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剧这一百年都有哪些成就?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22:58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8 14:54
今年是中国话剧诞生100周年。话剧是从西洋传入中国的。话剧界通常把1907年定为中国话剧的创始年。其实早在19世纪末,欧洲的话剧就逐渐流入中国。1889年上海的圣约翰书院就演出了英语短剧和穿时装的汉语剧《官场丑史》;1901年上海的南洋公学演出了时事新戏《六君子》、《义和团》,当时称新剧、文明新戏;1903年上海育才学堂编演了文明戏《张汶祥刺马》;1905年上海民立中学学生汪优游(即汪仲贤)发起组织了话剧团体文友会,演出了《捉拿安德海》、《江西教案》等剧;1906年汪优游、朱双云等又成立开明演剧会进行演剧活动;这些都是中国话剧运动的前奏。
20世纪初,中国正处于资产阶级*的前夜,一些有志的青年苦心寻求真理和救国的良方。当时日本在民权运动中产生了一种叫新派剧的戏剧,其中的民主精神和新颖形式深深引起了一些爱好戏剧的留日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在它的影响下,1906年冬我国留日学生李叔同、曾孝谷等在东京组建了文艺团体春柳社。李叔同,字息霜,浙江平湖人,客居天津,1905年东渡日本,入东京日本国立美术专门学校学习绘画,兼攻音乐。1910年学成回国,1912年加入资产阶级*团体南社,1918年皈依佛门,取法号弘一。曾孝谷,四川成都人,留学日本也在东京国立美术专门学校就读。后来加入春柳社的有在早稻田大学文科留学的欧阳予倩、在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就读的陆镜若以及吴我尊、黄喃喃、李涛痕、马绛士、谢抗白、庄云石等。春柳社以研究各种文艺为目的,并最先建立了演艺部。春柳社演艺部的章程所定的宗旨是“改良戏曲,为转移风气之一助,无论演新戏、旧戏,皆宗旨正大,以开启智识,鼓舞精神为主”。
1907年2月,春柳社在东京中华*教青年会礼堂的赈灾游艺会上演出了话剧《茶花女》第三幕,主要情节是亚猛的父亲访问茶花女,茶花女忍痛答应离开亚猛。由李叔同饰演默凤(茶花女),唐肯饰亚猛,曾孝谷饰亚猛的父亲,孙乾三饰默凤的女友配唐。其中曾孝谷饰演亚猛父亲一角尤为成功。日本新派剧名优藤泽浅二郎不仅支持演出,并到场指导。这是春柳社成立后的首次演出,也可称中国第一次话剧的正式演出,它对国内正在孕育的话剧活动具有重大的影响。后来欧阳予倩在《自我演戏以来》中说:“这一回的表演可以说是中国人演话剧最初的一次”。
同年6月,春柳社又假座东京本乡座,举行“丁未演艺大会”,正式公演五幕话剧《黑奴吁天录》,它由曾孝谷根据美国女作家斯陀夫人的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中译本(林琴南、魏易译)改编。戏的主人公哲而治是一个“性刚烈,有才识”的黑奴,戏中写哲而治被主人韩德根租给威立森工厂。他发明了一种机器,得到威立森的奖赏。韩德根因之大怒,将哲而治带回家中,倍加*。哲而治设法逃走。哲而治的妻子意里赛在白人解而培家里为奴,他们的儿子小海雷同另一个老黑奴汤姆,被解而培抵押给了奴隶贩子海留。他们也逃了出来。这些黑奴在深山雪崖相遇。这时,韩德根带人前来追捕,哲而治奋力搏斗,终于杀死奴隶贩子,大家逃脱了罗网。《黑奴吁天录》较为深刻地揭露了美洲买卖黑人和种族压迫的罪恶,曾孝谷的改编本,尤其突出了奴隶的反抗精神,反映了中国民众日益高涨的民族民主思想。主要演员有曾孝谷、李叔同、黄喃喃、谢抗白等,欧阳予倩扮演解而培的儿子小乔治。这是中国话剧第一个创作的剧本,全剧采用西方话剧的分幕方法,幕间没有幕外戏,以口语对话和动作作为主要表演手段,相当完整地体现了话剧的演出样式。它的演出在东京引起很大的轰动,并引起日本文化界、戏剧界的关注,著名作家坪内逍遥、小山内熏等都来观看演出,在日本颇有影响的杂志《早稻田文学》用了20页的篇幅专版刊登剧评,高度评价这次演出的成绩及其积极意义。1909年夏,春柳社又假东京座,以申酉会的名义公演了四幕剧《热血》,主要演员有欧阳予倩、陆镜若等。这个戏根据法国作家萨都的作品改编,戏中*党人越狱,同反动当局奋勇斗争,最后慷慨就义等情节强烈感染了青年观众。这个戏有完整的剧本,戏剧动作贯串,舞台形象较为统一。此剧由于中国公使馆的干涉而停演。
春柳社的活动不仅在东引起轰动,而且其影响波及国内。1907年10月,受春柳社的影响,王钟声在上海创办了话剧团体春阳社。主要成员有萧天呆、陈镜花、王培元等,剧社得到马相伯、沈仲礼的资助。王钟声早年留学德国学法律,1906年回国,在湖南、广西任教,乃同盟会成员,因当局要抓他,1907年跑到上海。在上海结识了京剧名角汪笑侬。开始他与京剧演员合作演出了一些戏,后来就创办了春阳社,同年9月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也上演了《黑奴吁天录》。他受春柳社的影响,第一次用分幕的方法编剧,用布景,并在剧场里作大规模的演出。剧本是由许啸天改编的。后来欧阳予倩称这次演出为“话剧在中国的开场”。不久,春阳社又在上海辛家花园演出《张汶祥刺马》等剧。这一年的下半年,王钟声与任天知还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培养新剧人才的学校――通鉴学校。1908年,王钟声率团到北京、天津演出《秋瑾》、《徐锡麟》等剧,扩大了新剧的影响。王钟声是一位*戏剧家,辛亥*时,他曾任军*的参谋长,到天津领导起义时,被清*拘捕并杀害。因此,王钟声也是我国早期话剧运动的一位开拓者和先驱。
