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左翼’作家?左翼作家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15:23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5:37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现代文艺团体。简称“左联”。1928至1929年间的
*文学论争,传播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提高了革
命作家的思想理论水平。通过论争,各方的观点逐渐接
近,提倡和发展普罗(英语prole-tariate音译“普罗利
塔利亚”的简称,意为“无产阶级”)文学成为他们的
共同要求,资产阶级文艺家对于*文学的攻击,从另
一个方面促使*作家认识到必须联合起来才能有力地
进行文艺思想斗争;苏联的“拉普”(全称“俄罗斯无
产阶级作家联合会”),日本的“纳普”(全称“全日
本无产者艺术联盟”)和“*文学国际局”先后成立,
也对中国*作家的联合起了推动作用。*文艺运动
的发展及其由于论争而暴露出来的弱点,引起中国*
党*的重视,加强了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帮助*作
家成立联合的团体。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大会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
的中华艺术大学举行。到会的有冯乃超、华汉(阳翰笙)、
龚冰庐、孟超、莞尔、邱韵铎、沈端先(夏衍)、潘汉
年、周全平、洪灵菲、戴平万、钱杏□(阿英)、鲁迅、
画室(冯雪峰)、黄素、郑伯奇、田汉、蒋光慈、郁达夫、
陶晶孙、李初梨、彭康、徐殷夫、朱镜我、柔石、林伯
修(杜国庠)、王一榴、沈叶沉、冯宪章、许幸之等40余
人。最初的盟员共50余人。大会通过了左联的理论纲领
和行动纲领,选举沈端先、冯乃超、钱杏□、鲁迅、田
汉、郑伯奇、洪灵菲7人为常务委员,周全平、蒋光慈两
人为候补委员。鲁迅在会上发表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
盟的意见》的演说,强调*作家一定要接触实际的社
会斗争。他对左联工作提出四点意见:“对于旧社会和
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决,持久不断,而且注重实力”;
“战线应该扩大”;“应当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联
合战线是以有共同目的为必要条件的。……如果目的都
在工农大众,那当然战线也就统一了”。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创办的部分刊物
左联一成立,立即遭到**的破坏和*,如
取缔“左联”组织,通缉左联盟员,颁布各种法令条例,
封闭书店,查禁刊物和书籍,检查稿件,拘捕刑讯,秘密杀
戮*文艺工作者等。人们习惯称为“左联五烈士”的
李伟森(李求实,左翼文化工作者,不是左联成员)、柔
石、胡也频、殷夫、冯铿,就是1931年2月7日被秘密杀
害于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的。但左联仍顽强战斗,
除上海总盟外,还先后建立了北平左联(又称北方左联)、
东京分盟、天津支部,以及保定小组、广州小组、南京
小组、武汉小组等地区组织。参加左联的成员,也不限
于文化工作者,还扩大到教师、学生、职员、工人,盟
员总数达数百人。
左联的领导机构,起初是常务委员会,后改称执行
委员会(或两者同时并存),设秘书处,有行政*负责日
常工作。下设组织部、宣传部、编辑部、出版部、创作
批评委员会、大众文艺委员会、国际联络委员会等。担
任过左联领导工作的,除成立大会选出的常务委员之外,
后来还有茅盾、冯雪峰、柔石、丁玲、胡风、以群、任
白戈、夏征农、徐懋庸、何家槐、林淡秋等。左联内有
中国*党的组织“党团”,先后担任党团*的有潘
汉年、冯乃超、冯雪峰、阳翰笙、丁玲、周扬等。在组
织上,左联接受**宣传部文化工作委员会(简称
“文委”)的领导。
左联与国际无产阶级文艺运动建立了联系,1930年
11月,左联派萧三作为代表参加在苏联哈尔科夫召开的
第二次国际*作家代表会议。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加入
国际*作家联盟,成为它的一个支部——中国支部。
左联先后创办的机关刊物有《萌芽月刊》、《拓荒
者》(二刊系接办)、《巴尔底山》、《世界文化》、
《前哨》(第 2期起改名为《文学导报》)、《北斗》、
《十字街头》、《文学》《文艺群众》、《文学月报》、
《文学新地》等等;还秘密发行了《秘书处消息》和《文
学生活》;并在《时事新报》副刊《青光》主办《每周
文学》。另外有外围刊物《文艺新闻》。北平左联机关
刊物有《文学杂志》、《文艺月报》等。东京分盟办有
《东流》、《新诗歌》、《杂文》(后改名《质文》)。
左联盟员以个人名义编辑的刊物有《无名文艺》(叶紫、
陈企霞)、《文艺》(周文、刘丹)、《春光》(庄启
东、陈君治)、《中华日报》副刊《动向》(聂绀弩)、
《译文》(鲁迅,后为黄源)、《太白》(陈望道)、《新
小说》(郑君平,即郑伯奇)等。左联领导的中国诗歌
