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04:1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7:14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一条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扩展资料:
工伤认定的目的在于为劳动者因工受伤提供救济。然而,由于*、行政部门、用工单位、劳动者对条规的理解各不相同,执行过程中的认定标准差别也比较大。一方面,一些地方的理解过于刻板,使得不少人得不到应有的工伤认定和补偿。
另一方面,有的地方认定却很宽泛,把一些原本并不属于工伤的情形认定为工伤。不久前,某地一名*因接待陪酒身亡被定性为工伤并获得赔偿金,引起*哗然。
公平正义是法律的要旨,规定明确才能厘清法律保护的边界。对于工伤认定来讲,劳动者不仅是事故伤害的承受者,也是劳资关系中的弱势一方,法律应当给予其更多的救济途径和保护依据。
此次,最高法对“合理”区间的划定更加具体,就给各地工伤认定提供了明确的依据,也有利于弱者保护原则最大程度的实现。
在执行中贯彻立法的本意,还必须对自由裁量权进行有效的约束。现实中,一些案例的判罚之所以引起*反弹,就在于自由裁量权受到了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对于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一方面要在制度上进行规范和压缩,另一方面,还需要有相应的监督机制,使司法不至于在利益的左右下“开小差”“跑岔道”,损害法律保护对象的利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伤保险条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伤假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给工伤受害者更多保护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7:15
【工伤 停工留薪期 工资待遇】《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医疗,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