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文章1 问答文章501 问答文章1001 问答文章1501 问答文章2001 问答文章2501 问答文章3001 问答文章3501 问答文章4001 问答文章4501 问答文章5001 问答文章5501 问答文章6001 问答文章6501 问答文章7001 问答文章7501 问答文章8001 问答文章8501 问答文章9001 问答文章9501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生活化理念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3 07:42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8:55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当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儿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如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单调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变成活灵活现的生活情境,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并能随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通过重组教材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陶行知先生也曾说:“教育与生活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很多学生总觉得数学学习枯燥乏味,深奥难理解,造成之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教材和我们的课堂教学与生活脱离,学生学到的理论性过强的抽象的数学。事实上,数学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并诱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要灵活处理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筛选、补充、整合、自主设计学习内容,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把教材中那些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的题目,力求将新知的呈现方式寓于生活现象,贴近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习自己身边的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生活中的原型组织合作探究数学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也只有让数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数学教学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新的数学课程教材在研发过程中就注重在生活中寻找原型。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生活原型,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就生活在数学当中,生活无处不数学,教学活动事半功倍,学生对探究数学生发浓厚的兴趣儿。兴趣儿是最好的老师。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一课,课前给每个学习小组布置了一个任务:每个小组成员制作一个长方体纸箱。课堂上合作理解“表面积”的含义之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测量出纸箱的长、宽、高,记录数据然后计算,最后得出结论。如果用字母a,b,h分别代表长、宽、高,用S代表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么一个完整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就是:S=2(ab+ah+bh)。之后这位教师布置给各个小组一个任务:让小组长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各小组自己寻找长方体实物,先测量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所测量的实物的表面积。通过实际操作,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魅力所在,学生兴趣儿高涨,再也没有数学枯燥无味的厌倦想法。数学一旦回归到生活大海之中,学生就会尽情的畅游其中。
(三)利用熟悉的生活来创设研学情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经常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贴近他们的生活素材。如:在教学“千克和克”时,让学生到生活中观察几件物品的包装,记下他们的重量,在交流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如:方便面袋上印着总量70克 面饼65克,从而知道调味袋和包装重5克。食用盐包装袋上印着净含量500克±10克等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留心观察,敢于质疑,大胆探索去获取知识,不仅对书本知识的印证和补充,又是一件对生活的适应。如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中导入时,安排了一段小插曲:你们知道人体的许多有趣比例吗?头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也是1:7,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的长度比大约是1:1 … 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同时引出“比例”的学习,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经历了一次知识发现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来激发学习兴趣。
现实生活中,小学生从混沌未知到认识简单的数字,从而开始数学的学习,这其中有许多他们不明的数学知识,怎样和他们探讨生活中的未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逐步引导他们步入数学知识的殿堂,是数学“生活化教学”目的之所在。“生活即教育”,在教学中我注重提炼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和学生进行探讨。如:在教学 “乘法估算”时,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先要把两个因数最高位后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估算。此后,我让学生再估算:妈妈一行12人旅游,现在要买12瓶矿泉水,每瓶1元1角,请你算一算大约要多少钱?学生很快估算出10元,此时,有一个学生说“10元钱买不回12瓶矿泉水,妈妈带20元钱就完全可以买回所有的水了”那么,应该怎样估算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争论中,满足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又如:在教学乘法后,我让学生猜一道题:有两对父子去吃饭,可是服务员却给了他们3双筷子,这是为什么?再问:同学们都知道4×5 = 20,现在只有10盆花,要求摆成5行,每行4盆,该怎么摆?这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一下子就激引起了学生们的浓厚兴趣。课堂中,教师要善于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数学的趣味性、现实性,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诱发学生思维的*。
(五)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归宿。通过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知识,巩固知识,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不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爱玩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创设让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机会,既能激起学生的表现欲、好奇心,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从动作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例如:在教学面积的计算时,学生通常是硬套公式,至于面积计算到底有什么用处并不了解。我们可以通过以给教室做窗帘为切入口,让学生测算一下需要多少布料。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有的开始动手测量窗户的大小,有的三五人一起讨论自己家里窗帘的样子,做窗帘时应该注意些什么等等,气氛十分热烈。教师适时引导:首先要测量出窗户的大小,其次要考虑窗帘要比窗户长一些、宽一些,如果是面积较大的可用两幅窗帘对拉,两幅窗帘中间还应考虑应有的重叠部分等等。再让设想一致学生自由组成设计小组,共同探讨,将讨论结果绘成图并计算出结果。一时间学生的讨论、争辩声不绝于耳,每一个人都全身心的投入,开心自主地灵活运用各种知识,深入地掌握了面积的相关知识及应用。
