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4-06 15:2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12 18:25
地质和地球物理证据表明,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华北板块与佳木斯-兴蒙地块的碰撞主要发生在西部,而且具有由南向北逆冲的特点;中侏罗世,西伯利亚板块与佳木斯-兴蒙地块的碰撞也主要发生在西部,而且具有由北向南逆冲的特点。这意味着从晚二叠世到中侏罗世期间佳木斯-兴蒙地块西部长期处于南北挤压应力状态。这无疑将造成西部地区的地壳缩短、增厚和整体隆升。全区中-上三叠统的缺失,北部漠河盆地内发育巨厚的河湖相碎屑沉积,底部砾岩中时代最新的花岗岩砾石年龄为190~180Ma,时代为早-中侏罗世(李锦轶,2004);在松辽盆地西缘及海拉尔、拉布达林、根河、大杨树盆地及附近发育一套下-中侏罗统的河湖相碎屑岩含煤沉积,含煤碎屑岩层中普遍含有时代明确的以早-中侏罗世分子为主的植物化石组合。这些证据说明兴蒙-吉黑西部地区在早-中侏罗世期间已整体处于隆升环境。晚侏罗世,由于大洋板块对该区发生正向俯冲,使该区地壳进一步遭受挤压缩短与增厚。松辽盆地内下白垩统之下钻遇的时代最新的花岗岩年龄为165~160Ma,说明在早白垩世断陷盆地形成之前该区已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隆升剥蚀,致使中侏罗世花岗岩出露于地表。根据嘉荫-牡丹江断裂以西地区普遍缺失上侏罗统,而以东地区发育晚侏罗世海相沉积,说明嘉荫-牡丹江断裂在中-晚侏罗世期间是一条重要的构造-沉积分界带。如前所述,该断裂东侧发育一套早-中侏罗世(180~160Ma)构造折返的蓝片岩带,这一蓝片岩带呈北东向展布,西界明显受控于嘉荫-牡丹江断裂,说明嘉荫-牡丹江断裂在蓝片岩折返前曾是古俯冲杂岩的西界断裂。此次构造折返事件不但使西部地区整体抬升,并在晚侏罗世经历了区域性的夷平,造成西部全区上侏罗统的缺失和下白垩统与中侏罗统及之前地质体间的区域性角度不整合,而且形成了兴蒙-吉黑地区西部以北北东向构造为主,东部以北东向构造为主的构造格局。值得指出的是,东部地区在佳木斯地块北部发育一套晚侏罗世海相及海陆交互相沉积,这套海相-海陆交互相沉积位于完达山增生地体以西。这说明,在晚侏罗世西部地区处于剥蚀夷平过程中,佳木斯地块的部分地区正处于近海大陆边缘环境。结合锡霍特-阿林地体在中侏罗世由南向北增生,晚侏罗世大洋板块向该区东缘正向俯冲的动力学背景,佳木斯地块上的海相-海陆交互相沉积可能是地体向佳木斯地块增生过程中形成的一个残余海槽,这一海槽向北东方向敞开,造成俄罗斯一侧中阿穆尔盆地内晚侏罗世海相分布较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