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1-14 06:46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14 05:58
千亩晚稻不收割为越冬候鸟,候鸟迁徙是大自然的规律,人类是否也该遵从?各位, 这个话题非常好。首先,它涉及到的是平时老百姓喜闻乐见,经常讨论的话题,属于社会热点话题,比较接地气,也比较能引起大伙儿的共鸣。其次,这个问题具有科普的性质。我们知道,作为文字工作者,其职责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阐述事实,澄清谬误,引领社会舆论,起到为大众发声,为正义呐喊的作用;第二,文字工作者应该宣扬正确的价值导向,弘扬正能量。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文字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自己具有传道、解惑的职责,为百姓做好科普工作,是我们的应尽职责。今天的话题,正是具有科普价值的,所以是个好问题。小编就来聊聊这个话题。提问者这话的意思是,人类是否应该放弃定居生活,选择像候鸟一样迁徙。据专家考证,大约时是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放弃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转而过上定居生活。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其最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的出现。
据史料记载,大约1万年前,人类开从从采集过度到农耕,这是个漫长的过程,现在普遍认为转变是在世界多个地方同时进行的。应该说,采集者其实更了解自然,他们知晓森林、草场和河流里动植物的秘密,在野外驰骋的生活会更丰富多彩,即使到今天,人类对自然的向往仍然无比强烈,这大约就是漫长进化过程中早期采集生活的记忆根植进基因了吧。但是,当我们的祖先开始痴迷于操纵水稻、小麦、猪、牛、马等几种动植物的生命时,自身也开始被局于一隅。
要知道我们智人祖先的身体是在丛林的追逐中演化而来的,啸聚山林像风一样在奔跑,像猿(他们就是猿进化来的)一样从一根树转移到另一颗树,让他们俯下身子去挑水桶、给小麦除草,这简直就像在星巴克吃大蒜一样让人觉得违和。不过,祖先们挺过来了,一村一聚落,慢慢地延续了整个人类,顺带着驯化了好几种动物和植物,条件就是,他们再也没有机会在山林中像风一样自由了。因为粮食作物的驯化,导致了口粮的富裕,一个部落开是有机会养一批不劳稼穑的有闲人了,阶层开始分化,分化与固化过程导致了人的自由进一步丧失。农耕的开始也导致了人类对土地更为疯狂的迷恋,这又成为绵延近万年所有暴力冲突的来源。
另外,自从人类过上定居生活以后,自然资源的丧失便日益严重,生态多样化也遭到破坏。农业是人类对极少数几种动植物的筛选驯化过程,某一个地区集中种植了小麦、水稻,晚一点的时候玉米又大规模种植,这一切都意味着当地丰富物种逐步让位给单一的作物。如果真有传统农业,传统的意义也在于人对自然的主动选择的过程。定居农耕、农业革命,似乎只是人类发展过程中一个权衡利弊后的糟糕选择,也可能是没有选择的选择,毕竟,历史没有办法假设,毕竟,在农业革命的恩泽下,人类文明磕磕碰碰地延续到了现在。综上所述,理论上人类应该可以像候鸟一样迁徙,但我们没有选择的机会。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14 05:52
人类当然也要遵从大自然的规律。大自然的规律不仅仅维持了大自然的环境,更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此作为人类,我们应该遵从自然的发展规律,只有尊重自然,才能让我们发展的更好。
候鸟迁徙本是大自然的规律,因此有些人会这样问,为何人类会千亩晚稻不收割,从而给候鸟提供食物,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入冬以来,鄱阳湖水位偏高,食物较少, 因此候鸟不得以入稻田间觅食,如若我们加以驱赶,甚至是加以捕杀,那么来年的冬天我们必将看不到候鸟的迁徙,这难道不就破坏了大自然的发展规律吗。况且对于我们来说,候鸟也是一种生命,尊重生命更是尊重我们自己,况且一个物种的灭绝必将会导致环境发生改变,最终影响的还是我们自己。因此千亩晚稻不收割不仅仅代表着我们尊重自然的决心,更代表着我们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决心。
人类的生产活动也会对自然界产生一些影响。候鸟的迁徙本就是大自然的规律,如若鄱阳湖的水位没有上升,那么候鸟就不会出现食物短缺的现象,也就不会来到稻田里进行觅食,而鄱阳湖水位的上升肯定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离不开关系,因此人类有责任也有义务去处理好这样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对人类自己负责,更是对候鸟以及自然负责。只有人类尊重自然的规律,从而形成一种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生存模式,人类才能发展得更好,自然环境才能变得更好。
人类未来发展的趋势必然是人与自然和平发展的模式,因此作为如今的人类来讲,我们需要爱护身边的环境,从而让人类得到长远的发展。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14 05:53
是的。因为人类也是大自然的一份子,所以遵从大自然的规律才能和谐共处。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14 05:55
千亩晚稻不收割为供越冬候鸟取食,候鸟迁徙一直是大自然的规律。地球的生态是一个整体,彼此之间息息相关,人类也该遵从规律,保护候鸟,才能够真正让万物和谐共存。
近日,大量越冬的候鸟为了生存来到江西省余干县康山垦殖场插旗洲分场的稻田觅食,导致当地稻田稻子被候鸟食尽,损失十分严重,无奈的种植户一开始只有不断驱赶候鸟。种植户称:“候鸟吃掉了我们的稻子,怎么会不痛心呢?说不心痛那是假话。可是每次驱赶后候鸟又飞回来,根本不是办法,慢慢地我们心里也不忍心赶了。”
余干县有关部门了解了这个情况,他们决定把这千亩晚稻留给这群越冬候鸟,向种植户发放了百亩稻田收购款,约14万元。除了提供这些不收割的专门供候鸟取食的稻田外,余干县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还专门成立了候鸟巡护队,他们把闲人撤出来,在外围打造了一个面积达3000余亩的栖息地,专门供候鸟栖息和觅食,还聘请15名护鸟队员24小时监测保护候鸟,严禁外人进入打扰、驱赶候鸟。每天清晨,成群的白鹤飞来在稻田里觅食,作为全球仅有4000只左右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应该不必为如何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而担忧了。
地球是一个整体,鸟类是我们的朋友,候鸟迁徙更是大自然的规律。况且,许多迁徙的鸟类都是国家保护动物,保障迁徙候鸟的安全是每个人的职责所在。如果没有这些鸟类,地球生态也会失去平衡。所有人类不应该捕杀这些鸟类,当发现有受伤的鸟类的时候,更要主动去进行救治。在一些地区,相关部门也要向人们普及对候鸟的保护等相关知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6-14 05:51
不应该。人类又不是候鸟,不需要跟着季节的变迁迁移,不用遵从,只是需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