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1-06 11:5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3-05 05:47
端承桩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标高作为参考指标;摩擦桩桩端标高控制为主,贯入度作为参考指标。
桩基础根据其在土中受力情况不同,可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 端承桩是穿过软弱土层而达到深层坚实土的一种
桩,上部结构荷载主要由桩尖阻力来承担; 摩擦桩是完全设置在软弱土层一定深度的一种桩,上部结构荷载要由桩尖阻力和桩身侧面与土之间的摩擦力共同来承担。
摩擦型桩包括摩擦桩、端承摩擦桩 极限状态下,以摩擦力为主,端承力很小或不计;
端承型桩包括端承桩、摩擦端承桩 极限状态下,以端承力为主,摩擦力很小或不计;
主要区别在桩的受力模式上。
摩擦桩指的是指桩底位于较软的土层内,其轴向荷载由桩侧摩擦阻力和桩底土反力来支承,而桩侧摩擦阻力起主要支承作用的桩。主要用于岩层埋置很深的地基,是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由桩侧阻力承受的桩。
端承桩是上部结构荷载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的桩。它穿过软弱土层,打入深层坚实土壤或基岩的持力层中。 打桩时主要控制最后贯入度,入土标高作参考。测量最后贯入度应在桩顶无破坏、锤击无偏心、锤的落距符合规定、桩帽和桩垫正常等情况下进行。
端承桩阻力产生机制
在荷载传递机制上,端承桩与摩擦桩存在很大差异。相比较而言,大多数端承桩支承在良好土层或岩层上,可见端承桩的桩端支承基础相对较好,桩端反力成为端承桩的荷载抗力主要提供者。我国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明确规定:端承桩的中性点位于不可压缩土层的表面。正是由于端承桩的支承基础较好,从而保证了端承桩的沉降幅度较小。
许多研究一致认为,端承桩是否产生负摩阻力,只有桩周土体沉降对此产生影响, 端承桩本身压缩变形以及桩端沉降可不予考虑,而且中性点位于土层与桩端持力层交界处。桩身摩阻力的方向取决于桩 - 土相对位移关系。常规的端承桩,在工作荷载的作用下,桩身产生压缩以及向下的刺入变形,而桩周土体未发生变形。在负摩阻力出现的情况下,此时桩周土体出现向下的变形, 而桩身同样也存在压缩变形和向下的刺入变形。
此时桩 - 土相对位移关系决定中性点的位置。人们普遍认为不可压缩土层的表面的土体沉降为零,而桩在这个位置的沉降为桩端向下的刺入变形与桩身在不可压缩土层中那部分的压缩变形之和。实际上,不可压缩土层表面处桩的沉降大于土体沉降。因此,中性点位置应该高于不可压缩土体的表面处。中性点的确切位置取决于土体的沉降与桩身压缩变形和桩端刺入变形之间的相对关系 。
百度百科-摩擦桩
百度百科-端承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