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22:3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3:00
1、兼职刷单的欺诈,因为大多数学生没有完全实现经济独立,许多学生在寻找兼职的过程中通过欺诈,刷单种欺诈是最常见的一种,刷一个单一类型的欺诈要求学生帮助刷流水,名义上承诺每一笔都必须是单数,完成任务就会得到回扣,而且往往在笔前有几个小小的单数,他们往往还会给被骗的大学生一定的好处,从而获得被骗大学生的信任,而且他们有可能还会通过让学生拉新用户给予奖励之类的活动,这样一来他就可以通过一个大学生骗取多个大学生。
2、虚假购物诈骗和冒充客服退款诈骗,都是基于学生主体的特殊经济实力进行的一种诈骗行为,学生往往会在网上找到一些销售廉价商品、二手商品的渠道,所以学生就会发现一些所谓的性价比高的信息(比如最新的二手苹果手机只需要几千元就可以买到,等等),通常,在学生给骗子付了定金之后,骗子就会学生拉黑并且删除,或送其他快递(如口罩等与交易无关的廉价小商品)。
3、假装是熟人。上述类型诈骗的对象表面上是学生群体,实际上是针对学生群体背后的家长。例如,他们假装是*人员,对留学生进行诈骗,声称留学生因护照问题无法回国。冒充老师,质疑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欺诈。冒充银行工作人员,称该学生的账户被违规冻结,解冻需要转账才能实施诈骗。冒充同学,向被骗的人借钱渡过难关。这些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制造突发事件的背景,利用学生的低心理容忍度造成恐慌,然后将恐慌传播到整个家庭,完成诈骗的目的。这类*很少见,但一旦发生,可能会让家庭付出沉重的代价。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4:18
1、假冒公检法诈骗
犯罪分子假冒“警官”“检察官”“法官”等角色,谎称受害人涉嫌洗钱、贩毒等严重犯罪,诱导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实为骗子持有的所谓“安全账户”,此类诈骗造成损失金额往往较大。
例如“王先生接到某“快递”电话称在其包裹内发现违禁物品,随后犯罪分子冒充司法机关人员借口其涉嫌*交易需要配合为由,骗取一万余元。对此,警方提醒,公检法机关从未设立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通过电话安排当事人转账汇款到“安全账户”。
2、冒充领导、熟人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受害人亲友的手机号码、社交账号密码,并掌握受害人的社会关系,从而骗取受害人信任,进而编造“发生意外急需用钱”“资金周转”“代缴话费”等理由,诱使受害人转账。
对此,警方提醒,凡亲友间涉及借款、汇款等问题,一定要通过拨打对方常用号码,或者视频聊天等方式核实对方身份后再做决定。
3、冒充购物网站、银行、电信等工作人员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伪基站、*等技术向受害者发送经过伪装后的短信,让受害者误以为账户、商品出现了问题,随后以工作人员的身份打入电话,以“核实求证”等理由骗取验证码,盗刷钱财。
对此,警方提醒,犯罪分子常常利用受害者的恐慌心理,为了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诈骗,他们常催促受害者完成交易。面对不正常的余额变动要冷静谨慎,不轻易告知他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4、贷款理财诈骗
此类*通常标榜可以无抵押贷款,只要付出一定的手续费,就能轻易地获得一笔贷款,或者是向受害者提供某种具有极高收益率的理财项目,投资者将会获得高额投资回报,投资初期,犯罪分子会按时返利,继续追加投资后,将会血本无归。
例如:家住重庆的李先生最近急于用钱,于是听信了所谓的“信贷专员”发布的无需征信就能贷款的推广,于是添加对方为好友,向对方咨询贷款相关事宜。
该“专员”称,只需要缴纳办卡费和激活费共2000余元即可拿到贷款,等缴纳了费用后再去询问时,该“专员”已将李先生拉黑。警方提醒,特别要警惕各类标榜“无抵押、无征信”的贷款项目和“低投入、高收益、无风险”的投资理财项目,谨防被骗。
5、“汇钱救急”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网聊、电话交友、套近乎等手段掌握了受害人的家庭成员信息后,首先通过反复*扰或其他手段骗使受害人手机关机,利用受害人手机关机期间,以医生或*名义向受害人家属打电话,谎称受害人生病或车祸住院正在抢救,甚至谎称遭到绑架,要求汇钱到指定账户救急以实施诈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常见电信诈骗手段有哪些 哪些人群最容易上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5:53
兼职刷单的欺诈,因为大多数学生没有完全实现经济独立,许多学生在寻找兼职的过程中通过欺诈,刷单种欺诈是最常见的一种,刷一个单一类型的欺诈要求学生帮助刷流水,名义上承诺每一笔都必须是单数,完成任务就会得到回扣,而且往往在笔前有几个小小的单数,他们往往还会给被骗的大学生一定的好处,从而获得被骗大学生的信任,而且他们有可能还会通过让学生拉新用户给予奖励之类的活动,这样一来他就可以通过一个大学生骗取多个大学生。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7:44
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过于善良思想单纯容易被骗,包括我经历地冒充学姐学长博同情很多大学生都脸皮薄,不好意思拒绝,还有就是谈对象,一定要睁大双眼啊。
再就是很多大学生想要赚钱,确殊不知钱哪有那么好挣,网上的兼职刷单,传销,还有靠一些幌子骗人,大学生一定要睁大双眼,留个心眼啊,想赚钱的心思固然没错,但一定要清楚自己的能力啊,社会险恶,人心难测。
还有就是被自己信任的人连带受骗,很多大学生自己还是有些许分辨力,但由于自己的朋友的原因,连带着一起受骗,包括身边信任的人,可能朋友也不知道自己被骗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09:52
1、假冒公检法诈骗
犯罪分子假冒“警官”“检察官”“法官”等角色,谎称受害人涉嫌洗钱、贩毒等严重犯罪,诱导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实为骗子持有的所谓“安全账户”,此类诈骗造成损失金额往往较大。
例如“王先生接到某“快递”电话称在其包裹内发现违禁物品,随后犯罪分子冒充司法机关人员借口其涉嫌*交易需要配合为由,骗取一万余元。对此,警方提醒,公检法机关从未设立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通过电话安排当事人转账汇款到“安全账户”。
2、冒充领导、熟人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受害人亲友的手机号码、社交账号密码,并掌握受害人的社会关系,从而骗取受害人信任,进而编造“发生意外急需用钱”“资金周转”“代缴话费”等理由,诱使受害人转账。
对此,警方提醒,凡亲友间涉及借款、汇款等问题,一定要通过拨打对方常用号码,或者视频聊天等方式核实对方身份后再做决定。
3、冒充购物网站、银行、电信等工作人员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伪基站、*等技术向受害者发送经过伪装后的短信,让受害者误以为账户、商品出现了问题,随后以工作人员的身份打入电话,以“核实求证”等理由骗取验证码,盗刷钱财。
对此,警方提醒,犯罪分子常常利用受害者的恐慌心理,为了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诈骗,他们常催促受害者完成交易。面对不正常的余额变动要冷静谨慎,不轻易告知他人验证码等重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