(六)在生活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也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和判断推理,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问题。因而,有目的地开展与生活实际联系的课外活动既深化所学的课内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能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在*真的问题情境中展开自主探究的过程,充分展示学生的数学才华,促进学生的应用数学技能得以提高。比如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进行“步测、目测”的教学,让学生亲自走一走、量一量。如在教学“比例应用题”时,可以让学生运用比例知识测量出学校旗杆的高度。方法:将一根一米长的木棍立于旗杆旁,用卷尺分别量出木棍与旗杆的影长,再运用比例知识计算出旗杆的高度。用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寓教于乐,增强学生数学学习*。我们还可以用实践的形式锻炼学生,寓教于动,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才能,用数学的思想熏陶学生,寓教于思,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水平。努力培养学生从小用数学的方法去实践生活,感受生活的数学与数学的生活,沟通数学解决方法与生活问题解决策略之间的联系点。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体验出发,将数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中,营造一种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运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游戏活动、多媒体教学、实践活动等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模拟、再现和创设生活情境,寓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于教学全过程,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经历“生活―数学―生活”这样一个数学学习过程,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七)练习形式生活化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以致用”明确地说明了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数学练习必须架设起“学”和“用”之间的桥梁,把练习设计生活化。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后,我要学生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和宽,以及门窗和黑板的长和宽,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测算教室要粉刷的面积。通过学生具体搜索信息,并对信息加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真实体验。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总之,培养学生数学生活化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和谐地结合起来,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数学, 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18:55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修订版)当中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儿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如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单调枯燥的数学问题转变成活灵活现的生活情境,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生活实际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并能随时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通过重组教材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陶行知先生也曾说:“教育与生活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很多学生总觉得数学学习枯燥乏味,深奥难理解,造成之一结果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教材和我们的课堂教学与生活脱离,学生学到的理论性过强的抽象的数学。事实上,数学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教师要善于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将学生熟悉的蕴含着数学知识的生活实例引进课堂,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并诱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要灵活处理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筛选、补充、整合、自主设计学习内容,把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把教材中那些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化的题目,力求将新知的呈现方式寓于生活现象,贴近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学习自己身边的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生活中的原型组织合作探究数学问题。
数学源于生活,也只有让数学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数学教学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新的数学课程教材在研发过程中就注重在生活中寻找原型。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生活原型,让学生感受到我们就生活在数学当中,生活无处不数学,教学活动事半功倍,学生对探究数学生发浓厚的兴趣儿。兴趣儿是最好的老师。例如有一位教师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一课,课前给每个学习小组布置了一个任务:每个小组成员制作一个长方体纸箱。课堂上合作理解“表面积”的含义之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测量出纸箱的长、宽、高,记录数据然后计算,最后得出结论。如果用字母a,b,h分别代表长、宽、高,用S代表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么一个完整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就是:S=2(ab+ah+bh)。之后这位教师布置给各个小组一个任务:让小组长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各小组自己寻找长方体实物,先测量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所测量的实物的表面积。通过实际操作,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魅力所在,学生兴趣儿高涨,再也没有数学枯燥无味的厌倦想法。数学一旦回归到生活大海之中,学生就会尽情的畅游其中。
(三)利用熟悉的生活来创设研学情境。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渗透在生活的每个角落。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经常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贴近他们的生活素材。如:在教学“千克和克”时,让学生到生活中观察几件物品的包装,记下他们的重量,在交流时,同学们提出了许多现实的问题,如:方便面袋上印着总量70克 面饼65克,从而知道调味袋和包装重5克。食用盐包装袋上印着净含量500克±10克等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留心观察,敢于质疑,大胆探索去获取知识,不仅对书本知识的印证和补充,又是一件对生活的适应。如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中导入时,安排了一段小插曲:你们知道人体的许多有趣比例吗?头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脚底长与身高的比大约也是1:7,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的长度比大约是1:1 … 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同时引出“比例”的学习,可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经历了一次知识发现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来激发学习兴趣。
