高端科学及技术研讨会暨联合国际研讨会(ISEM-ACEM-SEM-7th ISEM12)(中国台北) 4. 2011年11月参加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aser Application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并作报告(南京) 5. 2011年11月参加第四届“二十一世纪的实验力学学科发展-海峡两岸实验力学研究会”并作报告(中国台北) 6. 2011年11月参加香港-*纳米力学研究会并作大会报告(中国香港) 7. 2011年8月参加World Conference on Acoustic Emission-2011并作报告(北京) 8. 2010年王自平博士生赴马来西亚参加2010实验力学国际会议并作分组报告(马来西亚吉隆坡) 9. 2013年8月赴西安参加2013中国力学大会并作大会特邀报告(西安) 10. 2010年7月-9月赴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 11. 2010年5月举办中美先进传感器及生物敏感技术workshop(江苏镇江,任大会*)
2. 2009年9月骆英教授参加ESMC2009欧洲固体力学会议并作报告(葡萄牙里斯本)
3. 2008年11月骆英教授参加ICEM2008实验力学国际会议并作报告(南京)
4. 2008年8月骆英教授应邀赴澳大利亚参加ICTAM2008力学大会并作报告
5. 2007年11月骆英教授参加结构健康监测进展国际会议并作大会报告(南京)
6. 2007年10月骆英教授应邀赴加拿大参加ICAST2007并作报告
7. 2007年9月骆英教授参加IWSHM2007结构健康监测国际大会(美国)
8. 2007年9月顾建祖副教授、赵国旗副教授赴日本参加ICATEM’07实验力学先进技术国际会议并作报告
9. 2007年5月骆英教授参加SMSST’07世界智能材料与智能结构技术论坛并作报告(南京、重庆)
10. 2006年9月骆英教授赴韩国参加INABIO’07国际会议并作大会报告
11.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学部主任Shih-Chi Liu来我校学术交流
12. 美国南卡州立大学赵玉津教授我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13. 2004年骆英教授赴美国加州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在荷兰Twente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