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4-19 16:49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06:52
因为诸葛亮心里明白,蜀汉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如果让*执掌政权,刘禅还能维持一段日子,如果让姜维的鹰派掌权,一定会穷兵黩武的将基业断送。事实确实如此,*人修生养息了一段日子。一到姜维手里他就总是出兵打仗最后政权覆灭。
其实更多重要的原因是,武将掌权容易骄纵跋扈不听指挥,后来姜维掌权后,连年伐魏,蜀国人员沸腾
姜维掌权后已经不怎么听指挥了。所以当初诸葛亮没有选姜维作为*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06:53
姜维自从归顺蜀汉以来,不仅是智谋还是武力都让人称道,所以一直被孔明所重用。平素常以师生相称,这样的举动不管从内还是外人来看,能够接替诸葛亮位置的非他莫属了。可就在诸葛亮病逝的时候,诸葛亮临终遗言却没有让姜维掌权,而是交给了杨仪,其中有何缘由呢?
姜维无论文韬还是武略,放眼整个蜀汉,都是非常杰出的,综合实力恐怕少有人能超过他。这也就是为何,刚被诸葛亮收服,就极为深受重用的缘故。但这正是问题所在,由于姜维加入蜀国不久,没有任何势力,而朝中诸多老臣为官多年,资历声望远非姜维所能及,他们掌权支持拥护者甚多。若诸葛亮临终将蜀国大事交于姜维,势必引起内乱,恐怕无几人服。
诸葛亮善权衡之术,他担心一个臣子掌权过大,会造成擅权的局面。姜维本身是位统帅大军的杰出武将,若再掌蜀国大权,将会存在很大隐患。而用一个朝中资历、声望皆颇高的文臣,则可以相互削弱,起到制衡的作用。可蜀国的杰出的文臣众多,诸葛亮为何偏偏选了杨仪呢?
杨仪之所以能够担当军师之职,主要是他和诸葛亮在同一派系。且后来一直跟随诸葛亮北伐,帮助诸葛亮定战略、筹粮饷,乃是诸葛亮的心腹大臣。诸葛亮留他*实在是不二人选,但却因后来自视甚高,常对他人出言不逊,以致作茧自缚被贬为庶民,辜负了诸葛亮临终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