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康熙夸为国之柱石的刘兆麒,结局如何?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4-20 02:3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20 05:11
大家好,说起刘兆麒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清朝初年,远在北方的沙俄开始逐渐向黑龙江流域扩张,先后在中国境内建立雅克萨和尼布楚两座城池,然后以此为据点,继续向索伦、忽尔喀等部落入侵。当时清朝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南方,对沙俄一再妥协。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沙俄不仅加速侵略清朝,而且怂恿西北的噶尔丹反叛。康熙忍无可忍,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发起对沙俄的反击,最终取得大胜,这场战争的清军指挥官,是汉军镶白旗大将,名叫刘兆麒,是一位传奇人物。
需要说明的是,刘兆麒是在开战前的一个月刚刚被康熙调到黑龙江的,他接到康熙反击沙俄的命令后,火速组织盛京、瑷珲两地的15000多水陆大军进行战术部署,在刘兆麒的精密安排下,清朝大军直捣雅克萨,沙俄猝不及防,大败而逃。
此战过后,沙俄认为清军赢在出其不意,于是,纠集3万多兵力夺回了雅克萨。没想到,刘兆麒采用战术放弃,先弃城,然后又趁沙俄放松警惕,带兵从黑龙江两岸再次夺取城池。如此反复,沙俄先后被刘兆麒打败3次,深受打击,从而停止了向南扩张。最终促使了两国签订《尼布楚条约》。
刘兆麒制止了沙皇扩张的野心,同时也奠定了我国东北的疆域,为中华民族立下赫赫战功,康熙帝大喜过望,夸刘兆麒乃“国之柱石”。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刘兆麒率领清军对抗沙俄,是中华民族抗击外族侵略的一次伟大胜利,刘兆麒也称得上是民族英雄。然而,大多数人不知道,刘兆麒有一个非常离奇的身世:他在14岁的时候,是被皇太极抢来的。
刘兆麒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明朝嘉靖年间,刘家从沛县迁到北京丰台,从此在丰台扎根。刘兆麒出生时,明朝已经是强弩之末,阉党和东林党争斗不休。皇太极在沈阳建立清朝后,采纳范文程等谋士的建议,开始积极向中原网罗人才,每次都会从掠夺而来的百姓中挑选可用之人。公元1642年(崇祯十五年),皇太极派兵深入河北、山东等地大肆掠夺,并沿途抢掠百姓出关。刘兆麒便在这次军事行动中被抓到关外,当时他只有14岁。
皇太极慧眼识人,他见到只有束发之年的刘兆麒,非常惊奇,史载“太宗见而异之,令入官学读书”。皇太极觉得刘兆麒是个好苗子,便安排他到满人的官学里学习,并且将他编入汉军镶白旗。两年后,清军入关,刘兆麒已经成为一名少年将领。
顺治六年,年仅12岁的顺治帝通过考试的形式在旗人中选拔侍从,刘兆麒名列第一,顺治见刘兆麒“年少敏达,心喜之”,从此,刘兆麒成为顺治帝的侍从和私人秘书,在顺治一朝,刘兆麒始终跟随顺治,是顺治的绝对亲信。
公元1661年,顺治帝驾崩,康熙帝登基。33岁的刘兆麒从此离开京城,变成了“封疆大吏”,而且,刘兆麒俨然成了康熙的“救火队长”,哪里有紧急情况,康熙就派刘兆麒去哪里。例如,刘兆麒先后为康熙干了三件大事:
(一)平定荆襄
康熙登基之初,云南、贵州等地已经逐渐被清朝平定,李自成、张献忠的起义军残部只得钻入荆襄一带的山林中和清军打游击,而当地的将领为了剿匪,征集了大量的民夫在陡峭的山路上押运粮草,伤亡惨重,民怨沸腾,很多百姓为了活命,不得不投靠义军。此时,刘兆麒奉命来到荆襄,他一方面免除百姓的劳役,另一方面用自己的军事才能平叛,荆襄太平,当地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清朝的好感大增。
(二)抗洪救民
康熙二年,长江中游发生特大洪灾,沿江一带“人畜漂没者无数”,刘兆麒一方面禀报康熙,请求朝廷调粮赈灾,另一方面向全体官吏提出“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把全部的库银都拿出来购买粮米赈济百姓。通过刘兆麒的一系列努力,湖广的百姓得到妥善安置。
(三)急调闽浙
康熙七年,刘兆麒刚调任四川总督,在四川平定叛乱还未得到消息,第二年,因为台湾郑氏父子加强了对大陆沿海的侵袭,康熙急调刘兆麒为闽浙总督。当时,清朝为了彻底隔离台湾,在闽浙沿海施行“沿海迁界”政策,沿海百姓需要搬迁到内地,渔船不允许下海捕鱼。刘兆麒到任后,为了解决渔民的生存问题,他特许渔民在特定的时间和区域内用竹筏捕鱼,由朝廷派船只保护。从刘兆麒的种种做法来说,他的确处处为民着想。
康熙九年,刘兆麒身兼兵部尚书、闽浙总督、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仕途达到了顶峰。康熙十二年,三藩之乱爆发时,康熙命刘兆麒带兵平叛,刘兆麒也是当时三位平定三藩之乱的主要将领之一。
到了康熙二十四年,刘兆麒迎来了他人生中最辉煌的一页,他率领清朝将领三次击退沙俄,功绩卓然,从此,刘兆麒这个名字被铭记于清史之上。
其实,在清史上,刘兆麒固然是个民族英雄,这一点后世都予以承认。然而,他却是个有争议的人物,其争议之处有两点:
其一,刘兆麒本是明朝臣子,年幼时被皇太极掳走,从此效力于满清。有人认为,刘兆麒这是忘本。其实,在明朝大厦将倾的背景下,对一个14岁的孩子来说,他选择重视他的满清政府并不为过,毕竟,和吴三桂、洪承畴相比,刘兆麒谈不上背叛明朝,他只是从开始就效力于清朝而已。
其二,刘兆麒在荆襄期间大肆镇压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残部。其实,当时清朝统一全国已经不可阻挡,如果没有刘兆麒,义军残部早晚还是要面临灭亡。是刘兆麒早点让战争结束,让当地百姓早一点过上安定的生活,从这一点说,人们指责他,他多少有点冤枉。
笔者认为,终其一生,刘兆麒是一位忠于清朝、一心为民,为中国抗击外虏作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值得后世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