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6 03: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8 14:57
中西价值观差异的主要表现 1.价值主流.西方文化价值观的主流是为自我满足而奋斗的精神.西方文化张扬个性,强调维护个人利益,注重独立自主发挥个人潜力,强化个*利意识.个人主义是一切行为的准则,自我实现是人生的最高需求和目的,独立是实现自我的最有效手段,*神圣不可侵犯,是实现自我的保障.中国主流文化价值观是和合精神.中华民族自古就注重和谐.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崇尚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在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主张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与人为善的民族. 2.价值取向一元化与多元化.中国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根深蒂固.认为人生的价值就是在现世的作为之中,一个人在社会越有作为,他的生命就越有意义.在*社会中权力就是一切,因此,人的作为最大者莫过于实现从政的抱负,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理想统治着千百万中国文人碌碌无为的一生.受这种一元化的人生价值的影响,多数人不愿问津自然科学,致使科学被困于萌芽状态.另外,人的智慧才能都集中到了*权术上,创造了一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变幻莫测而实质又超稳固的*文化模式.在这种特殊的模式中,产生了中国独有的历史现象:当官不成求当圣人;报国不得则退做隐士,或吟诗饮酒自得风浪.于是道教、佛教随之兴起,贪生的自去修道,厌世的不妨念佛.而西方文化中人生价值呈多元化,从政也是人生价值的实现,经商也被认为相当有价值,西方人眼中最好的职业莫过于律师、医生. 3.个人本位与群体本位.西方文化特点是强调个人价值,即主张个人独立,强调个人主动性、个人行为与个人兴趣,勇于进取,珍视个*利.个人主义是西方文化的核心.个人主义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拯救自己;寻求自我表达,强调个人尊严,注重个人隐私,个人的权利不可剥夺;人的力量无限,崇尚竞争,适者生存.在西方社会,人们普遍将个人自由和个*利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积极表现,“个人主义”作为这一精神的概括,被赋予积极意义.每个人都尽量体现个性化的自我:个人自信,自我肯定,自由表达内心情感而不受外界约束,公开发表不同见解.中国社会的三大基本结构即高度*集权的官僚机构、绝对君主制和宗法制,都是从本质上和个人主义水火不兼容的,形成群体本位的集体主义.中国人提倡凡事以家庭、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主张个人服从集体,崇尚“大公无私”等.在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方面,人们被要求做到“克己守道”、“与集体或领导保持一致”.在个人与家庭的关系上,强调个人是为家庭而生存的,个人的生死荣辱和家庭息息相关.在这种文化氛围中,“个人主义”便自然地成为与“集体主义”相对的贬义词,如自以为是、自负都带有贬义色彩,“个人主义”被认为是“利己主义”.语义是文化氛围的产物,语言符号具有既定的文化内涵.在汉语中,“个人主义”的定义是“一切从个人出发,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错误思想”. 4.天人观.西方传统认为,宇宙是由神创造和控制着的,人和宇宙是两个独立的实体,因此,宇宙自然法则必须遵守.这样的宇宙观形成了后来的二元论世界观.他们认为人和世界是各自独立的,彼此的关系是对立,而人处在支配和改造自然的位置.人的任务就是要发现被超自然创造者所设置下的真理,其生命目标就是征服自然.变化被认为是进步,对待生命的态度倾向客观理性.故西方人看问题以个体为基础,重差别与对立,习惯于解析式的抽象思维.这种注重个体的天人相分宇宙观导致一种人是天生的利己主义者观念的产生.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中国人认为人与自然共为一体,做事讲究天时、地利、人和,顺从自然规律,注重天人合一,因此,中国人习惯于整体想象思维. 5.知识观.中西方对于宇宙形式的认识不同,他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也不同.中国人经常应用演绎法,把重点放在整体观察事物,获取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超越表面的差异,发现事物内在的联系和统一.西方神学告诉我们,西方人经常应用分析法,把事物看成一个个体、某一属性的表现,但并不认为每个个体是平等的;他们认识到事物的个性,同时意识到所有的个体差异在一个包罗万象的统一体中是相互联系的,意识到个体差异中的统一是最高的学问.中国人在整个认知过程中重视心理过程、整体观察、直观经验和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倾向于模糊、不精确富有伸缩性.西方人基于二元世界观获取知识,强调理性.思维方式倾向于通过分类形成直接、清晰的观点,呈直线性分析,如典型的三段论.中国人在精神满足中寻找进步的动力,西方人认为这是物质进步和社会的发展[3]. 6.交际观.合理的利己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和存在主义及私有制经济使人们在交际中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个人至高无上等观念.