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力和技能超过别人成语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3 07:1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1:35
半面不忘
见过面就不遗忘。形容记忆力极强。
出处:《后汉书·应奉传》李贤注引谢承《后汉书》:“造车匠于内开扇出半面视奉,奉即委去。后数十年于路见车匠,识而呼之。”《北齐书·杨愔传》:“其聪记强识,半面不忘。”
背碑覆局
看过的碑文能背诵,棋局乱后能复旧。指记忆力强。—— 关于记忆的成语
出处:《旧唐书·文苑传上·张蕴古》:“张蕴古,相州洹水人也。性聪敏,博涉书传,善缀文,能背碑覆局,尤晓时务,为州闾所称。” 智周聪慧,举朝无比,日诵数万言,能~。★《太平广记》卷一四七引唐·韩琬《御史台记·高智周》
博闻强记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粲~,人皆不及。★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
博闻强识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的学者。
博闻强志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描写记忆的成语
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 ~,明于治乱。★《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不可磨灭
磨灭:消失。永远消失不了。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出处:宋·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 但是我又不知道这是~的事实。★巴金《春雨》八
触目成诵
成诵:能背诵。看上一眼就能背下来。形容记忆力强。
出处:唐·姚思廉《陈书·陆瑜传》:“论其博综子史,谙究儒墨,经耳无遗,触目成诵。”
多*记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关于记忆的成语
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台韶国师法嗣》:“杭州九曲观音院庆祥禅师,余杭人也,辩才冠众,多闻强记,时天台人推为杰出。”
多闻强记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台韶国师法嗣》:“杭州九曲观音院庆祥禅师,余杭人也,辩才冠众,多闻强记,时天台人推为杰出。”
耳闻则诵
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出处:《晋书·苻融载记》:“融聪辩*,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作谓语、定语;指记忆力好
过目不忘
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 描写记忆的成语
出处:《晋书·苻融载记》:“耳闻则育,过目不忘。” 公~,真天下奇才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过目成诵
成诵:能背诵。看过一遍就能背下来。形容记忆力强。
出处:《晋书·苻融载记》:“耳闻则诵,过目不忘。”《宋史·刘恕传》:“恕少颖司,书过目即成诵。” 天资高妙,~,出口成章。★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
记忆犹新
犹:还。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象刚才发生的一样。
出处:宋·刘克庄《后村全集·跋章南举千藁》:“仆曩官健上,多识其士,友去之数十年,犹记忆如新相知;今屈指故交存者十无一二。” 恭王因为皇帝的告戒,~,在这些加官进爵的事上,要避把持的嫌疑。★高阳《玉座珠帘》下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1:36
答案:棋高一着、技高一筹、过目不忘、背碑覆局。
1、棋高一着
qí gāo yī zhāo
【解释】一着: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棋艺高人一步。也比喻技高一等。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正所谓‘棋高一着,缚手缚脚’。”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超出别人
【近义词】技高一筹
【例句】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来,到头来是朝中用事的人,棋高一着。”
【英译】a stroke above
2、背碑覆局
bèi bēi fù jú
【解释】看过的碑文能背诵,棋局乱后能复旧。指记忆力强。
【出处】《旧唐书·文苑传上·张蕴古》:“张蕴古,相州洹水人也。性聪敏,博涉书传,善缀文,能背碑覆局,尤晓时务,为州闾所称。”
【结构】联合式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的记忆力
【例句】智周聪慧,举朝无比,日诵数万言,能~。 ◎《太平广记》卷一四七引唐·韩琬《御史台记·高智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1:36
技高一筹!追问记忆力呢
追答只想到这个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1:37
技艺高超,半面不忘,背碑覆局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1:35
半面不忘
见过面就不遗忘。形容记忆力极强。
出处:《后汉书·应奉传》李贤注引谢承《后汉书》:“造车匠于内开扇出半面视奉,奉即委去。后数十年于路见车匠,识而呼之。”《北齐书·杨愔传》:“其聪记强识,半面不忘。”
背碑覆局
看过的碑文能背诵,棋局乱后能复旧。指记忆力强。—— 关于记忆的成语
出处:《旧唐书·文苑传上·张蕴古》:“张蕴古,相州洹水人也。性聪敏,博涉书传,善缀文,能背碑覆局,尤晓时务,为州闾所称。” 智周聪慧,举朝无比,日诵数万言,能~。★《太平广记》卷一四七引唐·韩琬《御史台记·高智周》
博闻强记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粲~,人皆不及。★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
博闻强识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的学者。
博闻强志
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描写记忆的成语
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 ~,明于治乱。★《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不可磨灭
磨灭:消失。永远消失不了。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出处:宋·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 但是我又不知道这是~的事实。★巴金《春雨》八
触目成诵
成诵:能背诵。看上一眼就能背下来。形容记忆力强。
出处:唐·姚思廉《陈书·陆瑜传》:“论其博综子史,谙究儒墨,经耳无遗,触目成诵。”
多*记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关于记忆的成语
出处:《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台韶国师法嗣》:“杭州九曲观音院庆祥禅师,余杭人也,辩才冠众,多闻强记,时天台人推为杰出。”
多闻强记
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天台韶国师法嗣》:“杭州九曲观音院庆祥禅师,余杭人也,辩才冠众,多闻强记,时天台人推为杰出。”
耳闻则诵
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出处:《晋书·苻融载记》:“融聪辩*,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作谓语、定语;指记忆力好
过目不忘
看过就不忘记。形容记忆力非常强。—— 描写记忆的成语
出处:《晋书·苻融载记》:“耳闻则育,过目不忘。” 公~,真天下奇才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过目成诵
成诵:能背诵。看过一遍就能背下来。形容记忆力强。
出处:《晋书·苻融载记》:“耳闻则诵,过目不忘。”《宋史·刘恕传》:“恕少颖司,书过目即成诵。” 天资高妙,~,出口成章。★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
记忆犹新
犹:还。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象刚才发生的一样。
出处:宋·刘克庄《后村全集·跋章南举千藁》:“仆曩官健上,多识其士,友去之数十年,犹记忆如新相知;今屈指故交存者十无一二。” 恭王因为皇帝的告戒,~,在这些加官进爵的事上,要避把持的嫌疑。★高阳《玉座珠帘》下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1:36
答案:棋高一着、技高一筹、过目不忘、背碑覆局。
1、棋高一着
qí gāo yī zhāo
【解释】一着: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棋艺高人一步。也比喻技高一等。
【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正所谓‘棋高一着,缚手缚脚’。”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超出别人
【近义词】技高一筹
【例句】高阳《胡雪岩全传·红顶商人》:“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来,到头来是朝中用事的人,棋高一着。”
【英译】a stroke above
2、背碑覆局
bèi bēi fù jú
【解释】看过的碑文能背诵,棋局乱后能复旧。指记忆力强。
【出处】《旧唐书·文苑传上·张蕴古》:“张蕴古,相州洹水人也。性聪敏,博涉书传,善缀文,能背碑覆局,尤晓时务,为州闾所称。”
【结构】联合式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的记忆力
【例句】智周聪慧,举朝无比,日诵数万言,能~。 ◎《太平广记》卷一四七引唐·韩琬《御史台记·高智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1:36
技高一筹!追问记忆力呢
追答只想到这个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21:37
技艺高超,半面不忘,背碑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