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4-14 15:2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15 16:48
在初唐的诗歌江湖里,陈子昂的横空出世绝对不是偶然的。
从唐兴之初到唐高宗数十年的历史里,唐朝的上流社会仍然是宫体诗的天下。不过,无论齐梁以来的宫体诗多么流行,瘤疾多么顽固,它终有一天要等到一个结束它生命的时候。
终于等来了陈子昂。
在此之前,由隋入唐的诗坛怪杰王绩以巨无畏的精神继承陶潜阮籍衣钵,首先给了宫体诗一记响亮的耳光。然而,王绩凭一已之力根本无法拨乱反正给初唐诗歌正名。而后,王绩的侄孙王勃等初唐四杰,又轮番围攻宫体诗,结果是只能将宫体诗改良一番,不了了之。
所以,等陈子昂仗剑而起时,这个唐诗江湖仍然是以国之重臣上官仪的“上官体”为主导。
历史将机会留给了陈子昂。
他将以一种空前拔卓的勇气与魄力彻底“革掉”宫体诗的命,为盛唐诗坛百花齐放的到来扫清一切碍障和妖魔鬼怪。
十八岁以前,陈子昂一直是一个没谱的人。他之所以没谱,是因为有一个超级有钱的爹让他生活无忧,可以整天到处赌博,溜狗斗鸡。
陈子昂父亲叫陈元敬,他为什么那么有钱,史上无载。或许,这跟他有一个光荣的祖上有关。
陈子昂六世祖陈太乐活跃于齐梁,兄弟皆豪杰,家族显赫,被梁武帝拜为郡司马。其五世祖陈方庆好道近墨,隐居于武东山。
武东山,位于射洪县金华镇东七里,以武水经其西而得名。
从此,陈氏子子孙孙都定居于此。
尔后,陈子昂祖父陈辩“少习儒学,然以豪英刚烈著闻,是以名节为州国所服”(陈子昂《堂弟孜墓志铭》)。经历几代人的努力,陈氏家族已发展成为梓州一带的豪族。
陈子昂父亲陈元敬,自年轻时代即以豪侠闻名州郡。有一年发生饥饿,轻财好施的陈元敬散万石米粟济民而不求回报,远近闻之,纷纷归附。陈元敬不仅“豪”,且善读书,取明经科被授予文林郎。然陈元敬并不热衷做官,竟然居家考究典籍,炼丹煮膏,以此聊度一生。
从六世祖到陈元敬这一代,陈氏家族竟然将天下诸家儒、道、墨侠、阴阳等思想杂揉一体,化为一炉,而到了这陈子昂这一代,所有思想都集中性的爆发了。
让人疑惑的是,多年以来,行侠仗义,好读经典,且又耽溺于炼丹的陈元敬,似乎并不热衷管教陈子昂。直到十八岁这年,浪荡多年的公子哥陈子昂跟着一群赌徒闯进乡学,见识读书人的模样后,突觉十八年来都是虚度,于是痛下决心,闭门谢客,立志精研古籍。
这是陈子昂人生的一次分水岭。
跳过了十八岁顿悟的那道鸿沟,他发现了人生巨大的天地,不再是那尚气任侠的博徒生活。
西汉巨儒董仲舒三年不窥园,写出《春秋繁露》,一举奠定儒家大师之名号。陈子昂闭户三年,广览典籍,精研百家,当年那个游手好闲的博徒摇身一变,已成一个善写文章的高手,飘飘乎有司马相如和扬子云的风骨。
调露元年(679),二十一岁的陈子昂决定离开狭窄逼仄的故乡,东入长安游太学。
蜀道之难,天下皆知。陈子昂不得不取道长江,由荆州北上。船入江中,诗兴勃发,路过白帝城时,昂道不禁发出怀古幽思之情。
白帝城怀古
陈子昂
日落沧江晚,停桡问土风。
城临巴子国,台没汉王宫。
荒服仍周甸,深山尚禹功。
岩悬青壁断,地险碧流通。
古木生云际,孤帆出雾中。
川途去无限,客思坐何穷。
初出茅庐,古朴文风已扑面而来。回头看看,十八岁之前陈子昂尚不知书,或许是父亲陈元敬有意为之?因为不知书,所以不沾诗坛靡靡恶习,因为任侠弋气,所以胸中自有豪气。
度荆门望楚
陈子昂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
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
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
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江水遥遥,巴川已尽,谁知道一个远方而来的“狂歌客”即将北上,从此开拓属于自己的江湖。
有过任侠及赌徒经历的陈子昂仅闭门读书三年,就雄赳赳气昂昂地闯荡长安游太学,准备冲刺进士科考试,实人叫人惊讶。
要知道,其父亲陈元敬凭一生功力,也仅考过明经科,与进士无缘。进士难考,考进士难,那是唐朝读书人永远的痛。唐高祖武德期间,每榜也就五六人,唐太宗时,每榜录取人数上升到十五六人,到了唐高宗以后,每榜逐渐上升到二三十人,武则天时期,录取人数曾达到四五十人。不过唐朝三百年间,平均每榜不超过二十六人,这跟后来的宋朝动不动一榜就数百人上榜,简直是天壤地别。
录取率低就罢了,如果你要挤进进士科的大门,还得懂人找门路“投卷”,不然,即使你再怎么厉害,也搞不过那些被人家提前内定的人。
陈子昂家族在州郡闻名是没错,可是长安不是梓州,他能玩得转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