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浮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3 08:22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4:31
浮云(fú yún)一词为多义词,基本解释为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另外,浮云一词还有其他几种比喻义和引申义。同时,浮云也作为一些专有名词使用。
〖floating clouds〗浮云,指漂浮的云彩:~蔽日。浮云一词在诗歌中作为意象使用时有多种含义,现也常单独作为比喻义或引申义使用。 【例句】 “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楚辞·九辩》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嗟乎!人生若浮云朝露。” ——《周书·萧大圜传》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关汉卿《窦娥冤》 “止水生心悟,浮云当可提。”――清·田兰芳《石仙堂(袁可立堂号)即事三首》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篇) “若比秋风逝流年,原来浮云只等闲。何论世上升沉事,弹指阴霾见晴天。”——清·戚惠琳 “她早一会的顾虑,像是一片浮云,给一阵风吹得了无踪影。”——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九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浮云一词在诗歌中的几种意象】 转载自《语文学习报》,有少量段落合并。 浮云,即天上飘浮的云彩,“浮”有飘浮、飘动之意。汉代苏武、李陵于河梁送别。李陵《与苏武诗三首》有“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苏武《诗四首》有“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其后,人们便常以“浮云”表示漂泊不定,变幻无常。
浮云奇葩(20张) 正是由于行踪无定的特征,浮云具有了象征浪迹天涯的游子的可能。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李白的《送友人》中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天空中随风飘浮的一朵白云,象征了友人的任意西东;而那徐徐而下,不忍遽然离开大地的“落日”,隐喻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淮上喜会梁州故人》),诗人韦应物把极长的时间、极宽阔的空间、极复杂的人事融进这两句诗中。这种沧桑之感,在宋人黄庭坚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寄黄几复》)中,也能领受到。 由于浮云的优游自如,它又获得了表现消闲洒脱个性、恬然自适生活的资格。《归去来兮辞》中有“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表现了陶潜身上决不违拗个性适应外在的东西的那一份*世界里难得的纯真与率直。王维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突显出诗人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形迹无拘无束无碍,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在流淌。柳宗元的“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渔翁》),有对陶诗的继承,也体现了自己的个性、境遇与追求。 由于浮云的倏忽来去,又被用以代表转瞬即逝的事物,也引申为不容易实现的事物或不愿去实现的事物。最早在《论语·述而》中便有“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以浮云来比喻不合义理而得到的富贵。 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说:“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以此表现曹将军沉醉丹青而不知老之将至,情操高尚,不慕荣利,视功名富贵如天上浮云一般淡薄的品质。“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在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那“云彩”多情地缭绕于前,不舍地尾随于后,又显得那么美好而又让人依恋。“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的《情歌》以微云、微风起兴,则表达了对祖国浓浓的思念之情。 浮云的“浮”,又有浮在表面,能遮挡外物之意,因而具备了比喻外在不良因素,不正当人事的侵害、腐蚀、阻挠等意义。《古诗十九首》第一首《行行重行行》中有“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这“浮云”,成了思妇心中外人对自己丈夫的*或是谗害,成了压在思妇心头赶不走、驱不散的愁云。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诗人沉痛的心情隐寓其中。因为阻碍,便有了许多冲破阻碍的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刘禹锡诗中“排云上”的“晴空一鹤”,就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王安石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则表现出杰出*家的胸襟气度和对自己、对事业的信心。老一辈*家陈毅的“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更表现出冲决阻碍,战胜*,走向胜利的坚定信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4:31
浮云(fú yún)一词为多义词,基本解释为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另外,浮云一词还有其他几种比喻义和引申义。同时,浮云也作为一些专有名词使用。
〖floating clouds〗浮云,指漂浮的云彩:~蔽日。浮云一词在诗歌中作为意象使用时有多种含义,现也常单独作为比喻义或引申义使用。 【例句】 “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楚辞·九辩》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嗟乎!人生若浮云朝露。” ——《周书·萧大圜传》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关汉卿《窦娥冤》 “止水生心悟,浮云当可提。”――清·田兰芳《石仙堂(袁可立堂号)即事三首》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篇) “若比秋风逝流年,原来浮云只等闲。何论世上升沉事,弹指阴霾见晴天。”——清·戚惠琳 “她早一会的顾虑,像是一片浮云,给一阵风吹得了无踪影。”——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九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浮云一词在诗歌中的几种意象】 转载自《语文学习报》,有少量段落合并。 浮云,即天上飘浮的云彩,“浮”有飘浮、飘动之意。汉代苏武、李陵于河梁送别。李陵《与苏武诗三首》有“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苏武《诗四首》有“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其后,人们便常以“浮云”表示漂泊不定,变幻无常。
浮云奇葩(20张) 正是由于行踪无定的特征,浮云具有了象征浪迹天涯的游子的可能。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李白的《送友人》中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天空中随风飘浮的一朵白云,象征了友人的任意西东;而那徐徐而下,不忍遽然离开大地的“落日”,隐喻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淮上喜会梁州故人》),诗人韦应物把极长的时间、极宽阔的空间、极复杂的人事融进这两句诗中。这种沧桑之感,在宋人黄庭坚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寄黄几复》)中,也能领受到。 由于浮云的优游自如,它又获得了表现消闲洒脱个性、恬然自适生活的资格。《归去来兮辞》中有“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表现了陶潜身上决不违拗个性适应外在的东西的那一份*世界里难得的纯真与率直。王维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突显出诗人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形迹无拘无束无碍,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在流淌。柳宗元的“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渔翁》),有对陶诗的继承,也体现了自己的个性、境遇与追求。 