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灭宋后,为什么南迁的宋国还能牢牢掌握巴蜀这一块地方?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4-13 22:3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5-12 07:59
说到金国把宋朝灭亡之后的事情,其实金国也不算是完全的灭亡了宋朝了,因为宋朝这个时候选择了南迁了,话说南迁的宋国其实当时是远距离的掌握了一块富庶的地方了,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熟悉的巴蜀了,而且是牢牢掌握的,那么有的网友问了这个宋国为什么有这个能耐,下面就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
在南宋大溃败的背景下,巴蜀能顶住金人的猛攻,得以保全,实在是非常不容易之事,首要功臣就是吴玠与吴璘兄弟。
在富平之战失败后,关、陇六路几乎都落入金人之手,倘若金兵再攻下和尚原,就打开从陕西通往四川的大门。
和尚原位于秦岭北麓,今陕西宝鸡南。升任秦凤经略使的吴玠到任后,马上着手和尚原的防御,积粟缮兵,列栅固垒。绍兴元年(1131年)五月,金人兵分两路来攻。面对汹汹来犯之敌,有人提议避敌锋芒,退屯汉中。吴玠慨然道:我在此,寇不敢越。保和尚原即是保蜀。遂与其弟吴璘率军还击,四战四胜,力挫强敌。
第一次攻打和尚原失利,令金兵主帅兀术蒙羞,他当即亲自率领十万人马,杀赴宝鸡,造浮桥渡过渭水,进薄和尚原。吴玠召集众将士,以忠义相勉,并与诸将士歃血为誓。他对弟弟吴璘说:今日是我兄弟报国之日,若兵败,宁我兄弟相死,不令将士先亡。
面对金兀术十万大军泰山压顶式的进攻,吴玠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地形优势,阻击敌军。金兵人数既多,便得倚赖后勤补给。吴玠悄悄派出一支军队,截击金兵粮道。在宋军的偷袭下,金兵的后勤运输线频遭打击,兀术粮草不足,难以发动进攻。吴玠推断金兵很快要撤军,遂纵兵于深夜出击,连破十余座金营。兀术仓皇而逃,半途又遭到伏击,身上还挨了两箭,为了逃命,他把须髯都剃光了。堂堂金国统帅尚且如此狼狈,其他金兵自不必说,被宋军俘获者以万计。
和尚原之役,确保了四川大后方的安全,也暂时遏制住金人在西面的进攻。
绍兴二年(1132年),关陕战区总司令张浚被调回朝廷,张浚知人善任,临行前嘱咐吴玠、刘子羽、王彦等将领,倘若金兵入侵,三人应互为声援。
次年,即绍兴三年(1133年)正月,金兵再次大举进犯,目标直指王彦驻守的金州。在金兵的强攻下,王彦不敌,只得放弃金州。刘子羽得悉金州失守的消息后,急命部将田晟守饶风关,同时派人快马召吴玠入援。
吴玠手率数部急行军一昼夜抵达饶风关。金国大将撒离强攻六昼夜,尸积如山,仍然拿不下饶风关。强攻不成,撒离喝派出敢死队从小道绕到吴玠军后,居高临下攻饶风关。吴玠的兵力本来就不多,况且在急行军后又苦战多日,终于不敌,*退守西县。
饶风关失守后,刘子羽已无险可守,也只好焚烧了兴元府的积贮,退守三泉。金兵遂入兴元府,屯兵金牛镇,通往四川的门户已打开。
在此危急时刻,刘子羽与吴玠没有自乱阵脚。
两人商量后决定分别扼守险要关隘,以坚壁清野的战术拖垮金兵。吴玠移师仙人关,刘子羽则退守谭毒山,同时把汉中一带的粮畜内迁。撒离喝率军深入,想一鼓作气攻入四川。然而在巴山秦岭之间,运输不畅,金兵粮饷不济,以致不得不杀马为食。在此期间,刘子羽与吴玠不断派出游兵*扰,令撒离喝寝食难安。更要命的是,由于不适山林环境,疫疠流行,金*量染疾,死亡甚众。在这种情况下,撒离喝不得不撤军。刘子羽、吴玠乘机出击,斩获无数。
撒离喝的这次进攻,先胜后败,伤亡过半。金兵撤走后,刘子羽又乘机收复兴元与汉中之地。不久后,王彦也收复金州。宋、金双方又回到战前的相持局面。
在刘子羽与吴玠的努力下,四川又一次转危为安。
绍兴三年十二月,金国元帅兀术又一次率重兵杀到和尚原,吴璘奉哥哥吴玠之命,放弃和尚原,向仙人关方向撤退。
仙人关已成为宋、金两军的必争之地!
