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4-05 22:0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19 09:59
他的军号“吹”遍全世界
埃德加·*撰写的《西行漫记》流传到那里,他的军号就“吹”到哪里;《西行漫记》经久不衰,他那
同样经久不息。因为书的封面上那位身躯伟岸、英姿勃发的红军号兵,就是江西兴国人,少将谢立全。那是1936年6月,*作为第一个西方记者,冲破重重封锁,穿越“*统治区”,进入陕北采访。一天,*来到红军大学,他见学员在唱歌,猎猎翻飞的军旗下,一位全副武装的战士正迎着磅礴欲出的朝阳,精神抖擞地吹起了冲锋号。几十个红色健儿高声呐喊着“冲啊!”“杀啊!”,猛烈地向前冲刺。这帧精彩的画面,令*感动。他赶紧端起照相机,“咔嚓”一声按动快门,抓拍这一难得的镜头。那青年号兵见*给他拍照,神色腼腆地迎上去。*十分高兴,便和他攀谈起来:“你叫什么名字?”“报告记者先生,我叫谢立全。”说着,来了个普鲁士式的敬礼。“听口音,你是南方人!”“我是江西兴国人。”“OK,OK!又遇到一个兴国人。在列宁室我见到第二师二十二岁的*部主任萧华,在甘肃河连渡医院里见到一个姓曾的兴国人。兴国人当红军的真多啊。”陪同人员告诉*:谢立全,12岁参加红军,在江西*苏区当过司号员,任过排长、连指导员,红三军团第五师*部青年科科长,现在担任红军大学大队*委员。刚才正在指挥战士训练,给号兵示范。*听了介绍,竖起大拇指夸奖他。
后来,*在他的《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用了《西行漫记》这个书名),收入了大量陕北苏区红军的照片。其书的彩色封面使用了谢立全吹军号的那帧照片,取名为《抗战之声》,因为那是发自中国延安*党人之声,是挽救民族危亡,訇然于天地之间的一声。谢立全将军虽然在1973年离开了人世,但他的英姿永存,传奇色彩的业绩永存,他那嘹亮的军号声随着《西委漫记》的一版再版发行,流传神州大地,畅销环球,永远激励人们为着正义的事业冲锋陷阵。 谢立全
谢立全,长征时患痢疾,连马都不能骑,领导上派五个战士轮流背他上路,结果五个人中死去三个。过草地时宿营,他把两棵树的树桠绑在一起当床睡觉。睡熟后翻个身掉下去,沾了满身泥浆,只好让体温把它烘干。有一回宿营,他在熄灭的余灰上铺上毯子睡觉,半夜毯子着火了,他才醒过来。过少数民族倮倮区时,不时*的彝民,对路过的红军进行袭击。他亲眼看到有一位挑文件的战友被山上跑下来的彝民杀死。他心生一计,脱了鞋子轻轻走路,幸未被彝民发现。在长征路上一次战斗中,敌人的手榴弹落到他的身边,导火索吱吱作响,他快速地把手榴弹捡起来反投过去,把敌人炸死好几个,他却幸免于难。 谢立全,一生以人民利益为重,立场坚定,爱憎分明,原则性强,不徇私情。他有个弟弟在*统治时期,投靠了*反动派,并在**中任职。全国胜利后,他的弟弟如丧家之犬偷偷回到樟木山老家躲藏,并和谢立全在家的几位兄弟拉关系套亲情,企图通过兄弟关系,在谢立全面前求情,以求庇护。谢立全接到胞弟谢立喜的来信后,义正辞严地复信指出:“他(指那位在**中任过职的弟弟)曾经作恶害民,应该受到人民的惩罚。你们不能感情用事,不能包庇任何犯罪者。你们应当劝他老老实实向*交待自己的历史和罪过,在人民面前低头认罪并揭发其他坏人的罪过,将功赎罪。这是唯一的出路。*党和*对于一切罪犯,只要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老实做人,洗心革面,都是既往不咎,宽大为怀的。认罪伏法是他唯一的出路,其他一切幻想都要抛弃,这是我做兄长的忠告。”后来,他那个弟弟听从他的劝告,主动向*交待了自己的历史,老实坦白自己的罪行,接受了*对他的改造。谢立全大义灭亲,立场坚定,在乡亲们之间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