因此,西方人外向,求独立,求功利,主张人类改造自然、性本恶.这些思想观念的形成与他们所处的自然、社会环境有直接的关系.西方大多数国家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始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人们思维的对象倾向于外界,人们希望重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寻求外部世界对人最有价值的东西,为己所用.在中国,重整体的天人合一思想、以差序格局为主的社会结构、维护等级身份的伦理观念以及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个人要融入群体中去,国家、集体、他人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由此决定了中国人在交际时性格内向、含蓄、谦虚,不求功利,大公无私.天人合一观念还认为人与自然要和谐发展,而不是人与自然抗争.人际关系受无形的约定束成的社会规范、价值、礼仪制约.人之初,性本善,提倡人回归自然,保持本性.万物不变,万变不离其宗.仁爱思想、中庸之道使人们安分守己,安居乐业,渐进,顺从自然.在封闭的*型文化环境中,人们知足常乐.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在稳中求发展,求稳不求变,注重传统和过去.在交际中,对老者尊敬有加,把上年纪的人称“老师傅”,把有经验的人称“老手”,注重老朋友间的联络,认为交往越久感情越深厚. 7.言辩观.西方人推崇修辞学,他们愿意掌握语言这一有利工具(语言是延伸自我影响和改造他人的工具).他们偏爱语言是因为他们认为唯有通过语言,人们才能得以相识.在当今西方社会,大学广泛设置修辞、逻辑课程,促使学生去有效交际,在商业中语言交流更是被广泛研究和强调.重视语言和辩论的观念直接或潜在地影响着西方人的交际行为、交际方略和交际风格.因此,在以个人为本的西方社会中,人们愿意把内心世界中的东西,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东西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人们健谈且善于表达自己.修辞在中国只不过是一种交际技巧,人们并不把它当作一门科学.雄辩至言被认为是多余,善谈之人被看作炫耀和不诚恳.在以群体为本的中国社会中,人们在交际时自我压抑,说话委婉、含蓄,谨慎使用言语,注重察言观色,对环境具有高度敏感性和接受性.语言常常被看作保持社会和谐的一种手段,而不仅仅是表达思想、信息的一种工具.孔子对语言的态度是谨慎的,他一向主张“君子欲讷与言,而敏于行”. 8.时间观与金钱观.西方的时间观属于线式时间观念,时间好比一条直线,是一种单向持续运动,是“流逝、飞行”.在西方人眼里,复归是没有出路的,只有向前超越才有希望,因此在时间取向上,西方是未来取向,即一去不复返的直线式前进取向.这也是西方人倾向于变化,喜欢求异、求新的原因所在.中国人以过去取向为主,重视过去发生的事情.人们做什么,首先要考虑过去做过此事没有,有什么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等等.而且连今天做得如何,也往往以过去为标准,因此循规蹈矩已成为一种社会规范,与此密切相关的是人们崇拜祖宗、敬老尊师、重经验、重年龄,因为这些都与过去相联系.西方人的时间观和金钱观是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就是金钱的观念根深蒂固,所以他们非常珍惜时间,在生活中往往对时间都做了精心的安排和计划,并养成了按时赴约的好习惯.而中国人则属于多向时间习惯的国家,在时间的使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一般不会像西方人那样严格的按照计划进行,西方人对此往往感到不适应. 9.年龄观.在中国文化中,长者是智慧和权威的象征.“老”象征着经验丰富、知识渊博.“老师傅”、“老干部”、“李老”成了少数德高望重的人才配享有的尊称.与此相反,尊重青年是西方文化中第一级价值.青年代表着未来,象征着无限的可塑性和可能性.在西方人们的眼里,年青象征着健康、财富和智慧.西方社会是激烈竞争的社会,是个人奋斗的社会.人老了就意味着从社会竞争的舞台上退了下来;对女性来说,“老”还意味着魅力丧失,这对个人来说是件既痛苦悲哀又无可奈何的事情,所以人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老;而且老人的独立意识很强,有一种不服老的自尊心.所以年龄也成了人的隐私. 10.家庭观.中国以家族为本位.“修身”、“齐家”、和“治国”、“平天下”是我国立身处世的纲领.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是生活的宇宙,是一个生活的港湾,具有至高无上的凝结力.脱离家便是“游子”,主张“父母在,不远游”.家中有长幼关系、夫妻关系,要各安其分,各尽义务,即“尽伦”!孟子认为:圣人是“人伦之民”,伦的核心是“绝对服从”,幼服长,妻服夫.使家变得如此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孝”,“百善孝为先”,“孝道”是中国的国本,国粹.西方文化突出自我、突出个人,追求独立.长辈与晚辈之间可以直呼姓名.孩子在成年以后就搬出家自己住,自己养活自己,老人一般也不和子女一起居住,依靠自己独立生活.在西方亲人间界线划分明确,老少聚餐,各自付款,对孩子也非常尊重,进孩子房间首先要问:“我能进来吗”,强调以子女脱离父母独立生活、奋斗为荣,乐于谈论个人一得之见. 结论: 中西价值观是性质和来源不同的两种文化,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差异性较大,互补性也较强.跨文化交际中要注意差异避免失误.科学地对待西方文明及其他优秀文明,吸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推动自己民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