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3 06:49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7:07
在两晋南北朝三百多年的时间里,真正实现大一统的时间只有西晋短短的几十年,大部分的时间里都充斥着割据或战争,送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变换最频繁的时代,战争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同时"魏晋时期是一个变革的时期,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都呈现出有别于两汉的时代特征。"从宏观的角度看两晋南北朝,并纵向与秦汉、隋唐时期相比较,此时期有如下特点:
从*上来看,*局面四分五裂。两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政局动荡、割据纷争不断,此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只有三十屯年,即便是这短短的三十屯年,西晋的疆域也没有恢复到东汉时的版图范围。自西晋灭亡以后直到隋朝统一送段时间,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再也没有实现统一,它们始终分属于不同的政权,大多的时间都是南北对时的局势。而黄河流域始终都有多个政权存在,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格局呈现出了南北*、东西对时或者地区割据的局面,*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
从民族关系上来看,民族关系复杂多变。西晋灭亡以后,原来居于西晋王朝周边的匈奴、鲜卑、羯、氏、弟等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内迁。这些边疆民族或南下北上或东进西入,迁徙非常频繁,也造成了民族成分异常复杂。伴随着各个民族的迁徙,民族间的摩擦也不断发生,甚至发展到民族战争,而民族融合的进程也在民族迁徙中加速。在北方汉族南迁、少数民族内迁的前提下,此时期北方地区的主角是内迁的"五胡"即鲜卑、匈奴、羯、氏、宪与留居的汉族,各个民族杂居相处,北方汉族开始"胡化"进程,同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也开始了艰难的"汉化"进程。在南方地区,民族融合的过程表现为退守南方的北方汉族与南方化族以及越、蛮等族的融合,这种民族融合的过程也是"汉化"的过程。两晋南北朝历史实际是由北方边疆民族地区(鲜卑、羯、氏、宪等)、中原地区(西晋、十六国和北朝)、南方五朝(东晋、宋、齐、梁、陈)三大地域所构成的。在此期间由各个民族间的对抗到地域对抗所造成的民族兴衰、社会转型及制度冲突和文化交融等社会现象都表现的异常激烈和复杂多变。
从人口流动上来看,人口迁移非常频繁。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当时人口迁移的规模、范围、时间跨度和影响,都是前所未有的。东晋和南朝时期与十六国和北朝时期相比,人口迁移流动的方式又有很大的区别。东晋南朝境内的侨流人口大多是北方主动迁徙而来,大部分都在南方定居。而千六国和北朝时期人口流动大多是由胡族统治者强迫汉族和少数民族迁移的,送些迁移人口地位低下、处境巧惨,他们大多都被强制戍边或者从事农业生产。而北方政权更替十分频繁,于是送些被强制迁移的人口会被不同的政权统治者数次迁移,因此十六国和北朝时期的移民很少能定居下来,他们大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也赋予了此时期人口迁移频繁多变的特点。
四分五裂的*局面、复杂多变的民族关系、人口的大规模迁移流动是两晋南北朝显著的时代特点。589年,隋统一中国,结束了两晋南北朝*的局面,这体现了历史发展的趋势,这种由*走向统一的趋势主要由两个方面体现出来:其一,经济和文化发展使各个地区联系加强;其二,*、军事实力对比发生变化,使某一方具有了统一的实力。这也是本时期虽然呈现诸多*割据的局面,最终却走向统一的原因。两晋南北朝时期频繁的战乱推动着人口的大规模迁移,而迁移的流民和移民大潮则推动了语言文化的交流。民族间不断深入的交流打破了民族和地域间的隔阔,少数民族实现了"汉化",汉民族也不断地将本民族优秀的文化输送给少数民族,各民族间的隔阔在交流中逐渐消失,民族顾合成为*统一的前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7:08
西晋就是短暂统一17年,一场八王之乱就衣冠南渡了,然后建都金陵,后来南朝宋齐梁陈四代更替,北边就五胡乱华,十六国混战,最后隋朝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