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3 05:5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3:21
1895年出生于福建龙溪(今漳州平和坂仔)一个*教家庭,父亲为教会牧师。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读了一年,助学金却被停了,林语堂只好前往法国打工,后来到了德国。先在耶拿大学攻读,1922年通过转学分的方式获得了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后又到莱比锡大学攻读比较语言学,1923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
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并在《语丝》上发表第一篇文章《论士气与思想界之关系》。1925年,任教育部所属“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委员,并出版《末笔检字法》 。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言。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28年,任*研究院英文总编辑,发表独幕悲喜剧《子见南子》,并出版《开明英文读本》 。1929年,任中研院史学特约研究员,及上海东吴大学法律学院英文教授 。1930年,国际笔会中国分会于上海成立,林语堂为发起人之一 。1931年,任中研院西文编辑主任,及史语所兼任研究员 。1932年创办《论语》半月刊,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为编写范围与态度(翌年提出),提倡幽默文学 。1933年3月1日,林语堂抓住萧伯纳逗留上海的时机,推出《论语》专号,刊登介绍萧伯纳的文章,为社会上的“幽默热”推波助澜。1934年创办《人间世》,出版《大荒集》。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孔子的智慧》《生活的艺术》,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7年,《苏东坡传》费时三年完成,是先生最偏爱的作品 。1948年,赴巴黎出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文组主任 。
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54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因林语堂与南洋大学校董发生分歧,仅上任半年。1966年定居台湾,出版《平心论高鹗》,讨论《红楼梦》后四十回真伪问题,引发红学辩论 。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主持编纂《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 1972年10月,《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编竣出版,林语堂视此为写作生涯巅峰之作 。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出版《京华烟云》,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1976年3月26日在香港去世,四月移灵台北,长眠于故居后园中,享年八十岁。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1 23:21
1895年出生于福建龙溪(今漳州平和坂仔)一个*教家庭,父亲为教会牧师。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读了一年,助学金却被停了,林语堂只好前往法国打工,后来到了德国。先在耶拿大学攻读,1922年通过转学分的方式获得了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后又到莱比锡大学攻读比较语言学,1923年获得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
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并在《语丝》上发表第一篇文章《论士气与思想界之关系》。1925年,任教育部所属“国语罗马字拼音研究委员会”委员,并出版《末笔检字法》 。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言。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28年,任*研究院英文总编辑,发表独幕悲喜剧《子见南子》,并出版《开明英文读本》 。1929年,任中研院史学特约研究员,及上海东吴大学法律学院英文教授 。1930年,国际笔会中国分会于上海成立,林语堂为发起人之一 。1931年,任中研院西文编辑主任,及史语所兼任研究员 。1932年创办《论语》半月刊,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为编写范围与态度(翌年提出),提倡幽默文学 。1933年3月1日,林语堂抓住萧伯纳逗留上海的时机,推出《论语》专号,刊登介绍萧伯纳的文章,为社会上的“幽默热”推波助澜。1934年创办《人间世》,出版《大荒集》。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孔子的智慧》《生活的艺术》,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7年,《苏东坡传》费时三年完成,是先生最偏爱的作品 。1948年,赴巴黎出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艺文组主任 。
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54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因林语堂与南洋大学校董发生分歧,仅上任半年。1966年定居台湾,出版《平心论高鹗》,讨论《红楼梦》后四十回真伪问题,引发红学辩论 。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主持编纂《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 1972年10月,《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编竣出版,林语堂视此为写作生涯巅峰之作 。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出版《京华烟云》,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1976年3月26日在香港去世,四月移灵台北,长眠于故居后园中,享年八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