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刘再复的《性格组合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12:45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3:14
我参照的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7月版。
现大致将《性格组合论》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第一章讲述了“人”的概念在文学史上的变化过程,揭示了“人”的概念扬抑起伏的规律,并预测未来将会出现“大规模的带有思潮性的反题”。作者告诉我们文学作品中对人的描写应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既要考虑到人的客观性,又要考虑到人的能动性。
第二章讲述了小说历史演变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生活故事化”,注重故事情节;第二阶段是“人物性格化”,注重塑造人物性格;第三阶段是“内心世界审美化”,注重展示人物内心世界。在第三个阶段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有各种各样的矛盾,因此人物性格较为复杂,看上去近似“没有性格”,实际上则是人物性格摒弃了传统的典型化,让人物形象更为鲜活。
第三章是该专著的精华,讲述了性格组合原理。第一,人物性格是若干组二元对立性格因素的组合。第二,每种因素并非完全对立,要做到“美恶并举”、“美丑泯绝”。“美恶并举”即一个人既要有好的一面也要有不好的一面,“美丑泯绝”即一个人好的一面也恰恰是他不好的一面。这一理论的源头依然是辩证法中矛盾的对立同一性。第三,不存在完美的人物,“懂得美丑辩证法的人,在塑造美的形象时,决不回避缺陷,而且要通过缺陷美而显示出更迷人的美”。第四,人的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所处环境的变化以及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第五,不能用*价值取代审美价值,文学作品一味为*价值服务将导致人物或情节典型化、刻板化、机械化。
第四章从整体性的角度对人物性格组合原理进行补充。第一,人物性格的各个方面必须围绕人物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第二,人物的二重性并非病态的精神*,而是人物内在矛盾的对立统一体。第三,病态人物的作者应是理智的,即病态人物的言行举止应该为作者的写作意图服务,而不应该是随机的疯子作为。病态人物的行为一定要有更深远的客观原因。
第五章讲述了性格二重组合的深层意义——并非追求人物优点与缺点并存的“完整性”,而是通过人物内在的矛盾、心理斗争、复杂情感来完善人物的特点,从而塑造出更真实的人。性格的复杂性并不是性格数量多,而是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复杂。
第六章讲述了性格的对照方式。一、外部对照——不同人物之间的性格对照;二、表里对照——同一人物性格表象与本质之间的对照;三、内部对照——人物性格内部中两种对立性格因素的对照。
后面几章讲述的都是具体实现细节。
《性格组合论》很厚,但是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用唯物辩证法的眼光去写作”。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到文学中,以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人物性格不同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让人物更加真实、生动,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归根结底,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写作方*。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3:15
本书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一部重要的文学理论著作,着重论述了文学作品中小说人物性格的二重性与多重性。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过于单一化,基于教化的目的,正面人物写得绝对好,反面人物写得绝对坏。这种扁平形象既脱离生活真实也背离人性真实。《性格组合论》作者对人与文学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并论证了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阐述人性是极为丰富的内在世界,性格是极为复杂的心理系统。而性格运动则是一种双向逆反运动,它既是明确的又是模糊的。本书还从人物塑造的审美角度对世界小说史和中国小说史进行考察与评价,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