由于浮云的倏忽来去,又被用以代表转瞬即逝的事物,也引申为不容易实现的事物或不愿去实现的事物。最早在《论语·述而》中便有“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以浮云来比喻不合义理而得到的富贵。 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说:“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以此表现曹将军沉醉丹青而不知老之将至,情操高尚,不慕荣利,视功名富贵如天上浮云一般淡薄的品质。“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在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那“云彩”多情地缭绕于前,不舍地尾随于后,又显得那么美好而又让人依恋。“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的《情歌》以微云、微风起兴,则表达了对祖国浓浓的思念之情。 浮云的“浮”,又有浮在表面,能遮挡外物之意,因而具备了比喻外在不良因素,不正当人事的侵害、腐蚀、阻挠等意义。《古诗十九首》第一首《行行重行行》中有“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这“浮云”,成了思妇心中外人对自己丈夫的*或是谗害,成了压在思妇心头赶不走、驱不散的愁云。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诗人沉痛的心情隐寓其中。因为阻碍,便有了许多冲破阻碍的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刘禹锡诗中“排云上”的“晴空一鹤”,就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王安石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则表现出杰出*家的胸襟气度和对自己、对事业的信心。老一辈*家陈毅的“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更表现出冲决阻碍,战胜*,走向胜利的坚定信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4:32
看得见,摸不着的,都是浮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4:32
是神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4:32
看得见,摸不着的,都是浮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4:31
浮云(fú yún)一词为多义词,基本解释为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另外,浮云一词还有其他几种比喻义和引申义。同时,浮云也作为一些专有名词使用。
〖floating clouds〗浮云,指漂浮的云彩:~蔽日。浮云一词在诗歌中作为意象使用时有多种含义,现也常单独作为比喻义或引申义使用。 【例句】 “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楚辞·九辩》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嗟乎!人生若浮云朝露。” ——《周书·萧大圜传》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关汉卿《窦娥冤》 “止水生心悟,浮云当可提。”――清·田兰芳《石仙堂(袁可立堂号)即事三首》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篇) “若比秋风逝流年,原来浮云只等闲。何论世上升沉事,弹指阴霾见晴天。”——清·戚惠琳 “她早一会的顾虑,像是一片浮云,给一阵风吹得了无踪影。”——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九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浮云一词在诗歌中的几种意象】 转载自《语文学习报》,有少量段落合并。 浮云,即天上飘浮的云彩,“浮”有飘浮、飘动之意。汉代苏武、李陵于河梁送别。李陵《与苏武诗三首》有“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苏武《诗四首》有“俯观江汉流,仰视浮云翔”。其后,人们便常以“浮云”表示漂泊不定,变幻无常。
浮云奇葩(20张) 正是由于行踪无定的特征,浮云具有了象征浪迹天涯的游子的可能。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李白的《送友人》中说:“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天空中随风飘浮的一朵白云,象征了友人的任意西东;而那徐徐而下,不忍遽然离开大地的“落日”,隐喻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淮上喜会梁州故人》),诗人韦应物把极长的时间、极宽阔的空间、极复杂的人事融进这两句诗中。这种沧桑之感,在宋人黄庭坚的“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寄黄几复》)中,也能领受到。 由于浮云的优游自如,它又获得了表现消闲洒脱个性、恬然自适生活的资格。《归去来兮辞》中有“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表现了陶潜身上决不违拗个性适应外在的东西的那一份*世界里难得的纯真与率直。王维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突显出诗人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形迹无拘无束无碍,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在流淌。柳宗元的“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渔翁》),有对陶诗的继承,也体现了自己的个性、境遇与追求。 由于浮云的倏忽来去,又被用以代表转瞬即逝的事物,也引申为不容易实现的事物或不愿去实现的事物。最早在《论语·述而》中便有“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以浮云来比喻不合义理而得到的富贵。 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说:“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以此表现曹将军沉醉丹青而不知老之将至,情操高尚,不慕荣利,视功名富贵如天上浮云一般淡薄的品质。“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在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那“云彩”多情地缭绕于前,不舍地尾随于后,又显得那么美好而又让人依恋。“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的《情歌》以微云、微风起兴,则表达了对祖国浓浓的思念之情。 浮云的“浮”,又有浮在表面,能遮挡外物之意,因而具备了比喻外在不良因素,不正当人事的侵害、腐蚀、阻挠等意义。《古诗十九首》第一首《行行重行行》中有“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这“浮云”,成了思妇心中外人对自己丈夫的*或是谗害,成了压在思妇心头赶不走、驱不散的愁云。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诗人沉痛的心情隐寓其中。因为阻碍,便有了许多冲破阻碍的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词),刘禹锡诗中“排云上”的“晴空一鹤”,就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王安石的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则表现出杰出*家的胸襟气度和对自己、对事业的信心。老一辈*家陈毅的“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更表现出冲决阻碍,战胜*,走向胜利的坚定信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4:33
多细致的答案啊,你应该满意了,如果不满意,我看你还是加点儿问题补充吧,这让大伙怎么帮你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4:32
是神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4:33
多细致的答案啊,你应该满意了,如果不满意,我看你还是加点儿问题补充吧,这让大伙怎么帮你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4:32
看得见,摸不着的,都是浮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4:32
是神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4:33
多细致的答案啊,你应该满意了,如果不满意,我看你还是加点儿问题补充吧,这让大伙怎么帮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