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1-13 07:4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1-15 09:55
赵希海1962年起从事林业生产建设。20多年里,他伐过多少棵树,留下多少根桩,连他自己都没有计算过。1989年,当了半辈子伐木工的赵希海退休了。此时,他宣布了一个“重大的计划”:“要在70岁前,为国家义务植树10万株。”面对家人不解的目光,赵希海解释道:“我觉得人活着总要有点价值。过去我伐树,现在有时间了要抓紧补上,只砍不栽,山都秃了,咱子孙后代还有啥出路?”
赵希海把“偿还”当做对大山的承诺,当成有生之年的最大责任。他背起铁锹干粮,踏上了义务植树的征程。
退休后的第一个春天,赵希海把造林的第一个战场设在距家3公里的八卦岭上。为了给这片荒山披上绿装,他从林场要来了4.6万棵树苗,给自己下了“死任务”,每天必须种1000棵树。为此他每天凌晨4点就出发,背上背筐,扛着镐头,再揣上几片去痛片和胃药。
饿了吃口干粮,渴了喝口山泉。风雨无阻地在八卦岭上苦干了一个半月,赵希海终于完成了“死任务”。看着4.6万棵幼树在风中摇曳,他一个人坐在山坡上笑了。
大山见证了赵希海18年间开拓出的绿色事业。18年,他义务植树17万多株,成活11万多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