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2 12: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0 03:16
中日两国历史上曾有过多次军事交锋,最早一次的交战发生在唐朝,公元663年在白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发生的海战,唐军大胜日军,这场战争让日本老实了900多年。
在中国隋唐时,一水之隔的日本正处于飞鸟时代,还属于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当时实际当政的圣德太子模仿了中国唐朝的*经济*,经过大化改新之后,成立了现代意义上的日本国。
忠清南道公山市百济遗址
而当时的朝鲜半岛,是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国家并存,从隋朝开始,这三个国家就向隋朝朝贡。唐朝建立之后,也和这三个国家建立了册封关系。这三个国家中高句丽实力最强,百济王室和日本皇族有亲戚关系,新罗从实力上来说是为弱小。
公元7世纪中叶,高句丽和百济联合起来,进攻朝鲜半岛最南端的新罗,攻占了其国内三十多座城池。新罗国王金春秋不得不向大唐求援,唐朝派大将苏定方率军一万攻打高句丽联军,大败高句丽联军,并灭了百济。
随后苏定方率唐军班师回朝,刘仁愿被任命为都护,留守百济府城泗泚(今韩国忠清南道),左卫中郎将王文度被任熊津都督。此时百济虽然已经亡国,但是有一个叫鬼室福信的百济遗臣,网罗了一些百济遗民组成军队,意图为百济复国,围攻百济府城泗泚。
此时恰巧熊津都督王文度恰巧病亡,唐高宗任命刘仁轨替代王文度率领唐军,和新罗军一起救援刘仁愿,成功击退百济军。于是鬼室福信便向日本求援,日本皇室和百济是有亲戚关系,且此时因为经过改革,国力强盛,膨胀起来了,对唐朝也不那么恭敬了,于是便答应援助百济,并派出先遣军带领大量物资渡海西征。
公元663年,日本先遣军将领上毛野稚子率军27000人进攻新罗,唐朝连忙命令孙仁师率7000唐军渡海援助。孙仁师和刘仁愿会合之后,由于日本后援大军也即将渡海抵达,于是唐军决定兵分两路前去攻打百济军驻扎地周留,刘仁愿和孙仁师率军从陆路进发,刘仁轨率水军从熊津前往白江口。
8月17日,刘仁轨的大唐水军和日本渡海而来的水军,在白江口狭路相逢。根据《旧唐书·刘仁轨传》中记载:“仁轨遇倭兵于白江之口,四站捷,焚其舟四百艘,烟焰涨天,海水皆赤,贼众大溃。”
中国史*载非常简单,仅仅几句话略过。当时大唐水军约7000人,战船170艘,而日本方面水军人数过万,战船1000多艘。从兵力和战船上来看,唐军是远少于日军,但主帅刘仁轨指挥战船列阵和日军对阵。当时大唐的造船技术领先日本太多,唐军战船船体坚硬,日本的船都是小船,双方战船一碰上,唐军从高处往下射箭,日军溃不成军。
日本史*载,唐军主帅刘仁轨见日军战船无脑冲击过来,果断命令唐军战船变换阵形,从两方左右夹击,日水军大败,最后日军战船全部被焚毁,溺水死者不计其数。
日军败退之后,百济王子率军向唐军投降,孙仁师和刘仁愿率军回到唐朝。刘仁轨留在百济镇守,后来他在百济重新登记户籍,修复村庄,垦荒种地,筹划平定朝鲜半岛叛乱的另一个国家高句丽。
白江口之战中,唐朝水军在主帅刘仁轨的指挥下,充分发挥了自身船坚器利的优势,将兵力和战船都多于己方的日本水军击败,堪称一场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场战役是中日两国第一次交战,战役的胜利也让唐朝在此后确立了东亚地区的核心地位,同时也奠定了东北亚地区近千年的*文化格局。