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4-10 07:0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11 19:34
1. 学校举行期中考试用文言文怎么说此次期中考试难称如意。反思得失,有如下诸点体会:
其一,课内文言知识领会肤浅。吾却不慎疏忽,理解不细。故应细心学习,临场加意审题,视清题意方可下笔作答,切勿一知半解,草率从事也。
其二,平日积累不足,应试时捉襟见肘,穷于应付。经此一试,吾深感于课外积累知识之重要。如由古代典故而衍生之成语,若非平日多加积累,届时必难得心应手。
其三,记叙文阅读分析,应牢记师于堂上所授答题模式,答卷之时,读懂文意,深入理解,仔细解题。
其四,议论文写作失分幸少,然不可固步自封,平日仍须多加练习也。
总而言之,而今而后,须刻苦自励,于语文学习多多着意平时积累,加强背诵、理解;至于仔细聆教,理解师于堂上所讲,自不待言。经一番努力,冀于异日再试,可有所进步也。
2. “坐”用古文怎么表示古文中也用坐。
坐的基本解释:
1、古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这是其本义,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
例如:席地而坐。
2、乘,搭
例如:坐船。
3、坚守,引申为常驻,不动
例如:“楚人坐其北门。译为楚人坚守在南门。
4、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
例如:坐北朝南。
5、把锅、壶等放在火上。
6、物体向后施压力。
7、介词,因,由于,为着
例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8、定罪
例如:连坐。
9、瓜果等植物结实
例如:坐瓜。
10、诉讼时在法官面前对质。
例如:《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晋人使与邾大夫坐。译为晋人让他和邾大夫在公堂上对峙。
扩展资料
古人通常采用正坐。即席地而坐,臀部放于脚踝,上身挺直,双手规矩的放于膝上,身体气质端庄,目不斜视,也就是现在日本人的坐姿。这种坐姿初学之时不宜久坐,才不致坐伤筋骨。而至祭祀宴请时,正坐姿势稍有变化,暨臀部离开脚踝,上身挺直,以示庄重。
正坐虽然早已被历史所取代,然其所蕴涵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气质仍然是有一定意义的。正坐讲究的是心性内涵以及通过坐姿达到一种修身养性,修炼自身气质,内外调合,和气护身,从而达到形神兼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