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06:2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21:38
国际*经济学(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又称国际关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作为国际关系一个分支学科主要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洲和美国,经过近二十多年的发展,国际*经济学已经成为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国际*经济学与国际关系 今天盛行于国际学术界的国际*经济学主要始于国际关系学界对冷战后期的国际社会现实变革所作的思考和反应。 就冷战初期的国际关系而言,如下两个事实对于形成这一时期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是非常重要的:一是冷战格局的形成及对抗的开始。这种对抗使得权力,特别是军事力量被突出来。两大阵营的形成使得许多国家为了国家主权的安全不得不加入其中,尽管在安全问题上出现了免费搭车现象,但安全问题仍然是冷战时期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二是自由主义国际体系的建立。在西方资本主义集团内,建立了一种以自由主义为基础的国际体系,其中,1947年7月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成为这种自由主义国际体系的基础。 冷战的现实影响了当时学者们对于国际关系的理解,这就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现实主义的兴起。这时国际关系研究中最基本的概念便是权力和安全,其中权力最主要是指军事力量,而安全最主要是指领土完整。关于这一点,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摩根索于1948年出版的名著《国家间*》(Politics among States)的副标题“为权力和和平而斗争”(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是最好的体现。 现实主义地研究国际关系使得国际关系理论在20世纪50、60年代具有如下三个明显的特征:(1)国家是国际关系研究的主体,国际关系主要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2)权力,特别是*权力是国际关系中最为基本的权力;(3)在国际关系中,*因素和经济因素是相互分离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得西方的学者们相信,“自由体系明显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巨大增长;因而也创造了经济活动全球化的背景,这是今日经济生活的一大组成部分。所以,这个体系肯定有益于西方集团所有民族经济的共同利益,甚至有益于那些依附性的第三世界”(注:Craig N.Murphy and Roger Toozo(eds.),The New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Lynne Rienner Publishers,Boulder,1991.P.3.)。这种信念的逻辑自然是:为了使得共同财富最大化,在自由主义体系中经济活动必须和*活动相分离。
进入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国际社会现实出现了非常大的变革,这种变革既表现在国际*格局的变化上,也表现在世界经济所面临的挑战中。 在西方世界,先是英国为争夺大国地位而在生产核武器问题上与美国进行讨价还价,后是法国改变了初期完全依赖美国的态度。1960年,戴高乐改变了过去和苏联完全对立的态度,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和“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欧洲建设思想,同时,为了摆脱美国的控制,法国于1967年撤出北约组织。后来,德国也改变了同苏东国家的对立,实行“新东方*”,即既要保持同西方的合作,又要同东方实现某种谅解。这样,西方世界开始分化,进入20世纪70年代,这种分化更为明显。而在东方世界,由于前苏联把自己的*经济模式强加于东欧各国,也引起东欧国家与苏联矛盾的加剧。先是前苏联和南斯拉夫就里亚斯特的归属发生分歧,导致苏联撕毁合同,撤走专家,对南斯拉夫实行经济封锁。其后是波兰事件和匈牙利事件(1956年)的发生,最后终于导致前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阵营内也出现矛盾。 对两极世界*格局的挑战,不仅来自其内部的矛盾公开化,而且还来自外部另一支*力量--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壮大。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仅推行“不结盟运动”,坚持反对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霸权主义,呼吁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且在部分地区加强区域建设,促进本地区国家之间的合作,诸如东南亚国家联盟、石油输出国组织、非洲统一组织等区域国际制度在促进各自地区的区域化进程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 新*经济学(New Political Economy),在大多情况下也被简称为“*经济学”。一本通行的新*经济学教材举出这样的观点:“虽然*经济学可以被视为一门自成一体的完整学科,但用标准的自然科学语言来表述其研究或许更加合适。”“在自然科学的分析传统中,解释通过法则和理论相联系,法则在解释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并且它们是科学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更准确地说,理论是层级组织分明的法则系统……非常接近于我们在*经济学中遭遇的理论概念。”
且借汪丁丁的归结与相应的转述,察看这种论说:(1)“基本问题就是,‘与个人选择相对待的公共选择’。”(2)“将新古典经济学的方法运用于*活动”。(3)“等于或应当等于‘社会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以及(4)等于“效率原则+正义原则”,以及(5)应用*社会学的三维理解框架即“经济”(物质生活)、“*”(社会生活)、“价值”(精神生活),求社会基本问题之解决,求幸福三维度“效率、正义、自由”(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6)“发展可视为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之扩展过程……*民主其实是这样一个过程:因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故而,理性的*者为获取经济增长的好处,必须普及教育;而教育普及的一项副产品,就是公民参与民主*的成本迅速降低,于是有*民主的发展。”(7)“在上述的‘三维’视角下……大约是1860-1960年这一百年时间,社会的基本问题(即普遍的正义诉求)及其求解过程,主要局限在‘物质生活-社会生活’这样一个平面世界里……来自物质生活维度的,主要是技术进步的影响……每一个人的生命过程,在我们的三维视角下,是‘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三维空间里的一条轨线……对中国而言,明清以降本土文明与外域文明的冲突,如前述,源自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西方化(狭义地称为‘工业化’,或广义地称为‘现代化’)。”
这些范型涵括了以制度、演化、博弈为视角的“新*经济学”风潮,因为该研究亦不过是以新型*观——重回市民的经济*一体——为导引,用深度化的市民视角重读资本经济范畴,以此重订个人主义秩序规则,巧立“资本*观”,使“理性人之互动行为”愈加令人迷惑。所谓的“社会问题经济学”但言其表,勿言其里。所以就其实质,旨在处理资本的个人选择和集体选择的冲突问题,求其折中。这当然是一个现实版的理论幻想。 其实,新*经济学是对较早的研究经济学方法的一种复兴。虽然这归类于我们所感兴趣的*是如何影响经济的课题,但是对于新*经济学的定义仍然侧重于如何研究这些课题的方法,更明确的说,大致可以被定义为利用现代经济分析的形式的和技术的工具来考察*对于经济的重要性。 女性主义*经济学(feminist political economy,feminist PE),亦有学者称为性别*经济学(gender political economy)或者是女性主义经济学(feminist economics)。
虽然在名称上有所不同,但都是批判主流新古典经济学核心的“理性自利经济人”假设,指出此是建立在西方文化中的自利/利他、独立/依赖与理性/感性的二元对立思维,甚且将此与价值判断相联系而成为公/私领域、市场/家庭,尤其是男女性别间的优/劣关系,如此不仅无法解释人类行为中所包含的利他性、依赖性和感性等特质,也忽略了妇女在家庭和其它私领域中的活动价值。
源自于女性主义*经济学的女性主义国际*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是探讨性别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成果大都发表在女性主义经济学(Feminist Economics)、世界发展(World Development)以及第三世界(Third World Quarterly)等国际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