会有会刊《新诗歌》。
左联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指导自己的实践,在宣
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方面,鲁迅、瞿秋白、冯雪峰等
人都做了不少翻译介绍工作。左联从一开始就重视理论
批评工作,其成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武器,对于“新月
派”、“民族主义文艺运动”、“自由人”、“第三种
人”及“论语派”等的资产阶级文艺观点,进行了批评。
对*当局的反动文艺*,进行了批判和斗争。他们
很重视文艺大众化的问题,先后在《大众文艺》、《拓
荒者》、《文学导报》、《北斗》、《文学》、《文学月
报》以及其他报刊上发表文章,展开热烈讨论,形成很
有声势的文艺大众化运动。
左联领导的左翼文艺运动,在创作方面取得巨大成
就。*作家在左联刊物和其他进步刊物上发表了大量
作品,鲁迅的《故事新编》以及他和瞿秋白的杂文,茅盾
的《子夜》、《林家铺子》、《春蚕》,蒋光慈的《咆
哮了的土地》,丁玲、张天翼、叶紫等人的小说,田汉、
洪深、夏衍等人的剧作,中国诗歌会诸诗人的诗歌,都
以其思想上艺术上新的拓展,显示了左翼文艺的实绩,产
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左联的培养下,涌现了
沙汀
、艾芜
、
叶紫
、周文
、蒋牧良
、艾青、
蒲风、
聂绀弩
、徐懋庸
一批文学新人。他们给文坛带来许多生气勃勃的作品,成
为30年代文坛上活跃的力量。创作方面的巨大成就还在
于出现了许多新的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题材和主题。革
命者在白色恐怖下的英勇斗争,工人群众对资本家剥削
的猛烈反抗成为许多作品描写的内容。农村生活和斗争
的题材也进入了许多作家的创作视野,不少作品以真实
生动的艺术画幅反映了农村贫困破产的景象,显示了广
大农民的觉醒和斗争。此外,30年代动荡不安的城市生
活也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真实、集中的反映。所有这些
作品都体现着强烈而鲜明的时代色彩。
由于受到当时中国*党内左倾路线的影响,左联
在工作中有过教条主义、宗派主义的错误倾向。反映在
创作中,不少作品内容上染有较浓厚的小资产阶级意识。
有些作品还有公式化、概念化的弱点。对此,鲁迅曾进
行过中肯而切实的批评。1936年春,为了适应抗日救亡
运动的新形势,左联自行解散。
左联在**残酷压迫下顽强战斗了 6个年头,
粉碎了*当局的文化“围剿”,有力地配合了*
苏区军事上的反“围剿”斗争。左联培养了一支坚强的
*文艺大军,为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甚至
建国以后的人民文艺事业准备了一批骨干人才。左联为
建设人民大众的*文艺作出了卓越贡献。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5:38
左翼作家联盟,即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
“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中国*党领导下的*文学团体。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并先后在北平、天津等地及日本东京设立分会。领导成员有鲁迅、沈端先(夏衍)、冯雪峰、冯乃超、周起应(周扬)等。“左联”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曾有组织有计划地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宣传和研究,批判各种错误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想,提倡*文学创作,进行文艺大众化的探讨,培养了一批*文艺工作者,促进了*文*动的发展。它在*统治区内领导*文学工作者和进步作家,对*的反*文化“围剿”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在粉碎这种“围剿”中起了重大的作用。由于受到党内“左”倾路线的影响,“左联”的一些领导人在工作中有过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的倾向,对此,鲁迅曾进行过原则性的批评。1935年底,为了适应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左联”自行解散
1928年,创造社的主要成员,除郭沫若、成仿吾等外,又加入了新回国的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等人。该社除出版《创造月刊》、《洪水》外,又出版了一种刊物《文化批判》。和创造社同时提倡无产阶级*文学的,还有太阳社。它的主要成员是蒋光慈、钱杏村、孟超等人。该社出版过《太阳月刊》、《海燕周刊》。《太阳月刊》停办后,又创办《新流月刊》。
