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4-03 07:2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20 23:46
《无名的裘德》(JudetheObscure)是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托马斯・哈代(ThomasHardy),于1896年写下的最后一部小说力作。书中不仅展现了19世纪的英国社会而且主人公裘德的人物形象也折射了作者的人生轨迹与哲学理念。故事的男主人公裘德是个孤儿,从小由贫穷的姑妈抚养。他幼时便怀揣着进入基督寺大学(影射牛津大学)学习,长大做一名牧师的伟大志向。然而由于贫穷他只能以石匠身份久久徘徊于高等学府的高墙之外,而后在基督寺城与表妹淑・布莱德赫偶然相遇,一见钟情。两人在排除种种困难之后,大胆同居并生育子女。他们的做法为社会习俗和宗教伦理所不容,因而处处遭人白眼,裘德求职无路,壮志不遂,最后他们落得连栖身之所都没有。最终,淑重回原夫身边忍受屈辱的命运,裘德则以慢性自杀而殉情。小说取名《无名的裘德》很耐人寻味。裘德虽出身低微,却向往成为人人羡慕的牧师;他虽然天资聪颖,却因贫困被大学拒之门外;他虽期望成为精神上的贵族,却抵挡不住欲望的诱惑,与世俗随波逐流;当他追求理想事业、幸福爱情的梦想破灭之后,便抑郁而终。裘德的命运,透露出《圣经》原罪的思想。哈代出生于基督教家庭,从小熟读《圣经》,在他的大部分作品中,诸如《德伯家的苔丝》、《远离尘嚣》、《还乡》等都有受《圣经》影响的影子,尤其是《无名的裘德》中四位主要人物的形象都或多或少与圣经人物有着联系。1.裘德(Jude)在《新约》“EpistleofJude”一章中,裘德(Jude)是基督耶稣的仆人,詹姆士(James)的兄弟。哈代给自己的男主人公起这个名字,其用意是将裘德与基督教和《圣经》相联系。首先裘德与《圣经》人物参孙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贪恋女色,终为女人所毁。据《旧约》第九章记载,犹太人之子参孙具有神力,力大无比,无所畏惧。早年因爱上异族腓力斯姑娘而导致两族之间的争战。作了犹太人的首领之后,他又爱上了一位名叫“大利拉”(Delilah)的漂亮的腓力斯姑娘,而大利拉并不爱他。腓力斯人设计阴谋让大利拉与参孙成婚,后大利拉诱骗参孙说出他的致命弱点,剃掉他的头发使其失去神力,随即腓力斯人将参孙抓获,挖掉其眼睛,把他扔到迦萨磨坊去磨玉米。大利拉出卖丈夫的行为使她获得了1000银币的奖赏。最后参孙死在腓力斯人的神庙之下,以死为他所犯下的愚蠢错误进行赎罪。[1]而裘德则因贪恋肉欲的弱点被阿拉贝拉勾引。她用欺骗手段与其成婚。婚后不久,阿拉贝拉发现裘德在挣钱谋生方面非常无能遂将其抛弃,远走澳大利亚嫁给一酒吧老板。为了追求做牧师的人生理想,裘德来到基督寺城,结果在那里遇到了聪颖迷人的表妹淑,随即爱上了她。对淑的痴情使他放弃了做一名牧师的理想,而这并没有换来淑的真情回报。在经受了致命的打击之后,淑毅然选择回到原夫身边,而裘德因贪酒再次落入阿拉贝拉之手。裘德终为情所困,为女人所扰,年仅30就抑郁而终。像参孙之死一样,裘德的死也是一种赎罪,为自己也为人类赎罪。裘德为女人而放弃了理想正如参孙为女人而丢掉自己的王国一样。裘德爱上了有血缘关系的表妹就像参孙爱上异族腓力斯姑娘一样为社会习俗所不容,为此他们所付出的代价也是昂贵的。此外,裘德的形象还与基督耶稣有着相似之处,尤其是他小时候的向往与追求以及他的英年早逝。如果我们将裘德和耶稣的人生旅程作一对比,便可发现其相似之处。基督耶稣的人生旅程如下:伯利恒(Bethlehem)———耶路撒冷(Jerusalem)———犹太地(Judas)———加利利(Galilee)———迦百农(Caapernaum)———耶路撒冷(Jerusalem)裘德短暂的一生中走过的地方:马利格林(Marygreen)———基督寺城(Christminster)———梅尔切斯特(Melchester)———沙士顿(Shaston)———基督寺城(Christminster)耶稣出生在伯利恒,幼年时做木匠学徒,12岁时到耶路撒冷打扫庙宇。长大之后开始出家四处传播福音,后被门徒犹大出卖而被捕,33岁时在耶路撒冷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耶路撒冷是耶稣的向往之地,他生命的核心,也是他的最终归宿。[1]裘德出生在马利格林,为了实现上大学、做牧师的理想,他离开家乡来到他向往已久的基督寺城。为了谋生,他以做石匠为业。