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起诉问题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1-31 13:01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4 10:05
该问题提问的比较宽泛,因为劳动纠纷起诉就涉及到是单位起诉还是劳动者起诉的问题,凉着可起诉的范围是不同的。下面从起诉的主体及被告、诉讼范围等说下这个问题。
1、劳动纠纷起诉首先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纠纷,如果是单位起诉,那么被告就是具体的劳动者,如果是劳动者起诉,那么单位肯定是被告。而且起诉的基础建立在劳动关系上,像个体工匠与帮工、事业单位与其聘用人员、公务员与行政机关就不是劳动关系,也无法以劳动纠纷进行起诉。
2、起诉范围,如前所述是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有协商、调解、仲裁及诉讼。诉讼是最后的防线。协商就不用说了,协商好了就不会有后面的问题。但其中调解是最没有效力的,调解组织在收到调解申请十五日内未组织双方达成调解协议或者一方当事人在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需要说明的是,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不履行的,劳动者可持调解协议书向人民*申请支付令。
3、仲裁相对于调解来说效力更高一层,法律专门规定了仲裁的各种程序,其中相对于诉讼,仲裁的审理期限更短,需在受理仲裁申请四十五日内作出裁决,经延长也不得超过六十日。仲裁裁决实行一裁终局,当事人在收到裁决书十五日内不起诉即发生效力。
4、对于仲裁裁决,当事人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十五日内向*起诉,但起诉的范围有所不同,劳动者可以对所有仲裁裁决提起诉讼,但用人单位不得对以下仲裁裁决提起诉讼:1、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用人只有在上述仲裁裁决符合法定情形时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5、符合规定的劳动争议均可直接起诉,管辖*一般为用人单位所在地*,仲裁后的起诉要遵循法律规定的时限和范围。
以上回答为我结合法律法规的一些思考,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