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4-03 10:4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2 15:07
归因活动是一种动机普遍的心理现象,它渗透在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了解了行为原因之后,就可以加以预测,从而对人们的环境和行为实行控制。
归因这种心理现象在生活中十分普遍,但是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件事情的归因,可以有所不同甚至截然相反。这是由于每个人的过去经验、思想方法乃至世界观、价值观的不同所致。社会心理学在科学研究基础上建立的归因理论,在各个领域中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甚至可以说归因理论的应用是随时随地都在进行着的。
拓展知识:
1、海德的归因理论
海德认为,每个人都会致力于寻找人们行为的因果性解释,他把这种普遍现象称为"朴素心理学"。朴素心理学认为,为了预见他人行为并有效地控制环境,关键问题在于对他人的行为或事件作出原因分析。
海德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必有原因,或决定于外界环境即情境归因(外部原因);或决定于主观条件即个人倾向归因(内部原因)。可以认为个体的任何行为,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是内外两方面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每一特定的时刻,总有其中某一种原因起主要作用。
海德归因理论的核心在于:只有首先搞清楚其根本原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然后才能有效地控制个体的行为。
2、维纳的归因理论
维纳根据海德的理论,研究了人们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倾向。提出在分析他人行为的因果关系时,原因的稳定与不稳定是继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之后的第二个重要的问题。
3、凯利的归因理论
凯利认为,人们行为的原因十分复杂,要根据多种线索才能作出个人(内部原因)或是情境(外部原因)的归因。这些线索包括:客观刺激物(存在);行为者(人);所处的情境或条件(时间和形态)。因为凯利的归因理论同时涉及到上述三个独立的方面进行归因,故称之为"三度理论"。
凯利的三度理论将外界信息分成三种不同的信息资料,即区别性资料、一致性资料和一贯性资料。所谓区别性资料,即他人行为是否特殊。
所谓一致性资料,即分析他人行为表现是否与其他人一致。所谓一贯性资料,即分析他人特殊行为的发生是一贯的、还是偶然的。在对他人行为进行归因时,根据三个不同的线索,沿着上述三方面的信息,我们就可以作出正确的归因。
一般地,可把区别性低、一致性低、一贯性高归因为内部原因;把区别性高、一致性高、一贯性高归因为外部原因;如果区别性高、一致性低、一贯性低亦可归因为外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