在中国*党的领导和支持下,在鲁迅、茅盾和创造社、太阳社的团结基础上,于1930年3月2日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2月16日,鲁迅、瞿秋白等在上海成立“组织国内左翼作家联盟筹备委员会”。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中华艺术大学召开成立大会。参加者有:鲁迅、茅盾、郁达夫(不久即退出)、周扬、沈端先(夏衍)、画室(冯雪峰)、钱杏邨、蒋光慈、冯乃超、田汉、李初梨、柔石等50余人。
“左联”在全国各重要地区建立了分部,展开了工作,先后主办的刊物有《萌芽》、《拓荒者》、《现代小说》、《北斗》、《前哨》、《大众文艺》、《文学月报》、《文艺新闻》《新文艺讲座》等。
在“左联”成立不到一年,青年*党员作家柔石、殷夫、胡也频、李伟森、冯铿被敌人秘密*杀。鲁迅说这些被害的同志是用他们的鲜血,写下了无产阶级*文学的第一篇文章。“永远显示敌人的卑劣的凶暴和启示我们不断的斗争”。
从1931年夏天起,瞿秋白参加了“左联”的领导工作,并和鲁迅成为亲密的战友。他们并肩战斗,对于“左联”成立后的无产阶级*文*动,起了巨大的作用。1936年初,为了适应抗日救亡的新形势,左联宣布自动解散。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5:38
区分左翼和右翼的根本在于,一个国家认为应该重视平等还是重视自由(特权),前者就是左翼,而后者是右翼...*通常被分为右翼或左翼,即保守主义(右翼)和社会主义(左翼)
在哲学观、历史观上,左翼一般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信奉“小民史观”,其*主张是偏向下层人民,草根阶层的。左翼反对*悬殊,追求社会公平和“均*”,认为贫困是由于“不公正”而造成的,国家、社会应对个人的不幸负责。左翼梦想一个和谐的、公正的社会,在经济*上主张加强国家宏观控制,扩大税收,特别是针对富人的税收,扩大公共福利,甚至不惜举办国家公共工程来解决经济危机和失业问题。左翼总的来说是变革的、进步的,是自由主义和民主*的原教旨阵地。民族主义却是领导指挥着右翼的思想灵魂。
左翼和右翼在*传统上指一个社会内部*领域的两种意识形态,尤其是在民主社会。在现代西方国家,*通常被分为右翼或左翼,即保守主义(右翼)和社会主义(左翼),在美国,广义上的自由主义指左翼*,而在欧洲,自由主义则指更广泛意义上的右翼*。但是到底什么是左翼,什么是右翼?至今并没有一个确切的一致的定义,关于左翼和右翼有不同的观点:第一,迈克尔·雷克顿沃尔德(Michael Rectenwald)认为,左翼主张在文化领域和其他方面的平等主义、民主和多样性,右翼则主张少数人的不可缓和的统治;
第二,诺韦尔托·博维奥(Norberto Bobbio)在Left and Right: The Significance of a Political Distinction一书中认为,区分左翼和右翼的根本在于,一个国家认为应该重视平等还是重视自由(特权),前者就是左翼,而后者是右翼;
第三,*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应该是干预主义(interventionist)方式还是自由放任的,前者是左翼,而后者是右翼;如诺兰(Nolan)图表就将这作为区别左翼和右翼的标准之一,另一个标准是*应该是世俗的,独立于宗教或道德信仰之外,这就是左翼,或者是应该政教合一,这就是右翼;
第四,澳大利亚劳工党*家马克·莱瑟姆(Mark Latham)指出左派和右派的区别在于是要求结果的公平(左派)还是过程的公平(右派),即自认为在经济领域是社会主义者的美国思想家和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所说的,“不是机会均等,而是结果均等”;
第五,埃里克·霍弗(Eric Hoffer)认为,要激进的变革(左派)还是对变革进行严格的控制(右派);
第六,左派在历史上是最边缘化的社会力量,最不满足于现状,对于现存社会有关的权力分配不满,并要求通过改革主义和*来改变社会,而右派则是基本上巩固和能够适应现状的社会力量,他们改变社会的方式是保守的;托马斯·索厄尔(Thomas Sowell)认为,左派主张人的本性和社会是可塑性的,人的本性是后天教育的结果,而右派认为人的本性和社会是不可改造的,是天生的;第七,左派主张经济利益为穷人服务,而右派主张为富人服务,如迈克尔·帕伦蒂(Michael Parenti)就认为现在的媒体市场天生就有利于右派的利益,因为富人有更大的能力支付使用媒体的费用。
尽管左派和右派有这些不同的观点和立场,但是要准确区分一个人到底是左派还是右派,这本身就是比较困难的。正像丹尼尔·贝尔所说的那样,那些“认为只要某个人在一个领域内激进,他在其它方面也必然激进;反过来说,某人在一个领域内保守,他在其它方面亦会保守。这种认识在社会学和道德观上都错误判断了不同领域的性质。”
具体有鲁迅、冯乃超、华汉(阳翰笙)、龚冰庐、孟超、莞尔、邱韵铎、沈端先(夏衍)、潘汉年、周全平、洪灵菲、戴平万、钱杏邨(阿英)、鲁迅、画室(冯雪峰)、黄素、郑伯奇、田汉、蒋光慈、郁达夫、陶晶孙、李初梨、彭康、徐殷夫、朱镜我、柔石、林伯修(杜国庠)、王一榴、沈叶沉、冯宪章、许幸之等人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到你~ 呵呵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15:39
http://ke.baidu.com/view/94451.html
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