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八年级上册生物书中发酵的过程与方法详细15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3-11-23 05:2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1:38
八年级上册生物:“发酵现象”演示实验
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一节设计了一个“发酵现象”的演示实验。教材设计该实验的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观察发酵现象,获得感性认识;理解细菌真菌在食品制作中的发酵原理;明确利用细菌真菌发酵制作食品时要提供适合细菌真菌生存的条件。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构建知识。让学生更亲切的体会到科学技术,生物学知识与人们生产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追求科学真理的热情;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热情。
原实验的不足之处:
1.按照书上的要求只是观察现象并没有深入的探究,课本演示实验装置只能证明酵母菌在发酵时产生了气体,但不能说明产生的气体就是二氧化碳。
2.同时酵母菌在发酵时也产生了酒精,而演示实验并没有关注这一点。
3.该实验给人的感觉是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观察到现象。
4.该实验对于水温也没有提出较准确的说明,造成实践中实验的成功与否很难把握,对发酵速度、实验时间也难把握。
设计思路: 酵母菌发酵分解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发酵产生的气体使气球胀大,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发酵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闻到芳香的酒味,认同发酵产生了酒精。通过直观的现象,让学生建构知识。
实验原理:酵母菌发酵分解糖产生二氧化碳和酒精。实验器材: 高活性干酵母、澄清石灰水、蔗糖、锥形瓶、玻璃三通管、橡皮管、滴管、气球、细线、玻璃广口瓶、药勺、试管、夹子装置说明:
1.锥形瓶内装有46度的水、蔗糖和酵母菌。
2.利用玻璃三通管,一端用细线扎上一个气球,另一端接上橡皮管,橡皮管的下端再接上滴管;三通管的第三端插入橡皮塞孔中,将橡皮塞塞在锥形瓶瓶口上。将气球挤瘪,用夹子夹紧橡皮管。
3.将锥形瓶放在46到50度左右的水中保温。
实验过程: 1.先将锥形瓶装100—150毫升46度左右的水,将较多蔗糖放入水中溶解,再将较多高活性干酵母放入锥形瓶内,摇匀;让学生闻一闻锥形瓶内的气味;将锥形瓶放在装有46-50度左右水的水槽内保温;先将锥形瓶口子敞开,直到锥形瓶内有气泡产生(约2到3分钟)。 2.当锥形瓶内有气泡产生时,将橡皮塞塞紧,将气球挤瘪;用夹子将橡皮管夹紧;观察锥形瓶内的变化,观察气球的变化。较快就可以看到气球胀大,锥形瓶内液体在快速产生气泡;说明液体内在发生变化产生气体使气球胀大。 3.用试管装澄清石灰水,将连接橡皮管的滴管插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去掉夹子;挤压气球,使气体通入到澄清石灰水里;立刻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锥形瓶内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4.最后拿出橡皮塞,可闻到芳香酒味,说明液体内还产生了酒精。
实验效果: 1.通过对演示实验装置进行改进,让学生较快的看到了酵母菌发酵冒出的气泡、胀大的气球,检验出发酵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闻到了发酵后特殊的甜酒的芳香气味,认同发酵产生酒精,效果很好。 2.通过上述演示实验,学生对酵母菌“发酵现象”所需要的原料、条件及产生的物质都有了较直观的感受,比较容易理解课本阐述的“酵母菌可以把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等有关内容,而且印象深刻。 3.实验用品及材料简单易得,实验过程直观、简单、易操作,现象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