现实生活中,小学生从混沌未知到认识简单的数字,从而开始数学的学习,这其中有许多他们不明的数学知识,怎样和他们探讨生活中的未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逐步引导他们步入数学知识的殿堂,是数学“生活化教学”目的之所在。“生活即教育”,在教学中我注重提炼生活中的一些小问题和学生进行探讨。如:在教学 “乘法估算”时,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先要把两个因数最高位后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估算。此后,我让学生再估算:妈妈一行12人旅游,现在要买12瓶矿泉水,每瓶1元1角,请你算一算大约要多少钱?学生很快估算出10元,此时,有一个学生说“10元钱买不回12瓶矿泉水,妈妈带20元钱就完全可以买回所有的水了”那么,应该怎样估算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争论中,满足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又如:在教学乘法后,我让学生猜一道题:有两对父子去吃饭,可是服务员却给了他们3双筷子,这是为什么?再问:同学们都知道4×5 = 20,现在只有10盆花,要求摆成5行,每行4盆,该怎么摆?这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一下子就激引起了学生们的浓厚兴趣。课堂中,教师要善于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教学内容,增加数学的趣味性、现实性,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诱发学生思维的*。
(五)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归宿。通过创造条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知识,巩固知识,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不断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爱玩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创设让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机会,既能激起学生的表现欲、好奇心,又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从动作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例如:在教学面积的计算时,学生通常是硬套公式,至于面积计算到底有什么用处并不了解。我们可以通过以给教室做窗帘为切入口,让学生测算一下需要多少布料。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有的开始动手测量窗户的大小,有的三五人一起讨论自己家里窗帘的样子,做窗帘时应该注意些什么等等,气氛十分热烈。教师适时引导:首先要测量出窗户的大小,其次要考虑窗帘要比窗户长一些、宽一些,如果是面积较大的可用两幅窗帘对拉,两幅窗帘中间还应考虑应有的重叠部分等等。再让设想一致学生自由组成设计小组,共同探讨,将讨论结果绘成图并计算出结果。一时间学生的讨论、争辩声不绝于耳,每一个人都全身心的投入,开心自主地灵活运用各种知识,深入地掌握了面积的相关知识及应用。
(六)在生活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也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和判断推理,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问题。因而,有目的地开展与生活实际联系的课外活动既深化所学的课内知识,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能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在*真的问题情境中展开自主探究的过程,充分展示学生的数学才华,促进学生的应用数学技能得以提高。比如我们可以把学生带到操场进行“步测、目测”的教学,让学生亲自走一走、量一量。如在教学“比例应用题”时,可以让学生运用比例知识测量出学校旗杆的高度。方法:将一根一米长的木棍立于旗杆旁,用卷尺分别量出木棍与旗杆的影长,再运用比例知识计算出旗杆的高度。用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寓教于乐,增强学生数学学习*。我们还可以用实践的形式锻炼学生,寓教于动,培养学生数学应用的才能,用数学的思想熏陶学生,寓教于思,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水平。努力培养学生从小用数学的方法去实践生活,感受生活的数学与数学的生活,沟通数学解决方法与生活问题解决策略之间的联系点。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体验出发,将数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中,营造一种现实而有吸引力的学习背景,提供给学生充分进行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运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游戏活动、多媒体教学、实践活动等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模拟、再现和创设生活情境,寓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于教学全过程,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经历“生活―数学―生活”这样一个数学学习过程,建立一种开放的、与生活相结合的、生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七)练习形式生活化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以致用”明确地说明了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数学练习必须架设起“学”和“用”之间的桥梁,把练习设计生活化。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又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后,我要学生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和宽,以及门窗和黑板的长和宽,然后利用所学的知识,测算教室要粉刷的面积。通过学生具体搜索信息,并对信息加以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整个过程都是学生学习长方体表面积的真实体验。有利于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
总之,培养学生数学生活化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将数学与生活紧密和谐地结合起来,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养成运用数学的态度观察和分析周围事物,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数学, 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
...的话有啥影响,怎么听说对六年后换证有影响? ...重新刷学时吗,科一科二科三科四可以转校吗? 考完科一科二科三科四要多久 ...但是科目三的学时没有打满对以后有没有影响? 我的学时卡没有打过,一点都没有,不过我科一科二科三科四都全部考完了... 五行穿搭2021年10月8日五行属什么怎么穿衣 十月八日上到十月几日 ipadmini和iphone6是充电器不一样、还是数据线不一样呢?可以互相使用充 ... iphone6的插头可以通用ipad mini 吗 iphone6和ipad mini的充电器可以通用吗 如何在生活化情境中培养幼儿数学学习兴趣 如何在农牧区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二驴死亡原因是什么? 如何在数学课堂发挥情境教学优势 如何使数学教学运用生活化 快手上面的二驴的id是多少?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如何将数学问题融入实际生活情境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 如何将生活知识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 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 如何让生活情境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如何有效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谁知道二驴的快手 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数学教学 组合贷款中公积金贷款如何还款? 农行贷记卡还款问题 农行信用卡是合并还款还是独立还款? 手机存储卡打不开,求高人指点 假设某商业集团数据库中有一关系模式R如下: 手机存储卡打不开需格式化怎么办里面照片还可以恢复么 如何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手机上永远不接收对方信息怎么设置 和别人聊天时应该注意啥? 什么叫晕轮效应? 怎么理解晕轮效应? 什么是晕轮效应 何谓“晕轮效应”?举例说明如何在人际关系运用 面试中的晕轮效应具体指什么? 烧水时,有一股塑料或橡胶烧焦的气味,我担心是电线烧到胶皮了,电热水壶还能用吗?安全吗? 烧焦的开水壶可以继续使用吗 电水壶底有些烧焦还能用吗? 看管的看字读音 用什么方法可以批量下载自己QQ空间的照片?按原图尺寸批量下载,保存到电脑上? 看字是多音字吗? 青鸟殷勤为探看 看字怎么读? 刚把电热水壶放座上,它的底座突然一直冒烟,还有刺鼻的糊味,是咋回事,还能用吗 以下看字该选哪个读音?? 看字的第二个读音是什么? 看字在平水韵里读音 我能顺着小路回家。(看字读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