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1-16 02:5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7-29 09:45
孟子身处战国中期,这是一个战争不断的时代,经济、政治、文化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随着铁犁牛耕的推广使用,生产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大量的耕田被开垦,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私田,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逐渐土崩瓦解。越来越多的人凭借军功、贸易获得私田,而王公贵族在这样的变动下渐渐失去世代相传的土地,土地私有制逐渐得以确立。而孟子主张“井田制”,并将其作为施行“仁政”的基础。在孟子看来,“井田制”不仅可以保证国家的税收和农民的收入,也可以使农民建立起高尚的心志和稳定的生活。然而在当时私田大量涌现、土地私有制露出萌芽的情况下,“井田制”已经失去了其现实基础。此外由于战火连天,农民们常常为了躲避战争而流离失所、居无定处,根本无法进行耕作,因此,“井田制”已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而作为孟子“仁政”实施的现实基础,不合时宜的“井田制”使得其“仁政”也难以施行。其次,私有制的盛行使得社会阶层发生了很大的变动。一方面,许多平民因为军功、贸易等原因得到大量私田,有了一定的财产,社会地位也得到了提高,同时一部分贵族和士沦则落为平民。另一方面,周王朝日渐没落,齐、楚等大国对天子的地位虎视眈眈,滕国、宋国等小国也试图通过变法谋求生存。各国都企图通过推动战争,实现社会变革,从而达到自己的利益,即“王天下”。在这个竞相争王的社会中,利益对君主才是最重要的。“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梁惠王上》),梁惠王期待孟子能够给自己一些富国强兵的建议与策略,而孟子却认为拥有“仁义”就足矣。在孟子看来,仁义是制胜法宝,但是在君主看来只有赢得战争才是强国之关键,两者思想意识的差别使得孟子的“仁政”学说并不受君主喜欢。孟子认为百姓是国家政治的第一位,一切政策的实施都应该以百姓为主,因此君主若想实现“王天下”,就必须从百姓的利益出发。在国家民族之间的竞争中,仁义道德、百姓民心确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自古以来,没有哪一个朝代的更替是由仁义道德决定的。战争总是政治斗争的延续并决定孰胜孰败,哪怕是孟子称为道德典范的周文王也是靠战争夺取天下的。在当时那个各国均想称霸天下的时代,无论是保卫还是扩张自己的领土,战争都是唯一且必需的途径。在这样的现实面前,孟子的“仁政”显得就很软弱无力。来源:西部论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