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08:2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16:50
出现省会房价被县城房价反超的这类现象,有城市产业结构,教育人口的宏观因素,也有 整 体 市场的供应和需求的博弈,以及营销中渠道的加码催化。
一、省会降价的原因
盛名在外的“煤老板”多是福建人,在省会做“地皮”生意的房企,七八成南方房企,不是说如此便不好,先富起来的山西人很多做了幕后的“资本家”,有晋商精神的“企业家”就变少了,省会的房价如今也就如一棵海草,随风飘摇!
二、省会太原的房价降价的根源是产业不兴。
山西荷兰病的起源就是从山西产业结构演变来看,煤炭工业增加值占山西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占比一度超过了30%!其次是在山西从事采矿业的人数高峰时近二百万人,占山西人口的10%,差不多也就是与三分之一的家庭相关。
经济资源,劳动力资源纷纷倾斜,其他产业则依赖其他省份,如矿山机械依托河南和山东供应。比如海棠洗衣机、春笋电视机这类山西本土的品牌往往难以发展起来,其投资回报率并不高,大量的投资都涌入到了煤炭工业上,即便如今山西的品牌也屈指可数,即便是汾酒和醋系列,也有茅台和恒顺醋业各压一头,国酒醋都纷争不断。
罹患“荷兰病”的山西,先开启了富裕模式,山西曾一度是全国“优等生”,但是这样的发展也是有代价的,首先是产业结构单一,产业转型难度大。其次是生态环境的代价,今年10月山西就遭遇了强降雨的考验。第三就是人口结构的影响,人才流失,老龄化严重,典型的说就是产业决定了就业环境,比缺乏高等院校更可怕的是,是给人才的就业机会太少,人才自然也就流失了。
三、供过内卷篇
并非是房价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很多项目最初的定价体系在环线上的项目都是进入到万元时代的,但是伴随着时间推移,开发量的加剧,市场的需求有限,同区域的房企之间是塑料姐妹情,抽刀相啖,环线上的项目价格开始阵地失守,往往是片区连带降价,项目很难独善其身。不少项目调整幅度在30%!
这种价格的内卷,在省会太原已从晋阳湖,蔓延到了三给,煤气化,这几天也波及到了全省瞩目的综改示范区,接连的环线外的板块价格沦陷,让不少人调侃说,太原啊,徒有省会的名气,根本没有省会的房价,我家县城的房价都你们贵!
于是太原的某些项目有了短暂的狂欢,带来更多的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伤害,屡屡降价造成了前期业主的不理解,也造成了市场严重的观望情绪。留下一地鸡毛待清扫,营销人员也是变动极快,在这种急功近利的操作下,吃相自然很难看。
四、渠道绑架篇
曾几何时,在太原购买新房是需要找关系,买指标的,现如今是车接车送,买房返佣!在这其背后的原因是太原有大半的成交是渠道成交!渠道市场占有率在全国也是极为靠前的,高峰的项目可以达到80%以上,其佣金费率也在增长。
首先,个人是承认渠道的价值的,但是一旦超过一个临界点后,营销对渠道依赖不断加重,佣金不断水涨船高,不由的感觉脊背发凉,为地产营销人的明天堪忧!
地产渠道商不生产房子,只是房地产的搬运工,运量越大,获益越高,故而其追求是搬运量,而影响搬运量的两个因素,一是房价足够低,一是佣金足够高,你想要他的爱,他却想要你的命,在逐步PUA沦陷下,会发觉很多降幅较大的项目大都是经历的渠道的“荼毒”,有了对蜜月期的渴望,总是在成本的边缘不断试探。
在看山西的地市和县城,则基本没有这个问题,除了大同,运城有部分渠道的份额,大部分县级市基本不需要用渠道,其市场格局仍是抢购的格局居多。但是岁月推演,山西的地级市,县级市也将会有省会如今的情形。
山西房价的趋势:
面对这样异常的现象,未来是否能恢复正常?山西的县城的房价比省会房价更有潜力?省会的房价是否仍会继续下跌?到底选择在省会还是县城购买呢?
省会太原当下的房价较为混乱,但是长期看,山西县城房价的风险会更大,省会房价波动风险虽然存在,但价格风险仍是最低的。毕竟山西县城有96个(85个县,11个县级市),而省会只有1个,太原在人口,GDP在省内的地位是无法撼动的!
如果放眼全国性城市而言,省会太原不一定是最优的选择,对比不足1.1W的长沙、及1.3W左右的昆明、郑州,这些城市更具有吸引力。未来的城市发展,除了超大城市在适度控制人口增长。
特大城市是具备千万级人口承载力的,对年轻人才有更强的吸附能力,而四五线城市和县城在城镇化进程红利后,人才会不断流出,会出现更多“鹤岗”这类的城市,毕竟朔州的房价已经摆在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