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氮气遇到浓盐酸的现象是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_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4-05 19:36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0 15:56
是不是氨气啊?
(1)2 NH4Cl + Ca(OH)2 ==△== CaCl2 +2 NH3↑ + 2 H2O
(2)产生白烟 NH3 + HCl = NH4Cl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0 15:51
氨气吧?
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制取氨气:NH4Cl+NaOH=NaCl+H2O+NH3↑
生成白烟:NH3+HCl=NH4Cl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0 15:55
氮气是惰性气体,一般都是从空气中直接提取,化学的方法反而不适用
...的化学方程式___ (2)氮气遇到浓盐酸的现象是___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2)产生白烟 NH3 + HCl = NH4Cl
氮气的用途
②反应原理: (Δ)2NH4Cl + Ca(OH)2 =CaCl2 + 2H2O + 2NH3↑; ③反应类型:固+固→气体; ④发生装置:大试管; ⑤干燥方法:通过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或U形管(不可用浓硫酸、P2O5 和无水CaCl2干燥) ; ⑥验满方法: 1,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试纸变蓝 2,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接近试管口,产生白...
有关氮的化学方程式
.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3NO2+ H2O=== 2HNO3+ NO .氮气与氢气的反应N2+3H2=== 2NH3 .氨气与水的反应NH3+H2O=== NH3?H2O .氨气与盐酸的反应NH3+HCl=== NH4Cl .氨气与硫酸的反应2NH3+H2SO4=== (NH4)2SO4 .氨气与强酸的离子的反应NH3+H+=== NH4+ .氨的催化氧化的反应4NH3+5O2=== ...
氨气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重要应用.(1)①氮气用于工业合成氨,写出氮气...
(1)①氮气中N原子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存在N≡N,则氮气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②非金属性N>P,则NH3的稳定性比PH3强,故答案为:强;(2)①浓盐酸液滴附近会出现白烟,发生HCl与氨气的反应生成氯化铵,该反应为NH3+HCl═NH4Cl,故答案为:NH3+HCl═NH4Cl; ②浓硫酸难挥发...
求系统集成·新课标高考第一轮复习·化学的测试卷四、五(在线等)_百 ...
A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NH3与浓盐酸反应生成了NH4Cl固体B 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 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C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 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D 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3溶于水显碱性解析:浓氨水滴到氢氧化钠固体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且消耗一定量的水,氨气挥发出来.氨气在浓...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在题后括号内注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4)氨气(NH3)在加热条件下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水和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CuO △ . 3Cu+N2+3H2O.故答案为:(1)4P+5O2 点燃 . 2P2O5;化合;(2)Cu+2AgNO3═Cu(NO3)2+2Ag;置换;(3)...
浓氨水和浓盐酸反应的实验现象是什么?化学方程式为?氨制硝酸的方程式是...
有白色烟雾产生,方程式:NH3+HCL=NH4CL ;氨制硝酸的方程式:2H2O+4NO2+O2=4HNO3
跪求高一化学必修2的知识总结和习题
其中前36号元素中所包含的元素的核电荷数依次为___;属非金属元素的有___;通常状况下单质为气态物质的化学式为___;非金属的负价为___;最高正价为___,除氮元素外,还有的正价为___。2、氮气分子中的叁键很___,使氮分子的结构很稳定。所以氮气的化学性质较___,常可作为___气。虽说空气中氮气约占体...
写出反应方程式,以解释下列现象。(1)用氮水处理Mg(OH),和Zn(OH)2混合...
40. 氮气和镁反应 :41. 过量的铁和不足的铁分别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铁过量:铁不足:42. 在空气中加热FeO:43. 把 放入盐酸中的离子方程式:44. 实验室制取 ,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但沉淀马上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写出此过程的有关化学方程式:4Fe(OH)2 + O2 + 2H2O =...
...2,其他药品与试剂任选.(5)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1)实验室制备氯气是利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上2+三H小l(浓) △ . Mn小l2+小12↑+2H2上;故答案为:Mn上2+三H小l(浓) △ . Mn小l2+小12↑+2H2上;(2)用Mn上2与浓盐酸制备纯净、干燥的小l2,需要在装置A中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