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15:44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7:32
弊端∶1.热带雨林的树木生长很快,对促进光合作用起着重要作用。这些林木每年从空气中摄取上百万吨二氧化碳,有了雨林就可以保持大气环境的平衡 2.砍伐和焚烧热带雨林加快了不凡,地球上生命多样性的毁灭意味着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大气。这是一种连锁反应。 3.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加大雨林所在地人民的教育,提高其素质,此外*有污染的企业进入雨林;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特色化经济。 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占地球上热带雨林总面积的50%,达65O万平方公里,其中有480万平方公里在巴西境内。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物种繁多,生态环境纷法复杂,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被称为“生物科学家的天堂”。 然而,亚马逊热带雨林却并没有因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类的厚爱。人们从16世纪起开始开发森林。1970年,巴西总统为了解决东北部的贫困问题,又做出了一个最可悲的决策:开发亚马逊地区。这一决策使该地区每年约有8万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坏,1969-1975年,巴西中西部和亚马逊地区的森林被毁掉了11万多平方公里,巴西的森林面积同400年前相比,整整减少了一半。 热带雨林的减少主要是由于烧荒耕作、过度采伐、过度放牧和森林火灾等,其中烧荒耕作是首要原因,占整个热带森林减少面积的45%。在垦荒过程中,人们把重型拖拉机开进亚马逊森林,把树木砍倒,再放火焚烧。 热带雨林的减少不仅意味着森林资源的减少,而且意味着全球范围内的环境恶化。因为森林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消减污染及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热带雨林像一个巨大的吞吐机,每年吞噬全球排放的大量的二氧化碳(CO2),又制造大量的氧气,亚马逊热带雨林由此被誉为“地球之肺”,如果亚马逊的森林被砍伐殆尽,地球上维持人类生存的氧气将减少1/3。 热带雨林又像一个巨大的抽水机,从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再通过蒸腾作用,把水分散发到空气中。另外,森林土壤有良好的渗透性,能吸收和滞留大量的降水。亚马逊热带雨林贮蓄的淡水占地表淡水总量的23%。森林的过度砍伐会使土壤侵蚀、土质沙化,引起水土流失。巴西东北部的一些地区就因为毁掉了大片的森林而变成了巴西最干旱、最贫穷的地方。在秘鲁,由于森林木断遭到破坏,1925-1980年间就爆发了4300次较大的泥石流,193次滑坡,直接死亡人数达4.6万人。目前,每年仍有0.3万平方公里土地的20厘米厚的表土被冲入大海。 除此之外,森林还是巨大的基因库,地球上约1000万个物种中,有200-400万种都生存于热带、*带森林中。在亚马逊河流域的仅O.08平方公里左右的取样地块上,就可以得到4.2万个昆虫种类,亚马逊热带雨林中每平方公里不同种类的植物达12OO多种,地球上动植物的1/5都生长在这里。然而由于热带雨林的砍伐,那里每天都至少消失一个物种。有人预测,随着热带雨林的减少,对皿年后,至少将有50-80万种动植物种灭绝。雨林基因库的丧失将成为人类最大的损失之一。 http://www.people.com.cn/GB/huanbao/57/20011219/630312.html措施∶热带雨集中在南美洲亚马逊流域,非洲刚果河流域以及东南亚各岛屿,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百分之十六,是地球上生物种类最多的生态系. 热带雨林同时具调节热量及水份的功能,且在氧气及二氧化碳循环中,扮演吸收二氧化碳释出氧气的功能,因此也有减缓温室效应的作用,故热带雨林的破坏,可能会对全球或局部区域的气候产生强烈变化,此亦为热带雨林引起国际社会重视,加强保护的原因. 热带雨林遭受破坏的原因,主要包括过度火耕,农地的转用,过度放牧,薪材的过度取用,商业用材的不当砍伐及森林火灾等,而这些原因的背景,则涉及开发中国家的贫困及人口增加等问题. 为保存热带雨林珍贵的自然功能及价值,目前可采取的行动包括: 鼓励开发中国家改变会刺激砍伐森林或误用土地的经济及其他*,例如应该停止 对鼓励开发森林的个人或企业提供税务优待及补助. 促进鼓吹持久性土地及资源利用的*,例如实行土地改革,对适当森林管理及再植森林的个人或企业,提供财政奖励或优待. 鼓励开发中国家发展能源*,使其不再依赖破坏雨林来取得立即可用的资源.例如四线道高速公路使人容易进入丛林,大型水坝可以产生大量需要的电力,但是两项工程都威胁雨林的未来,因此应该谨慎行之. 热带木材的进口应该禁止,木材须来自适当管理的保留区. 以贷款,奖金及技术援助的方式,鼓励再植森林. 扶植培养雨林区的地方环保团体更加强合作,影响当地**制定.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7:32
热带雨林砍伐的利:1.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改善当地生活。2.提供优质木材3.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耕地。弊端:1.严重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水土流失。2.打破了世界气候的平衡,森林对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增加空气湿润度的作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