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的官渡之战胜败原因?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04:36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7:57
官渡之战胜败原因:
袁绍的外线作战的重要失误就是兵力过于集中在一点,而最关键的机动兵力没有达到战术目的,都被曹仁给击败,当击败后就集中兵力和曹操对峙,丧失了战术主动权。他的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对机动兵力的认识不足,准确的说,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军事盲。
反观曹操的用兵,内线收缩是呈现层次化,最后吸引袁绍的主力在官渡进行对峙,而曹操的机动军队一直在寻找袁绍的补给线的问题,结果被曹操抓住战机,在乌巢破袭了袁绍的补给中心,而袁绍因为兵力过于集中,在破袭补给后的进攻中的局部战场没有形*力的优势,所以没有办法利用曹军兵力分散的缺点破袭关键一点。导致粮尽兵退,最后战役失败。准确的说,曹操是通晓兵法的,知道机动部队的正确应用。
具体分析:
从兵力上看袁绍是占有明显优势的,而曹操在兵力上弱势的。从战争的方向看,战争是从袁绍的领地攻击曹操的领地,所以袁绍是典型的外线作战,对曹操形成威压的态势,而曹操处于内线防守态势。
作为占有强大优势而且处于外线的袁绍应该如何破击收缩在内线的曹操呢?袁绍应该利用兵力的优势和外线作战的战术原则,就是如下两点:
一、利用兵力的优势,形成战场局部火力和兵力的优势来攻击曹操内线的一点,迫使曹操的兵力向吃紧的一点进行收缩,因为兵力的稀少,一定会暴露其他多点的缺陷,从而使用机动部队去破袭曹操增援的侧翼或者在战略上变换主攻方向,形成一点吸引主力,而自己的主力迂回的战略态势,从而达到占据战场形势的主动的态势。
二、因为曹操是处于内线作战,所以兵力和补给都相对集中,而内线作战的补给线非常短,所以如果曹操收缩防守,就一定要让主攻部队对曹操形成威压或者合围的战略态势,而以多股机动部队去执行切断粮道,兵道,或者寻找突破点的任务,并且在机动的过程中不停寻找战机,吸引其主力部队并将其调动出来,在外线形成合围的形势,打破其内线收缩的战略布局。
外线作战一定要在机动中不停寻找敌人的弱点,尤其在以强破弱的时候,兵力和防守的不足是其重要的漏洞。
作为防守一方的曹操应该如何做呢?首先曹操是内线防守,因为是内线,所以从兵力到补给都是对袁绍军外线作战的极大优势,首先是可以利用内线的兵力补给线短来进行长久防守。但是从战术原理看,根据资源有限的原则,单纯的防御是一定要失败的。所以在有效的进攻中的防御才是最有效的。从战术原理看,内线相对外线的最大优势就是补给线短,而外线作战的最大缺点就是补给线过长,而且为了维护补给线,需要调配众多的兵力,而且因为补给线长,就等于暴露最大的漏洞给内线作战的敌人。换句话说,就是处处都是可以打击的对象。所以曹操在内线防守的同时,进行有效的战术出击,捕获敌人的物资,切断其补给线是内线作战的基本原则。所以,曹操应该依照如下两点来抵御袁绍:
一.以一点为防守要点,吸引袁绍军的主力进行会战,将敌人的主力军队吸引到一个地方,拖延时间,进行积极防守。
二.内线出击,但是前提是最好消灭了敌人外出的机动部队,如果没有消灭敌人的机动部队就擅自分散兵力,导致敌人的机动力量可以配合主力在己方兵力分散的时候进行破袭和夹击。出击的目标应该就是敌人的补给线。有效的破袭敌人的补给线,是内线作战的己方对外线作战的敌人最有效的方法。
所以内线的机动作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机动作战来大量牵制敌人的补给和人员,那后果是难以想象的,单纯的防御就意味着灭亡。
应用上述的战术原理,袁绍的外线作战的重要失误就是兵力过于集中在一点,而最关键的机动兵力没有达到战术目的,都被曹仁给击败,当击败后就集中兵力和曹操对峙,丧失了战术主动权。他的失败的重要原因就是,对机动兵力的认识不足,准确的说,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军事盲。
反观曹操的用兵,内线收缩是呈现层次化,最后吸引袁绍的主力在官渡进行对峙,而曹操的机动军队一直在寻找袁绍的补给线的问题,结果被曹操抓住战机,在乌巢破袭了袁绍的补给中心,而袁绍因为兵力过于集中,在破袭补给后的进攻中的局部战场没有形*力的优势,所以没有办法利用曹军兵力分散的缺点破袭关键一点。导致粮尽兵退,最后战役失败。准确的说,曹操是通晓兵法的,知道机动部队的正确应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7:58
官渡之战是袁曹双方力量转变,使当时中国北部由*走向统一的一次关键性战役,对于三国历史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此战曹军的胜利不是偶然的,袁曹间的兼并战争,虽属于封建割据势力之间的争斗,但它实现了地区统一,客观上符合人民的愿望。[18]
官渡之战是汉末乃至中国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曹操在战事初期处于劣势,当中全赖三人为曹操扭转困局——荀彧、荀攸、许攸。
双方参战人员
双方参战人员[12]
1、曹操于黎阳与袁绍相持,本欲还兵再作打算,荀攸献计:“今兵少不敌,分其势乃可。公到延津,若将渡兵向其后者,绍必西应之,然后轻兵袭白马,掩其不备,颜良可擒也。”曹操依计行事,果然大破袁军,斩杀颜良。
2、建安五年八月始,两军再次相持于官渡,双方互有胜负。其后曹操军中缺粮,适逢袁绍谋士许攸与营中将士不和,投奔曹操。许攸献计烧袁绍军粮,使袁绍不战自败。
3、曹操曾经在交战之时想过放弃,写信给许都的荀彧。而荀彧却提醒了曹操:“在战争双方都疲惫不堪时,谁后退谁被动,谁放弃谁灭亡。战机就在这时出现。”最后帮助曹操寻回信心,继续坚持。
曹操能接纳能人之言,取得最终的胜利,这全在于用人之道。荀攸、许攸皆是人才,献上计谋,有化险为夷之功;荀彧则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能够鼓励和帮助曹操在关键时期坚持战斗,这是更高层次的人才。由此观之,人才的妥善任用应该可说是“一计敌万人”。至于曹操,他是一个懂得运用人才的人才,能接纳他人之言,故袁绍兵多也不足为惧,正所谓兵不在多,在乎能否调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