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3 04:4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3:50
在2019年的暑期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犹如天降,被赠予了“国漫之光”“票房黑马”的头衔,受到感召而去影院“二刷”、“三刷”者络绎不绝。对近年中国电影保持关注的人应该不会对这样的情景感到陌生,它让人联想到此前《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白蛇·缘起》等片上映时的情景。
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票房奇迹现象甚至为中国电影业界带来了一个新的词汇:“口碑营销”。如今,《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14天,票房已达到30亿元。某平台软件预测其总票房最终将超过45亿元,有望成为中国影坛历史票房的前三名。无独有偶,上述四部“爆款”影片除了都曾揽获诸如“国漫之光”等头衔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是对中国经典文学或者民间故事的创造性改写。
经典文本的影像化改编是一种对内容的重构,一直以来,对中国文化的改编与阐释始终根植于中国电影的创作传统之中,在动画电影的发展史上则尤为突出。新中国成立后,以上海美影厂的作品为代表,例如《神笔》《孔雀公主》《过猴山》《鹿铃》《宝莲灯》等,都实现了中国电影民族性追求在影像形式。
风格与技术上对西方话语的革新与超越,也借助它们对经典文学或民间故事的影像化重释,将中国传统文化中深邃的哲学思想与文化标识注入至“中国故事”之中,在国际上形成了能见度极高且被公认的“中国学派”。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3:51
亲,你好,请采纳我,谢谢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3:51
能够帮助我们去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及传统文化。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3:52
对中国文化的改编与阐释始终根植于中国电影的创作传统之中,在动画电影的发展史上则尤为突出。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23:52
既要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也不能故步自封,不接受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