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主流思想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4-02 17:1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28 22:40
一)、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北宋时,儒家学者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
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兄弟和(南宋)朱熹,程朱理学的思想观点有:
(1)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万物只是一个天理(理学的核心思想);
(2)二程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人伦者,天理也”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朱熹认为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3)二程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把知识、道德和天理联系起来。朱熹更认为,“物”即天理人伦等,“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注:朱熹,是继孔孟之后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儒学思想家,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一生著述很多,最为重要的是《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他的学术思想还传至日本、朝鲜,甚至形成了“朱子学”)
程朱理学的影响:
程朱理学用纲常名教的绳索把人束缚的更紧了,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
2、陆王心学
陆九渊,南宋理学家,其思想观点有:
(1)世界观: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2)方法论:认为得到天理不需要向外探究,只需反省内心就可以了。
王阳明,明朝中期儒学的代表人物,把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号称“心学”, 是心学的集大成者。他更多地吸取了佛教禅宗的思想。其思想主张有:
(1)世界观: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2)在认识论上,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明清之际的儒学
总的背景:
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具体表现为: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反封建、民主思想开始觉醒。)
1.李贽
“离经叛道”的李贽,自称异端,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大胆向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正统思想发出挑战,批判道学家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李贽的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代表作:《焚书》、《藏书》
2.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
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作用: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对以后反专制斗争起了积极推动作用。代表作:《明夷待访录》
顾炎武: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力求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在《日知录》中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还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很高的实用价值。顾炎武以他崇实致用的学风和锲而不舍的学术实践,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唯物思想);认为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的唯物思想,启示了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代表作:《周易外传》、《读通鉴论》等,后汇编为《船山遗书》。
对三人的评价: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
附录:
a.儒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春秋时期孔子创立,战国时期得到发展,代表人物孟子、荀子,秦朝时期遭到沉重打击,西汉时期成为正统思想,代表人物董仲舒。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挑战,吸收佛道精神有了新发展,隋唐提出"三教合归儒"主张。宋朝的理学,完成了儒学更为理论化、思辩化的过程,代表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明朝中期王阳明的心学,把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对儒学批判继承,代表明朝后期李贽,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b.儒家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的原话:
孔子:“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董仲舒:“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
二程:“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人伦者,天理也”“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朱熹:“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理而后有气”
王阳明:“字宙便是吾心”“心即理”“心外无物”
李贽:揭露道学家“阳为道学,行若猪狗”“人有男女之分,而见识高低没有男女之别”
黄宗羲:揭露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的兴亡,而在万民的忧乐”“工、商皆民生之本”“天下为主,君为客”
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王夫之:“天地之化日新”,物质不断变化是万物发展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