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回到基督寺城并死于此,年仅30岁。基督寺城就是他人生的归宿。马利格林和基督寺两个地名与《圣经》有着密切的联系:“Marygreen”由“Mary”和“green”两个英文单词构成,Mary意思是圣母玛丽亚(VirginMary),green(绿色)象征希望,意指裘德离开家乡马利格林时怀揣着他人生的伟大理想。基督寺“Christminster”在词源上是“献身于基督的修道院”,由Christ(基督耶稣)和minister(祭祀之地)组成。哈代用这样的地名有着明显的象征性,意在将裘德的命运与耶稣紧密联系在一起。裘德在临死时,嘴里不时地低语“请给我一点水”;“淑,亲爱的,水,拿些水来”。[2]这样的情景使我们联想起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时的情景:后来,得知一切都已完成,基督教义也得以圆满,耶稣说“我渴”。[1]根据基督教教义,耶稣为人类去赎罪,恰好完成了上帝的要求,他的死是辉煌的。和耶稣一样,裘德也肩负着投身基督教的使命,而且毕生都在追求和探索,可不幸的是,他所得到的是所谓的仁慈的上帝的冷漠。他出身卑微,死得悲惨。神学院拒绝了他的求学申请,基督徒们将他与淑拒于旅馆门外,教堂给他签订了不幸的婚姻契约,他追求的人生理想和幸福爱情都遭拒绝。因此裘德是一位悲剧英雄,也是基督教的殉难者,他的死是为自己、为社会去赎罪。2.淑(Sue)淑是哈代笔下最具挑战性的女性人物,她聪明、可爱、智慧、极具吸引力。她反叛世俗婚姻和传统的基督教理念,并为此付出了精神和肉体上的代价。在社会的重压下,她与大她许多岁的费乐生结了婚,然而她忘不了深爱着的裘德。后来,她大胆地请求费乐生放她走,去和裘德私奔。淑的形象也与基督人物原型相关。她告诉裘德她就是“以实玛利特”(Ishmaelite),一个被社会抛弃的人。《圣经》中的“以实玛利特”是“以实玛利”(Ishmael)的后代,亚伯拉罕(Abraham)和黑格(Hagar)的儿子,黑格为亚伯拉罕之妾,由于遭到亚伯拉罕妻子的忌妒,黑格和儿子被逐出家门,流落到大沙漠中。[1]淑将自己比作“以实玛利特”,暗示着她希望自己活得像“以实玛利”,作沙漠中的“野人”。她桀骜不驯的性格和反叛精神再次得以体现。淑虽做了挑战传统习俗的“先锋”,但并没有使自己离群索居,这在她与费乐生的信中暗示出来。“我这可怜的女人最最希望夏娃没有被逐出乐园,那样人类大概像原始基督徒所相信的,以完全无害的方式繁衍后代,长住乐园”[2]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淑追求婚姻自由、厌恶传统的婚姻模式,希望像夏娃那样过自然的同居生活。此处淑的形象再次与《圣经》联系在了一起。3.阿拉贝拉(Arabella)阿拉贝拉的形象与前面提到的《圣经》中的大利拉相关联,大利拉作为参孙的妻子,为了获取1000银币的报酬,她引诱参孙说出他的致命弱点,然后将丈夫送上了死亡之路。阿拉贝拉为了物质利益将裘德抛弃嫁给酒吧老板,她们的手段和目的有着相似之处。在哈代所有的女性人物中,阿拉贝拉是少有的邪恶形象。裘德称她为“巴比伦妓女”[2],她也的确是荡妇与邪恶的代表。她是屠夫的女儿,出身卑微,粗俗下流,富有心计,冷酷无情。她假装怀孕引诱并强迫裘德与其结婚完全是出于自私的目的。后来远走澳大利亚,嫁给一酒吧老板只是因为她发现裘德这样的书呆子根本不能满足她物质上的需求。在她的澳大利亚丈夫死后,她回到英国并且骗裘德与其复婚。当裘德在弥留之际,她很快又去勾引江湖郎中威尔伯特并与其调情。阿拉贝拉对于丈夫的不忠和大利拉一样皆出于对物质的考虑。4.费乐生(Phillotson)费乐生是故事中的另一位悲剧人物。像裘德那样,他年轻时也有远大的抱负,希望到基督寺城上大学然后做一名正式的教师,然而他的人生追求也屡屡受挫,对社会变得日益反感。和淑的离婚使得他名声狼藉,并因此失去了教职。他的形象也与《圣经》有着联系。书中哈代两次将费乐生与基督耶稣联系在一起。第一次,当他要离开家乡前往基督寺的时候,他过去的一些“disciples”(门徒,即他过去的学生)[2]并没有给他送行。此处哈代有意使用了“门徒”这个字眼。另一次是当他看出淑和裘德的关系就像“一个人被劈成两半”[2],他的善良使他渐渐默许淑抛弃他与裘德私奔,他的举动正如耶稣基督“拯救了别人,却没能拯救自己”一样,受传统理念的束缚,他用心良苦,却结果让他尴尬:他受到众人的耻笑并被学校开除。从《无名的裘德》这四位主要人物的身上我们或多或少地看到了基督教对于哈代文学创作的的影响,也深深感受到了《圣经》在西方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