有趣的是,话剧传入中国的初期,它的演出有时还与京剧结合在一起,那时称为“两下锅”。春阳社演出的《黑奴吁天录》的确是话剧的演出,它采用话剧的分幕,运用对白,人物穿着西装皮靴,戏中的黑奴脸上也不涂黑。然而在演出中还是用了某些京剧的成分,如用了锣鼓,唱西皮、二黄,念引子、上场诗或数板。另外,上海的京剧演员还演出过京剧版的《黑奴吁天录》,那是1913年4月,演出地点在新舞台,由潘月樵、冯子和、夏月润、邱治云、赵文莲、周凤文等主演。可见《黑奴吁天录》这出戏的影响之大。所以后人称它是中国话剧的开山之作。
春柳社开始在东京活动,其影响已经波及国内;后来随着春柳社的成员回国,他们的活动也延伸到了国内。1910年,陆镜若回国度假,他与王钟声、徐卓呆在上海创办了文艺新剧场,演出《猛回头》、《爱国血》、《徐锡麟》等新剧。1912年初陆镜若学成回国,4月他在上海邀集欧阳予倩、吴我尊、马绛士等原春柳社成员,并吸收上海的一些青年剧人,组织了新剧同志会,正式从事职业演剧活动。他们首先在张园演出了陆镜若编剧的《家庭恩怨记》,这个戏描写封建社会里的家庭变故,鞭笞了军官王伯良一家的腐朽生活。由陆镜若饰演王伯良,吴惠仁、欧阳予倩饰演妓女小桃红,马绛士饰梅仙,罗曼士饰王重申。除了《家庭恩怨记》之外,还演出了《黄花岗》、《运动力》《社会钟》、《热血》、《鸳鸯剑》等。1914年初,陆镜若又打出“春柳剧场”的招牌,假座谋得利戏院进行职业演出,公演了《不如归》、《浮云》、《十姐妹》等,团体名称仍为新剧同志会。
不论新剧同志会、春柳剧场,他们的骨干都是原春柳社的成员,而且,始终保持着春柳社的宗旨和作风,因此这可以看作春柳社后期的国内的活动。从1912年至1915年秋,这三年多的时间里,他们除了在上海演出外,还到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长沙等地巡回演出,始终坚持演剧的非商业化倾向,共演出81个剧目,其中有反映当时中国*形势的《黄花岗》、《运动力》等,更多的是反映社会问题的戏,旨在暴露封建家庭的罪恶,官场的*,歌颂*志士和纯洁爱情,表现民族独立和民主*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所演剧目都有完整的剧本,演出方面有比较完整的话剧形式,又注意逐渐同中国的戏剧传统结合起来。这一阶段,实际负责人就是陆镜若。他是江苏武进人,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科生,还曾入日本新派剧俳优学校学习表演、舞台技术,是一位能编、能导、能演的全才。1915年秋由于经济上的困难,春柳剧场只得离开上海到杭州,陆镜若也因劳累过度而死,时年才三十岁。随之新剧同志会也就解散。春柳社是我国话剧初创阶段影响最大的一个团体,它最先把话剧形式较完整地介绍过来,对我国话剧艺术起了启蒙和奠基的作用,而李叔同、曾孝谷、陆镜若、欧阳予倩以及王钟声等都是中国早期话剧的奠基人。
中国话剧诞生之后,十分活跃,发展很快,涌现出许多著名的话剧团体和杰出的话剧艺术家,编演了许多激荡人心、感人肺腑的力作、佳作,在社会上和民众中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国话剧的一百年,经历了风风雨雨,但其主流始终是坚持与民众的现实生活紧密关联,坚持进步和*,坚持民族化,几代话剧人以他们艰苦卓绝的艺术实践,谱写出了一部波澜壮阔、起伏跌宕的发展史。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8 14:54
懒得复制,自己看。
二十一世纪中国戏剧展望:
http://www.people.com.cn/rmrb/199909/04/newfiles/col_19990904001051_zhxw.html
先锋戏剧20年:
http://www.southcn.com/ent/zhuanti2/drama/
再说几句自己的话——随着话剧百年到来,话剧也火了起来,什么“暗恋”、“西望”赚银子赚口碑也不需多讲,单看当下各大学校园里各种话剧团体就如雨后春笋林立。
以我所在的湖南为例,号称湖南首个校园话剧、主创人员都是在校学生的《天下第一公司》在湖南省话剧团上演,并各处巡演。其他各高校也有类似的演出。这些纯粹因爱好而组建的业余话剧团体。尽管他们水平参差不齐,但对话剧的推广和普及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2-08 14:55
早晚要灭掉的 我今天去看古怪的一对 我都要去shi了
有几十个赠票的小朋友吵闹 还没有大人管 就算是赠票为什么要小朋友去?两个离婚男人的故事还有很多的*话题 残害祖国花朵 以为自己是占便宜了 其实是吃亏了
以后再不会去了 不正规 还是省级的话剧团 没有办法看
真想投诉要回票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