绍兴四年(1134年)三月,金国元帅兀术与撒离喝及伪齐军队共计十余万人,气势汹汹地杀向仙人关。金兵凿山开道,兀术发誓定要攻破仙人关。
从双方兵力对比来看,吴玠居于绝对劣势,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吴璘率军从武阶路入援,战七昼夜,突破金兵封锁,终于与吴玠会师于仙人关。吴玠设下两道防线,他自己守卫第一道防线,吴璘守卫第二道防线。
金兵使用各种方法进攻仙人关,先是以云梯攻击垒壁,吴玠部将杨政以撞竿击碎敌人的云梯。兀术再使出铙钩、火箭等战法,但在众志成城的宋军面前,始终无法破关。数日后,吴玠料敌锐气已失,遂主动出击,与吴璘各率一队人马,捣入敌营,金兵阵脚大乱。金兀术自忖难以攻克仙人关,且损兵折将,遂引兵而去。殊料吴玠早派部将王俊埋伏于河池,袭敌于归途,又斩获颇丰。兀术、撒离喝这些金国沙场宿将,个个垂头丧气,退回凤翔去了。
吴玠吴璘兄弟再创奇迹,把金人死死挡在川蜀门户之外,保住了这块富庶的天府之国。史书对吴氏兄弟有着极高的评价:方富平之败,秦凤皆陷,金人一意睨蜀,东南之势亦棘,微玠身当其冲,无蜀久矣。……吴玠与弟璘智勇忠实,戮力协心,据险抗敌,卒保全蜀,以功名终,盛哉!
金灭宋后,为什么南迁的宋国还能牢牢掌握巴蜀这一块地方?
说到金国把宋朝灭亡之后的事情,其实金国也不算是完全的灭亡了宋朝了,因为宋朝这个时候选择了南迁了,话说南迁的宋国其实当时是远距离的掌握了一块富庶的地方了,这个地方就是我们熟悉的巴蜀了,而且是牢牢掌握的,那么有的网友问了这个宋国为什么有这个能耐,下面就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在南宋...
金国灭北宋后,南迁的宋国是如何远距离牢牢控制巴蜀这一块富庶经济带的...
1. 靖康之变后,赵构称帝,迁都临安,南宋的半壁江山只限淮河以南。而此刻的巴蜀地区是宋的大后方。俗高旁话说,国乱蜀先乱,国治蜀后治,可见巴蜀地区的重要地位。南宋政府也异常重视此地的建设和控制。2. 一、巴蜀的重要地位南宋失去了中原王朝传统的政治、经济中心,仅存半壁江山。不过,唐朝开始,...
齐国灭宋后遭到五国伐齐,为什么秦国消灭蜀国却没事呢?
一方面,齐国灭宋发生在公元前286年。彼时,因为魏国这位霸主已经衰落,齐国在综合实力上可谓在战国七雄中保持了领先。在消灭宋国之前,齐国还击败楚国、秦国,甚至还攻破了燕国的都城。由此,齐国消灭宋国后,已经隐隐有一统天下的气势了,而就当时在位的君主——齐闵王,甚至也有了这一念头。所以,在五国...
齐国消灭宋国却遭到其他五国的合纵讨伐,原因是什么呢?
这主要有三方面原因:宋国是块肥肉,齐灭宋遭到其他国家眼红;齐国灭宋,直接威胁到楚国、魏国等诸侯国;齐灭宋后疆域更广,列国视其为主要威胁。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情况。其一:宋国是块肥肉,齐灭宋遭到其他国家眼红。战国时期,宋国地处列国交通咽喉,再加上宋国本就属于善于经商的商朝后裔,宋...
金国比宋强,为何蒙古灭金只用23年,而灭宋却花了40多年?
我觉得蒙古和金国的国家和军队性质是比较像的,都是比较骁勇善战、尚武的,两方对战就像师出同门的人,互相了解对方的招数,蒙古被成吉思汗统一之后,迅速的成长、扩张,之后通过23年的战争灭掉了金国。而宋对于蒙古来说就没有那么好懂了,蒙古可以很快的了解和自己比较相似的对手金国,但是宋和他们是有...
能代表古老中国的两三字是什么
一个国号的选用,往往因素并不单一,赵匡胤选“宋”为国号也是这样。原来上古时期宋州就是一块“龙兴之地”,先秦时期曾诞生过宋国。更重要的是,上古商朝远祖高辛氏(帝喾)的长子阏伯曾迁居于此,并担任唐尧的“火正”,负责火种。“五行”说认为,赵匡胤命属“火德”,宋朝因此也被称为“火宋”。试...
金国灭北宋后,南迁的宋国是如何远距离牢牢控制巴蜀这一块富庶经济带的...
在南宋大溃败的背景下,巴蜀能顶住金人的猛攻,得以保全,实在是非常不容易之事,首要功臣就是吴玠与吴璘兄弟。在富平之战失败后,关、陇六路几乎都落入金人之手,倘若金兵再攻下和尚原,就打开从陕西通往四川的大门。和尚原位于秦岭北麓,今陕西宝鸡南。升任秦凤经略使的吴玠到任后,马上着手和尚原的...
金国灭北宋后,南迁的宋国是如何远距离牢牢控制巴蜀这一块富庶经济带的...
一、巴蜀的重要地位 南宋失去了中原王朝传统的政治、经济中心,仅存半壁江山。不过,宋朝开始,中国的经济重心开始逐步南移,南方地区的开发正在加快。巴蜀地区在历史上由于未遭受过大规模战乱,社会和经济发展一直比较稳定。南宋时,巴蜀地区人口占全国四分之一,财政收入占全国三分之一,军粮供应占全国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